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徐渭:一代奇才的分裂人生

徐渭:一代奇才的分裂人生

收录日期:2025-11-20 18:51:55  热度:9℃

庶子出身 屡试不第

徐渭百日时,年老的徐鏓去世,徐渭由嫡母苗宜人抚养成人。不同于红楼梦中王夫人视庶子贾环为“肉中刺”之态度,无子的苗宜人,对徐渭的教养是极其用心的。其“保爱教训渭,则穷百变,致百物,散数百金,竭终身之心力,累百纸不能尽,渭粉百身莫报也”。(《嫡母苗宜人墓志铭》)。然也正是苗宜人,在徐渭十岁时,不顾他一再哭求,仍狠心将其生母发卖出去。此人伦悲剧,让小徐渭深切体会到身为庶子之悲哀:在嫡母与两位嫡兄面前,他并无地位可言;于外界,亦为世人所轻视。

徐渭十四岁时,苗宜人去世,他只得依附于长兄徐淮一道生活。但徐淮好炼丹,且不善理财,以致家财散尽。尤让人寒心的是,他对朋友仗义疏财,却不能为幼弟略作打算,以致成人后的徐渭,竟无钱娶妻,只得入赘潘家为婿。要知道,在父权社会中,入赘是一个男人最大的无奈和羞耻,更何况作为读书人的徐渭了。更为可恨的是,徐淮死后,祖产居然被乡里姓毛的无赖霸占,而作为唯一继承人的徐渭(两位嫡兄死时皆无子),却因为其入赘之行为,而被剥夺了继承权。徐渭内心的悲愤和憋屈自是可想而知,这也是他此后大半生皆汲汲于功名之缘由。对徐渭而言,科举考试无疑是他改变其卑下之地位的唯一出路。

徐渭平生最为自信的,亦是自己的满腹才学。他自幼天资聪颖,六岁读书,“九岁能为举子文,十二三赋雪词,十六岁拟扬雄《解嘲》作《释毁》”(《赠妇翁潘公序》)。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比之为刘晏、杨修。殊不料,拥有“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之惊世才华的徐渭,却在科举考试上极其坎坷、失意。自他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后,此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八次,竟次次名落孙山,以致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既遇恩人 何遭殃及

嘉靖三十八年,“威震东南,权倾一时”的胡宗宪欲聘徐渭为幕府“师爷”,不料落魄如徐渭者,初时竟是抗拒的,他“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徐渭为人疏狂,一是不愿受到束缚,二是对胡宗宪依附严嵩一党非常不满。然而,以他之见识,又很清楚胡宗宪所图之大计,亦是关乎沿海万千百姓之安危,此乃大节。何况他“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若不能为胡宗宪所用,亦是可惜。因此,他除了替胡宗宪起草疏牍奏章外,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上亦多有出谋献策,据《明史》记载:“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故后世有人评价,徐渭堪为天下第一师爷。绍兴师爷之所以能在清时盛行三百年,徐渭作为同乡亦起了极大的表率作用。

不过,虽胡宗宪因徐渭之助,得以建大功;然徐渭得胡宗宪之赏识,则更是他一生中的幸事,若非胡宗宪不拘一格用人才,他又何来一展才华与抱负之机会。同时,胡宗宪还是一位慷慨的“老板”,不但让穷“员工”徐渭生平第一次过上“食鱼而居庐”之富裕生活,且在他的张罗和资助下,还娶到年轻貌美的张氏为继室。可以说,胡宗宪不仅是徐渭的伯乐,亦是他的恩主。

因此,当随着严嵩的倒台,胡宗宪因受牵连而遭到革职,且次年被捕入京,不久便冤死于狱中时,对徐渭而言,不啻晴天霹雳。他既恐自己有被牵连之可能,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胡宗宪而觉得痛苦,忧惧交加之下,以致精神彻底崩溃。陶望龄说他“及宗宪被逮,渭虑祸及,遂发狂,引巨锥剚耳,刺深数寸,流血几殆。又以椎击肾囊碎之,不死。……至是又击杀其后妻,遂坐法系狱中,愤懑欲自决”。

他自残之程度,简直让人闻之骇然、听之变色。然而不管徐渭杀妻出于何种理由,终究为律法所不容,因此,虽在诸友人积极营救下,他得以免于一死,但也经历了七载被囚生涯。出狱后,徐渭关注国事之心虽依然如故,然而已不再有政治上的抱负,但他教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兵法,却是无意中又造就了一代名将,可谓功在大明。

