典蕴文化网>故事>显微镜的发明故事

显微镜的发明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14:30:22  热度:7℃

早年的列文虎克由于父亲的早逝,妈妈无力负担他求学,16岁时,就来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杂货铺里当了学徒。虽然天天早起晚睡,干着脏活累活,然而,他却并没有多少的怨言,因为来到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他却有幸结识了杂货铺对面一位和善的老大爷。老人家中藏书丰富,博学多识,他给年轻的列文虎克讲了许多充满神奇色彩的新鲜而有趣的故事,这使列文虎克懂得了想要知道的关于大自然奥秘的许多东西。于是,他一有空暇就向老人求教,在老人那里借阅图书,老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爱读书、爱提问的好孩子。

后来,在一天深夜,他正在伏案读书时,被隔壁眼镜店作坊的工匠磨制镜片的沙沙作响的声音吸引住了。他放下手中的书本,悄悄来到眼镜作坊里。他望着工匠们磨出的一块块镜片,脑际突然浮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能磨出一块特殊的镜片,让我们能看清许多用肉眼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该多好哇!就是这样一个灵感似的奇想,竟从此使他下定了磨制一块“魔镜”的决心。从此以后,列文虎克拜一位老工匠为师,虚心求教。

有一天,这位老师傅给列文虎克讲了这样一件事:老师傅的孙子有一天偶尔将两块磨制好的透镜叠在一起放在一张废纸上看上面的字,只见这些字比原来的大好多倍,老师傅马上拿过这两块镜片放在孙子头上看头发,突然发现头发像铁丝一样粗。老师傅讲的这件事引起列文虎克的极大兴趣,他发誓一定要磨制出比眼镜镜片更精制、用途更广泛的镜片。为了达到目的,他的手磨破了,腿跪麻了。有时,手指上的鲜血顺着磨破的伤口流淌,浸湿了镜片。有时,他磨至深夜也毫无倦意,实在累了,就蜷缩在屋角和衣而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滴汗水换来一份收获,他辛勤地劳动最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他终于磨成了两块光亮精巧的透镜。他将镜片叠起来看鸡毛,只见一根鸡毛上被放大了的绒毛像树枝一样排列着。接着,他试着将重叠在一起的两块镜片间的距离上下变化,只见随着镜片间距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观察的效果。

那么,怎样将这两块镜片各自固定起来,同时又能自由地上下调节距离呢?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解决新的难题,列文虎克一连几天苦苦地思索着。一天,他在干完杂货铺的工作后来到大街上,边走边思索。忽然间,他被一阵丁丁冬冬的响声所吸引,猛然抬头往左一看,是一家铁铺在打铁。于是他来到铁铺里,看到了铁匠们打制出的一件件铁器。这时,他忽而又想到:如果能让铁匠打制一个铁架和一个铁筒,将镜片固定在镜筒的两头,然后再固定在铁架上,这样观察不是既省力又方便吗?想法既出,马上他就找了铁匠师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没过几天功夫,列文虎克按照自己的设想所发明的第一架显微镜终于诞生了。正当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准备磨制更精密的显微镜的时候,他却被杂货铺的老板以不务正业之名开除了。为了谋生,他只好辗转回到了故乡德夫特,好不容易经人介绍在市政厅的门房找到了一个当门卫的差事。他一面看门,一面继续着他对显微镜的研制、改造工作。几年之后,他终于又研制出多台更精制、完美的显微镜。同时,他运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发现了血液里的血液细胞和生物王国中神奇多彩的微生物世界。于是,他将自己研制的显微镜和所发现的关于血液细胞和微生物的观察实验记载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不久,他的成果终于被世界承认了。从此,这一关系着人类生命与生活的重要学问--微生物学的研究开始步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的新世纪。

猜你喜欢

  • 楚汉大战前夜项伯为什么泄密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

  •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率军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在当时的条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华里。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车装船载,马拉人扛,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

  • 长崎未爆原子弹的真实下落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这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哪里去了据格罗夫斯(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

  • 希特勒敦刻尔克手下留情之谜

    在即将把英国军队赶下大海的那一刻,希特勒忽然停止了进攻。这成为二战历史上的一大谜团。希特勒在想什么希特勒命令:停止前进1940年5月24日,本来就不太宁静的英吉利海峡显得更加焦躁不安,天空中大雨如注,地面上一群疲惫之师,正在缓慢地向敦刻尔克

  • 大雪挫败苏军摩步师

    1939年11月30日,面对桀骜不驯的芬兰,苏联不宣而战。凭借人数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苏军一下子就突破了芬军在边境线上的多处防御地带。当时,克里姆林宫设想对芬作战只需7天时间。因此,所有部队都没有准备冬衣,大量汽车也没有防滑链。然而,芬军早

  • 1967:取消过年

    “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出炉18岁的上海玻璃机器厂青年工人章仁兴正是发出“广大革命群众要求”的第一人。他投书《解放日报》,在全国最先发出倡议:“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得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回乡去过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

  • 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秘闻

    1949年9月,为了纪念自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首先是确定人民纪念碑的修建地点。在会上,有的委员提议将

  •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