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烧饼糊了

烧饼糊了

收录日期:2025-11-20 23:52:05  热度:9℃

我住的公寓门口附近有一个烧饼摊。摊主是一对夫妻,安徽庐江县人。自五更起,男人就身穿蓝色长衫,推着烧饼炉出摊了。女人在后面,拿着细碎物件。

我喜欢看他们做饼。女人揪一个面剂子,擀两下,搓成卷,竖起,又擀两下,捏一撮白芝麻,洒上,放在一边。等做了三四十个,就该上炉子里烤了。这是男人的活儿。他拿起一个饼,迅疾地贴在炉壁上,又迅速抽出手,在水桶里浸一下,再贴下一个饼。炉膛很烫,手从炉子里拿出来,时常带出一股青烟。饼烤得酥黄时,男人就用扁头长火钳轻轻一铲。烧饼一半粘在炉壁上,一半翘起,他再用火钳夹下。他动作很娴熟,很少有失误。烤熟的烧饼金黄酥脆,整齐地码放在案板上,周围掉了一层芝麻。

男人闲下来,就哼“倒倒子戏”,细听戏文,唱的是《小辞店》。女的见丈夫哼,忍不住跟着唱出声来:“手搀蔡郎小店出,回头来望到了一對门神。大街上一班人把头伸,一个个望到我俩笑盈盈。”唱的是小店女主人胡翠莲的戏文,那假声小嗓很是好听。

男人不哼了,只听他女人小声唱:“哥好比,顺风船搭篷就走;妹好似,小的客家被丢在码头……哥好比,风筝断线随风飘走;妹好似,小顽童空把线收。”委婉凄楚,哀怨情深。“哥哥啊,你好比高山失火无水救;妹好似……”女人大喊一声:“烧饼糊了!”

我在想,“烧饼糊了”不是戏词呀,后一句是“脱衣救火挨祸上头”,也不该是“白”,应该还是唱呀。我也入戏了,只见男人火急火燎、手忙脚乱地从炉子里夹出糊了的烧饼,才明白她男人更是听得入了迷,忘记炉子里正烤着饼哩。

看着一炉糊了的烧饼,男人歉意地望着女人,憨厚地笑。女人也笑,又低下头擀皮子做饼,只是不再唱了。

猜你喜欢

  • 弄巧成拙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

  • 内助之贤的故事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 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 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

  • 南辕北辙的故事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他却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很快!’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

  • 囊萤映雪的故事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

  • 鸟尽弓藏的故事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

  • 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

  • 牛衣对泣的故事

    【释义】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出处】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