徐渭为人狂放不羁,因与好友张元忭性格不合,彼此交恶后半生。但张元忭去世时,徐渭却“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名去”(《明史·徐渭传》),足见其乃真性情中人也。临终前,他将张氏父子与嫡母、胡宗宪一起列为平生四大恩人。故张元忭之子认为徐渭与其父“非世俗交耳”。

诗家不幸 艺术幸耶

徐渭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皆成就非凡,故有明一代,虽人才辈出,唯徐渭以其落第文人之身份,与解缙、杨慎被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韵,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郑板桥曾亲刻一印“青藤门下牛马走”,亦足见对其何等之崇拜。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袁宏道于陶望龄家中作客时,无意中发现了徐渭的诗文,“不觉惊跃”,“叫复读,读复叫”,为其“恣臆谈谑,了无忌惮”的诗风所倾倒。对徐渭之书画、诗文、戏剧作品,他无一不给予极高之评价,说“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且认为“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更称其为“有明一人”。也正是袁宏道之大力宣扬,徐渭才得以声名大震。

其时,从生前寂寞到身后扬名,距离徐渭去世时间仅三年之隔,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造化之手对徐渭的又一次刻意捉弄。徐渭此人,正如陶望龄的评价,“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生者也”,其一生亦是挣扎于两难之中:譬如嫡母苗宜人,对他既有养育之恩,又有逐母之恨,可谓亲情难两全也;譬如张元忭,对他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断交之憾恨,可谓恩义难两全也;譬如胡宗宪,对他既有知遇之恩,但又有附逆之恨(他敬重且视之为知己的姐夫沈炼及其二子,正是惨死于严党之迫害),可谓忠义难两全也;譬如他明明自负于才华,却偏偏失意于科举考试,可谓志向难酬也。再如夫妻之情,尤多波折,四次婚姻,皆是惨淡结局,两次入赘,一次是买卖婚姻,唯最后一次张氏,是正常的婚聘程序所娶,却最终为徐渭所疑杀。足见,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可怜一代奇才,面对如此无常之命运,最终亦难避免人格分裂之结局了。

猜你喜欢

  • 76号特工总部创建者李士群简介 李士群是

    1938年,抗日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前有恃无恐的日军受到打击。战场上的风云多变,刀戈相向是有形的。拥有强烈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官,有信心也有毅力迎接中国军队的反攻。但是在后方,却有着中统和军统的特工人员,穿梭各地,像一把无形的刀悬在脑

  • 清代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罪犯康小八 康小

    康小八,又称康秃子、康八太爷,是光绪年间纵横京津两地的江洋大盗,同时他也是清朝最后一位受到凌迟这种极刑的人。凌迟是官方的叫法,民间大多称其为千刀万剐,因为它的行刑过程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一般都会割三千多刀,胆子再大的好汉在它面前也只求一刀了结

  • 袁崇焕为什么在清朝平反?哪个皇帝洗白他最

    袁崇焕是明末抗金名将,率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重创后金。袁崇焕在当时明朝可以说是顶梁柱般的人物,但是其人物结局却并不好。后金努尔哈赤之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攻打明朝之时,被袁崇焕下令大炮轰击之时,被弹片打中。后来重伤不治身亡。

  • 西汉酷吏郅都生平简介 郅都是怎么得罪窦太

    郅都是西汉最早的酷吏,一开始他在汉文帝身边担任郎官的职位,汉景帝继位以后,郅都每次都敢于直谏,便受到汉景帝的喜爱,于是晋升为中郎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汉景帝带着最宠爱的妃子栗姬到上林苑游玩,身为中郎将的郅都随行在侧。汉景帝和栗姬一路上走

  • 十位抗日名将简介 他们最后是怎么死的?

    六、卫立煌卫立煌为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一员,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忻口战役,卫立煌率三个兵团抗击日军五万人的第五师团。在战争中,卫立煌生生坚持近二十日,杀伤日军两万余人。抗

  • 江南四才子之一为什么被周文宾占了位置?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周文宾、祝枝山、文征明,相信大家都对他们的名字不陌生。因为星爷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再加上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等的热播,江南四大才子为人所熟知。但是这四位才子,却并不都是原装的。唐伯虎、祝枝山、文

  • 戏耍曹操的东汉术士左慈是什么人?曹操为什

    历史上著名的奸雄曹操,大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也有被人戏耍的一天,这个戏耍他的人,就是号称能够役使鬼神,会变化、辟谷的方士左慈。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他精通五经,晓房中术(曹植《辩道论》记载擅长房中术),也懂得占星术,是东汉有名的方士

  • 周佛海如何被戴笠策反?为何最后他还是被打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对他用一个词语形容最合适不过朝秦暮楚。周佛海曾是共产党人士,而且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他也曾是国民党高层,受蒋介石宠信,身居要职。也曾是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高层,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