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亲的较量

母亲的较量

收录日期:2025-11-21 00:37:40  热度:9℃

作家北野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民族的较量实际上是年轻母亲的较量。他是通过在不同国家所见到各类母亲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提出的这个结论。

有一次,北野在中国农村看到,几个小孩在一块儿玩,一个被另一个欺负了,那个被打孩子的妈妈听见哭声赶过来,厉声吼道:“你干吗打他,再打他我揍死你。”

这使他想起在英国曾见过的同样一个场景:那位被欺负小孩的母亲却对另外几个小孩讲:“你们为什么欺负他呢?难道你们不友好吗?”

英国母亲在跟小孩讲道理,而那位中国妈妈对孩子没什么理由好讲。这种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起码有两点不好的后果:一是使孩子养成依赖性,依赖强权;二是会养成一种非理性性格。

还有一次,北野在一位英国朋友家玩,三岁的小男孩要与北野一起洗澡,北野答应了但没有这样做。结果孩子的妈妈急了:你怎么可以骗孩子呢,你不愿意去可以不答应嘛。北野很不好意思,同时也想起在我们国家的一个普遍说法:哄孩子。被哄大的孩子会相信别人吗?

北野讲完了他的故事,我又想起一位老师的故事。

老师是村中一位民办教员,他有三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高中。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人劝他: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估计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算了。这位老师回答说:我知道她考不上大学,可她将来要做母亲啊,今天多读些书,对她将来教育孩子会有用的。

教育孩子是人一生中最能体现价值的事情,母亲的素质就是民族未来的素质,孩子的未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猜你喜欢

  • 对朋友恶毒的猜测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他和朋友是在上中学的时候认识的,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慢慢地亲近,终至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又考上同一所大学,读同一个专业,

  • 谭某某的初恋情人

    忘记了初恋,忘不了秋香。16岁,我读高一,学习成绩中上,受多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心里有喜欢的男生。我将喜欢放在心底,因为我知道有很多比这个重要得多的事。比如一定要把书读好,考试成绩不能太烂。但是喜欢在心里放久了,会像水一样,从小溪变成小河,

  •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我曾经自以为,是诤友。有一个女友,鬼使神差爱上了有妇之夫。我道德感一向松散,从不认为奸夫淫妇该被沉塘,却替她不值,一个矮胖寻常的中年男人,有什么可要——这其实是我庸俗审美观的体现。但当时的我,确实觉得,她应该找一个同

  • 好朋友是一笔最恒久的财富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有一天,重病缠身的他把十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公布了他的遗产分配方案。他说:我一生财产有1000万,你们每人可得100万,但有一个人必须独自拿出10万为我举办丧礼,还要拿出40万元

  • 葱茏岁月

    (一) 刚刚进入这所大专院校,有那么一段日子心情很低落。由于高考前的一场大病,使我的北大梦破碎无踪。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在新生联谊会上激昂地说:“我们大专生怎么了?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天空!”当时心里很是震动,不由得想起泰戈尔的那句名言:“如果

  • 小米儿

    我能来北京这所大学里读书,缘于早年的一个梦。那时我6岁,随父亲去北京省亲。有一尊白塔吸引了我的视线,然后就是那片池塘,记不清叫什么湖了。从那时起,那白塔还有那池塘就出现在我的梦里,年复一年。是的,年复一年,暗暗地企盼的仅仅是一件事——生命里

  • 朋友是碗阳春面

    那时我算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吧,喜欢看看书报杂志,喜欢读三毛的书、席慕蓉的诗,兴趣来时,就信手涂几句风花雪月的诗自我陶醉一下。很多青年类杂志都刊有征友启事,我找了几个志趣相投的结交了笔友,衡阳的路丛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热情友好的鸿雁往来中,我们

  • 红旗下的朋友

    我是在看到那个故事后才萌生养鸽子的念头的。故事说1940年德国占领巴黎后,有个爱养鸽子的孩子没有逃走,他的父亲已牺牲在战场上,家中只剩下他和祖父,还有那一大群鸽子。每天傍晚他都用一面红旗在房顶上赶鸽子,让鸽子在天上飞翔。平时他用白布条赶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