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妈,为什么你就是不认错

妈,为什么你就是不认错

收录日期:2025-11-21 09:27:16  热度:10℃

有一次我带9岁的儿子去理发,进门就跟理发师说尽量剪短点。儿子抗议,说不要太短。

我说听我的,越短越好。结果就差不多理了个光头。我觉得好清爽,但儿子当场就哭了,说太丑了。

回去的路上我俩一直争,我说好,他说丑。

结果第二天上学,他一进门同学就都笑了。他很尴尬。之后的一周,上课时都一直带着帽子,老师让摘他也不摘,因为一摘下来同学们都笑他。

他屡次抱怨:“都怪你,让我总是被同学嘲笑。”我不以为然:“同学们只是不适应,看习惯就好了。”

他更气了:“根本就不是!就是因为丑!”

这件事的后遗症是,他之后几乎一整个学期不肯理发,头发长得令我崩溃。

万般无奈,我只好道歉:“对不起,妈妈上次没考虑你的感受,让你把头发理得太短了,是妈妈的错。以后理发都听你的,你说多长就多长。”

没想到,我话音刚落,儿子立刻就泪崩了。我完全没料到。他抹着眼泪特委屈地说:“就是你的错!可是你一直都不承认!”

我这才意识到,因为我的自以为是,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困扰,他内心很委屈、愤懑,一直在等我说一句“对不起”。

一个北大毕业生王猛发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文里说了一些事。

比如母亲喜欢女孩,小时候会把他打扮成女孩,还会当着他的面和想象中的女儿对话;有时他在学校被欺负了,母亲会叫他“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再比如有一次班里举行文艺表演,老师让大家都穿及膝的短裤参加,母亲却让他穿长裤,他跟母亲说带上一条短裤备用,被母亲拒绝了。结果老师对他没穿短裤很不满。

聽起来好像都不是大事,但积累起来,让王猛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怨恨。他现在已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基本已和父母决裂。

为什么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会让一个孩子如此怨恨?想来跟他父母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有关。

如果他们早些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说一句“对不起”,他们和儿子的关系断然不会恶化至此,儿子也不会活得如此苦闷压抑。

如果父母不懂反思自身的问题,不能放下架子跟孩子说“对不起”,绝不可能培养出健康幸福的孩子、获得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其实,父母的道歉对孩子来说远不止“对不起”3个字。

那意味着被理解、被尊重、被公正对待,那会让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讲原则、有秩序、充满爱的家庭里。

其实为人父母,孰能无过?在如此琐碎、复杂、漫长的养育过程里,出现一点过失再正常不过了。

错不要紧,但你对待错误的态度很要紧。

父母每错一次,都像在孩子心里丢了一袋垃圾。如果你能知错、认错、改错,就等于把这垃圾及时清走了,孩子的心里就会始终干净、清爽、舒服。

怕就怕有些父母枉己正人,死守着大人的权威,硬撑着可笑的虚荣心,犯了错而不自知,知道了也死不认。

这就意味着你不断往孩子心里丢垃圾,又从不清理,最后垃圾越来越多,孩子看到你,就只觉得厌恶、可憎。

养儿一场,谁也不希望养出个仇人。

所以,我们必须懂得跟孩子说“对不起”。因为在孩子心里,这真的很重要。

猜你喜欢

  • 神牛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传说,关于一头拥有神奇力量的神牛。这只神牛体型巨大,皮毛金黄,双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感觉。据传,神牛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的命运。它拥有治愈疾病、解毒祛邪的神奇能力。无论人类生病还是动物受伤,只要被神牛舔过,都能

  • 李世民三请张古老

    李世民三请张古老在唐朝,有一次,李世民皇帝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连续三次请见了张古老。这段故事至今被流传,并且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位明君,他以聪明智慧、英勇果断而著名。然而,在面对这个重要的事情时,他却陷入了思考之中

  • 仙女山的传说(布依族)

    仙女山,是布依族传说中的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在布依族的历史长河中,仙女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和祈祷之地。据传,仙女山位于布依族的生活区域中心,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这座山峰宛如一个优雅的仙女,纤尘不染,悬浮于云端之上。布

  • 苦命姑娘

    苦命姑娘曾经有一位姑娘,命运在她面前似乎总是玩弄着捉弄她。她生来就贫穷而孤苦,没有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她名叫小芳,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清晨的日光照亮了整个村庄,小芳从破旧的木屋里走出来,背着脆弱的肩膀,扛起家里唯一一桶水去村外的井

  • 满族“影壁”墙和“索伦杆”

    满族“影壁”墙和“索伦杆”满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满族的传统建筑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分别是“影壁”墙和“索伦杆”。“影壁”墙,又称作“异型墙”,是满族传统建筑中的一道独特的墙面装饰。它通常位于建筑的大门

  • 侗族林王节

    侗族林王节侗族林王节是中国贵州省侗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它融合了宗教崇拜、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艺术,充满着神秘和活力。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是侗族人民向自然神灵表达敬意和祈求丰收的重要日子。林王,是指侗族民间传说中的森林之神。在侗族信

  • 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石林彝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彝族地区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一项传统节日活动。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传说自古便流传在当地的彝族人民之间。据传说,很久以前,石林一带常年干旱,农民的作物经常遭受旱灾,生活异常艰苦。彝族人民为了祈求水源充足、作物丰收,每年都会

  •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

    小孔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出众、聪明机智的官员,他以其能言善辩的能力而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小孔融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他善于辩论和论证,并且总能以犀利的观点和清晰的语言说服他人。小孔融在求学时期,曾经拜师于当时最有名的辩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