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仅在位十个月?他是怎么

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仅在位十个月?他是怎么

收录日期:2025-11-21 12:55:05  热度:9℃

朱高炽的朱棣的长子,但是却跟朱棣一点都不像。朱棣是个常年领兵作战的人,嗜武,善于骑射,身材一定是一级棒。但是朱高炽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喜静不喜动,连走路的时候都要两个內侍来搀扶才可以,就更别说骑马打仗了,估计没有什么马能承受住朱高炽的重量。

因着朱高炽的种种特别,朱棣不喜欢他这个跟他一点不像的儿子,反而是二子朱高煦?更得朱棣宠爱,因为朱高煦更像他,于军事上很有天分。

所以朱棣在到处征战的时候,常常把朱高煦带在身边,把朱高炽丢在北京监国。小编觉得这一幕一点像地主带着自己的爱妾到处游山玩水,而把正妻给留在家里处理各种麻烦事。朱高炽有点像被抛下的小媳妇。

朱棣还对朱高煦说:你的哥哥多病,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你要多多努力呀!朱高煦一听,哎呀妈呀,父皇这意思是我有机会荣登大位吗?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给父皇看的。

朱高炽虽在武学上没有天赋,但是处理事情确是很有条理。朱元璋有时会吩咐朱高炽查阅几份大臣的奏章,朱高炽先把文武分开,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报告,让朱元璋很满意。就如你的上司交给你做事的时候,期望你能完成的有八分好,但是你是以十分的水平完成这件事情,你的上司就会觉得,咦,这个小伙子不错哟,有前途。

朱高炽不怎么打仗,却不代表他没有谋略。在朱棣发动靖难、起兵直逼南京的时候,是朱高炽坐守北京,以一万的兵力巧妙地同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大军斡旋,保住了北京。

要是没有朱高炽,说不定北京就被李景隆给攻下了。即使朱棣攻下南京,就好像是双方都取了对方的老巢,场面就很尴尬了。

朱高炽在被围困北京的时候,建文帝还曾写信给朱高炽,以王位做诱饵来吸引朱高炽归顺朝廷。结果朱高炽转手就把书信交给了朱棣。

建文帝:好气哦,反间计失败了,看来朱高炽不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

子肖其父,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朱棣在立储这件事上作出了跟朱元璋一样的选择。他偏爱跟自己更相似的二子朱高煦,就如同当年朱元璋更偏爱他而不喜软弱的大哥。

但是在大臣和立储制度的约束下,朱棣还是选择了朱高炽作为他的合法继承人,放弃了朱高熙。还很有前瞻性地约束了朱高煦的一些权力,逼迫他去藩地,留在京中实在危险,毕竟自己就是一个先例。

朱棣立朱高炽一方面因为他不好一意孤行,另一方面也是他考虑到长子确实有治国之才,在他们外出征战的时候,把国事打理得很好,给予前方的他们有力的支持,甚至在五十万大军的压迫下,依然保住了北京城。

况且,他还特别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小小的人儿就敏慧异常,即使朱高炽有什么不好的,孙子完全能补齐。

朱棣病逝之后,朱高炽在众大臣的支持下顺利登位,这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之前朱棣还说朱高炽身体不好,可能会早死,没想到一语成谶。

朱高炽突然猝死在钦安殿中,两天之前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政事。他才刚当了不到十个月的皇帝,还没实现他一项一项的政策,就这么死了。有太监说他是因为肥胖引起的心脏病而骤然去世的。

猜你喜欢

  • 螳臂当车的故事

    《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另外,《庄子·天地》也有“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辙,则必不胜任矣”这样的话。原话这个的“螳臂”,都并无贬义,后来则一般都把它比作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

  • 贪小失大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

  •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

  • 亡羊补牢的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

  • 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

  • 望洋兴叹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