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云:我开除了95%的MBA

马云:我开除了95%的MBA

收录日期:2025-11-21 08:55:01  热度:10℃

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建立起来了,马云立志要使之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10月,阿里巴巴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马云立即着手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

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当时,在阿里巴巴12个人的高管团队成员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学校的MBA,还有国内大学毕业的MBA。但是后来这些MBA中的95%都被马云开除了。马云后来回忆道:我跟北大的张维迎教授辩论,首先我承认我水平比较差,95%的MBA都被我开除掉了,难道他们就没有错吗?怎么可能95%都被我开除掉?肯定有错。因为这些MBA一进来跟你讲年薪至少十万元,一讲都是战略。每次你听那些专家跟MBA讲得热血沸腾,然后做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马云说,进商学院首先学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因此,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教的是做人。马云对这些MBA的评价是: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这些人一进阿里巴巴就好像是来管人的,他们一进来就要把前面的企业家的东西都给推翻。

马云从不否定那些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他们的水平如同飞机引擎一样,但问题在于,如此高性能的引擎适合拖拉机吗?马云由此总结出一个关于人才使用的理论:只有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把当初开除MBA的事情做了一个比喻: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我们在初期确实犯了这样的错。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但是不合适。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这样的人。

长期以来,在不少人眼里,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能算是人才,否则即使有通天的本领,没有一纸文凭或职称,也不能称其为人才。但是,西方却有这样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是不是人才,关键是看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让他去做事,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做好,做出成绩来,他就是人才;如果不行,即使顶着再多的桂冠,他也不是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用即人才。马云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题字:善用人才为大领袖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这幅字是金庸2000年的时候给马云题的。马云说:我挂在办公桌前面,这是给自己看的,挂在后面是给别人看的。天天看到这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造就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是要打败所有的对手,而是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优势,建立自己的团队、机制、文化。我可能再干5年、10年,但最终肯定要离开。离开之前,我会把阿里巴巴、淘宝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成长机制建立起来,到时候,有没有马云已不重要。要确保组织发展既平稳又迅猛,就要保证阿里巴巴无论发展速度有多快,都能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有人可用。

如何才能形成团队自身的竞争机制呢?马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习。

前些天,我组织公司的一些高层看《历史的天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农民如何逐步成长为将军的故事。主人公姜大牙一开始几乎是个土匪,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仅学会了游击战、大规模作战、机械化作战,而且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最终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与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样,阿里巴巴也希望员工像姜大牙一样,不断改造,不断学习,还要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能持续成长。

在人才选拔上,阿里巴巴采取的是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内部培养是重点。在电子商务行业里,阿里巴巴已经走在了最前列,单纯依赖从其他公司大批量吸收成熟的人才,很难满足每年成倍增长的业务对人才的大量、高质的需求。阿里巴巴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外来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如果不能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那么在长远业务上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因而阿里巴巴主要是以内部培养为主,包括培养人和选拔人两个方面。

在培训方面,阿里巴巴根据员工的层级、职能,将学习细分为:阿里党校、阿里夜校、阿里课堂、阿里夜谈和组织部。另外,针对庞大的销售队伍,阿里巴巴还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培训部门;而送课下乡项目则确保了培训学习资源能到达一线员工住的地方。针对关键岗位的人才,阿里巴巴还设有接班人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制定胜任力模型,培养后备力量。

在阿里巴巴,由于业务发展迅猛,用人急迫,一些年轻的管理人员充满激情但是管理经验欠缺,不能有效辅导下属,带领团队创造整体绩效,造成下属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尽管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360度反馈,但是就阿里巴巴而言,更多的是采用员工座谈、小字报、管理论坛、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来满足管理人员了解下属感受、不断改进管理方式、调整管理理念的需求。

马云坚信,只有令个体不断增值的企业,才是员工向往的发挥个人价值的好平台。

猜你喜欢

  • 讨债

    赖忠良是个小老板,绰号“赖皮”,借钱老是不还,赖的账一多,积攒起来就很可观了。 有个民工叫小韩,他在赖皮手下打了半年工,可到年底,赖皮欠了他两千块钱,到现在快一年了还没还。 这天小韩来到赖皮家,摁响了门铃。门开了,赖皮老婆看着小韩问:“你找

  • 竹禅为慈禧画像

    清朝末年,有蜀中禅林之首之称的四川梁山著名佛教寺院双桂堂里,有个叫竹禅的和尚,是第十代方丈。他少时嗜书画成性,年二十岁便削发为僧,在庙中苦攻书画,造诣颇深。他所作的人物、山水、竹石画,落笔潇洒,别具风格,饶有情趣,得者都视之如宝而珍藏。 竹

  • 人生因幸福而赢利

    塔尔·宾-夏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入时,让我感到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

  • 辞职妙招

    朋友开了家公司,请我过去当副总,待遇自然没得说,是我现在工资的三倍。朋友说,你马上辞职过来帮我,公司刚开张需要人手。我考虑了几个晚上,决定辞去眼下这份安逸却看不到前途的工作,协助朋友共创一番事业。 第二天,我将辞职申请放到了老板的办公桌上。

  • 别怪我不给你机会

    媛嫒是一家健身俱乐部的金牌教练,青春活泼,温柔可爱,身边有很多追求者。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本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可媛媛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这个周末,媛媛和好朋友林雨一起参加大学的校友聚会。席间,一个自称罗浩的小伙子对她大献

  • 老外上司改规矩

    老外上司有一个雅致的中文名字:邓飞克。当初正是他把我招进公司的,听到他要调过来的消息,我很高兴。 邓飞克接手我们分部的第一个月月底,我做好了工资册,送去给他签字。没等我回到座位上,电话铃响了,邓飞克让我再去他办公室。 “请你告诉我,员工的工

  • 59个角度透视企业

    腾野英人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实地考察了3000多家企业,总结了59条投资法则,这也是透视企业的59个角度。 1.不要被创业者的个人魅力所迷惑。 2.总是唠叨过去的辛苦,公司的将来不容乐观。 3.如果老总赠与你他的自传,就要暂停对该公司的投资

  • 为梦想调个方向

    她从小就是一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子。那时她喜欢看体操比赛,时常被体操运动员优美灵巧的身姿吸引,于是她便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登上体操比赛的舞台。 5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市体操队。在体操队,她很努力,也练得很苦。可是,因为体质原因,教练根本不看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