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姥姥的奶牛

姥姥的奶牛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7:10  热度:10℃

孩提的时候真幸福,天天围绕在妈妈的身边…

记得那时我家门前有一条大道,每天放学,夕阳西下,妈妈做晚饭的时候,就会有一大群奶牛从大道上经过,好漂亮啊!大多是黑白花的,肚后是臃肿硕大的牛奶、长长的奶头,犄角有的如弯月,威风凛凛!也有短短的,立在两只大耳朵前,眼睛大大的,憨憨的。后面一个荷着杆鞭的人,妈妈说他叫“牛倌”,妈妈常指点着牛群说“不是这头,便是那头,那原是你姥姥的奶牛。”

“姥姥家的牛怎么会在这呀?”

“入社呀,加入人民公社”

闲暇时妈妈仔细讲给我。姥姥家原来住在恒山区的北山跟,离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三十里,一家靠养奶牛为生,恒山曾住过些俄罗斯人,养奶牛的技术是跟他们学的,那时姥姥家有大小五六头牛奶,就雇过俄罗斯人饲养,他们叫姥姥“马达木。”

那时无论风雨寒暑,姥爷都早早地,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牛奶,妈妈的姊妹们上学时也要顺路送奶,这些奶牛养活一家老小十一口人,妈妈回忆说姥姥很会做奶制品,什么奶豆腐,奶皮,奶油什么的。说到我口水直流。那时姥姥家过的还算富裕!。几个舅舅们放学都要去牧牛,听妈妈说,数大舅最胆大,放牛时敢躺到坟头上睡觉!二舅是边牧牛边读书。

合作化开始了,区里把所有养牛户的牛都集中在一起,由公社统一饲养,公社饲养员哪有自家照顾的精心,有时还被牧牛人打!白天也把牛赶到山上放牧,晚上回来的时候,牛都往自家跑,有一次姥姥的奶牛就直接回家进到牛棚。还是老爷给牵出去的,有了那次经历后,每次估摸着牛快回来时,姥姥就用木杆把大门横了,然后用个大号的簸箕,准备了他们平常爱吃的饲料,姥姥边看着它们吃,边用手抚着它们的头,跟他们说“吃吧,吃完了就回去吧”,牛倌发现牛没了,就来到家里找,吆喝着用鞭子抽打他们赶它们回去,姥姥的奶牛不愿走,眼泪顺眼角流下来,把地都湿了!

妈妈讲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了!

猜你喜欢

  • 偷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由于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整天想着能够得到一块金子。一天清早起来,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于是就走了进去,伸手拿了一块金子回头就跑。店里的老板见到他光天化日并且有很多人围观的

  • 囊萤和映雪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把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

  • 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

  • 所树非人

    春秋时期,魏文侯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质的人因为做官犯了罪,文侯罚他永世不得踏入魏国半步。于是,他不得不离开魏国北上谋生,辗转来到了赵国。他进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愤愤不

  • 守株待兔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以种田为生。有一天,他下地干活,阳光太强烈,不一会的工夫就大汗淋漓,于是就靠在田里的一棵大树下乘凉、休息。可能是干活太累了,没一会的工夫他就进入了梦乡。等他醒来准备再次到田里耕作时,突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去,

  • 万物一体

    有一群儒家学者聚在一处,高谈“万物一体”的人生哲理,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化为一体。有个不识相的迂老夫子忽然插进来问:“人要是碰见一只大老虎,怎样同它化为一体呢”“好愚蠢的问题,”另一个儒者打断他的话说,“告诉你,一个得道的人有降龙伏虎

  • 一枕黄粱

    从前,有个姓卢的青年,平时,爱舞文弄墨,但却屡试不中,人们都叫他卢生。卢生家境非常贫寒,但他却总向往着荣华富贵。有一次,他外出旅游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栈里。在客栈里住着一个姓吕的老人,卢生见老人生得慈眉善目,谈吐不凡,于是便和他攀谈起来。在

  • 鲁庙里的怪酒壶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只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守庙人回答:“是君王放在座右作为铭志用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快取清水来,灌进这只酒壶里。”弟子舀来一大瓢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