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乡下买鸡

乡下买鸡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5:44  热度:10℃

闲来无事,我跟老婆说:“我到附近农村去买一只真正的土鸡回来熬汤。”

老婆说:“乡下也不一定有真正的土鸡,现在农民也学坏了,买一些鸡饲料喂养出来的都不是正宗的土鸡,估计跑一趟也是白跑。”

庄户人家也有不少人家里养着土鸡,但是人家是自己留着吃的根本不出售,只有养鸡专业户养着数千只肉鸡,随时可以购买,我对养鸡人说:“都是一些洋鸡,要是土鸡就好了。”

养鸡人笑着说:“别说家鸡就是野鸡我都有,就怕你不买。”

我一听说还有野鸡挺感兴趣于是说:“那就去看一看。”我曾经在洪湖附近见过村民到湖区捡野鸭蛋带回来人工孵化,然后用尼龙网把野鸭罩在里面养殖,养殖场一半在湖面一半在岸上,虽然有人工投食,野鸭自己也在水下觅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野鸭,但是比起家鸭味道鲜美得多,我以为这一位养鸡人像洪湖农民那样捡野鸡蛋人工孵化,用尼龙网罩着饲养,毕竟是野鸡肉,味道一定比家鸡好。

养鸡场建造在农田中央,一条村村通三米宽水泥路面与村子相连,养鸡场离村子大约有两里多路,养鸡人向他的老婆说:“你在这里看着,我把这位老哥带到村里去。”

村东头有一座两层楼,养鸡人没有带着我进大门而是绕道转到楼后院子边从后门进了他家的院子,院子里东西各有一排平房,西边的平房分别是厨房卫生间,东边的平房有两扇门都紧闭着,养鸡人推开第一扇门对我说:“进去看看吧,合不合你的口味。”

我往屋子里一看,一个年轻女人躺在床上,一个枕头垫在屁股下,那个女人一见到我挺热情对我说:“大哥,进来玩一玩。”边说边掀起裙子,里面竟然没有穿内裤,靠窗户这边开着一台电风扇,风吹动她阴毛直煽乎,我从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连连后退。

养鸡人以为我没看上这个女人对我说:“隔壁那一间屋里是一个胖妞,去那边看看吧!”

我问养鸡人:“这就是你说的野鸡啊?简直是扯淡!你说你吧,一边养鸡一边从事色情业,你不怕犯法呀?”

养鸡人哈哈大笑说:“我犯哪门子法?你也看到了我养着上万只鸡,隔几天就有人开着大卡车来上货,那帮大货车司机个个都好这一口,你没有野鸡供他们享乐,他们就去上别人的货,我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再说现在谁还有心思管这个?只要你有钱,发展才是硬道理,刚才你不是自己想要野鸡的吗?”

这一回轮到我无语了,你还能说什么呢?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非一人能力所能为,我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农村。

猜你喜欢

  • 瞎子和小野兽

    一个瞎子精于用手触摸各种动物,什么动物只要他一摸,便能分辨出来。有个人带来一条小狼,请他摸一摸,说出是什么东西。他摸了摸这个小野兽后说:“这是一条狐狸,还是一条狼,我不大清楚。不过有一点我却十分明白,让这种动物进羊栏总是不安全的。”

  • 大力神和车夫

    一名车夫赶着货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进。途中车轮陷入了很深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这时,愚蠢的车夫吓得茫然失措,一筹莫展,痴呆呆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货车,不断地高声喊叫,求大力神来助他一把。大力神来到后,对他说:“朋友,用你的肩膀扛起车轮,再抽打拉

  • 母狮与狐狸

    狐狸取笑母狮无能,说她每胎仅能生一子。母狮回答说,“可我生下的毕竟是一头狮子。” 这是说,贵重的价值在于质,而不在量。

  • 渔夫与小梭鱼

    渔夫把网撒到海里,捕到了一条小梭鱼。那可怜的小鱼求渔夫把它放了,说他还太小了。他又许愿说:“待我长大后,再捉住我,将对你更有好处。”渔夫说:“现在我若放弃手中的小利,而去追求那希望渺茫的大利,那我岂不成了傻子么?” 这故事说明,愚蠢的

  •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有个农夫快要辞别人世时,想要把自己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便叫他们来说:“孩子们,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都去寻找我埋藏在葡萄园里的东西,把它们统统都找出来吧!”儿子们以为那里埋藏了金银财宝。父亲去世之后,他们把那葡萄园的地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

  • 农夫和鹳

    农夫在刚刚播种的田里布下许多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鹤都被捉住了,并捉到一只鹳,鹳的腿被网折断了,它哀求农夫说:“饶了我吧,可怜可怜我吧。我又不是鹤,而是一只鹳,我是性情优美的鸟。你瞧,我多么孝顺父母,为他们辛勤劳作,再仔细看看我的羽毛,与鹤也完

  • 鼹鼠

    传说鼹鼠的眼睛是瞎的,可小鼹鼠却对妈妈说他能看得见。妈想试验他一下,便拿来一小块香喷喷的食物,放在他面前,并问他是什么。他说是一颗小石头。母亲说:“啊,不幸的孩子,你不但眼睛看不见,连鼻子也没用了。” 这故事是说,那些爱吹牛说大话的人

  • 受伤的狼与羊

    狼被狗所咬,伤势很严重,痛苦地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觅食。这时,他看见一只羊,便请求他到附近的小河里为他取一点水来。他还说:“你给我一点水解渴,我就能自己去寻找食物了。”羊回答说:“如果我给你送水喝,那么我就会成为你的食物。” 这故事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