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田单的火牛阵的历史典故

田单的火牛阵的历史典故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7:36  热度:11℃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 “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

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

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

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猜你喜欢

  • 一生的感动

    一生的感动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深受感动的时刻。这些感动或许来自于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支持,或是一次意外的相遇。无论是大是小,都能够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回想起我的一生,最令我感动的时刻之一发生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时,我在

  • 腊月二十三 送灶上天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小年。根据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之一就是“送灶上天”。送灶上天是一种祭祀活动,是为了表达人们对灶神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据传,灶神是厨房的守护神,他掌管着家庭的饮食和家庭成员的福祉。每

  •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迎接新年的到来,借扫房子的方式来祛除旧的不祥之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扫房子的准备工作一般会在腊月二十三开始,家人们会一起打扫各个地方,从屋里的每一

  • 磨豆腐 接玉皇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名叫李世民。李世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山村中艰难生活。尽管生活困苦,但李世民一直都很善良和勤劳,他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天,李世民在山间采集柴火时,偶然发现了一块磨

  • 杀猪割年肉

    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里,有一个年轻而勤奋的农民叫小明。每年到了农历年的时候,小明家都会照例杀猪割年肉,以表示团圆和丰收的美好寓意。这一年也不例外,小明准备杀猪割年肉。他选择了村里最肥最壮的一头猪,这头猪长得饱满健壮,肉质也非常好。小明心里充

  • 宰鸡赶大集

    宰鸡赶大集在一个春日的早晨,阳光洒在了小山村上,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村落。这个时候,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的一天,蓬头垢面的村民们纷纷涌向集市,原来今天是村子里一年一度的大集日。村民们匆忙地赶路,手中拿着各种东西——菜篮、织布料、

  • 打糕蒸馍贴花花

    打糕蒸馍贴花花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家很特别的小吃摊,摊主娟娟是一个技艺非凡的糕点师傅。她专门制作一种被称为“打糕蒸馍贴花花”的糕点,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奇怪,但却让人垂涎欲滴。打糕蒸馍贴花花是一种传统的村民早餐食品,制作方法极为繁琐,需要多道

  • 上坟请祖上大供年

    上坟请祖上大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和传统。每逢农历年末,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场盛大的祭祖大典,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祈求祖灵保佑家族的平安与幸福。这一传统被称为“上坟请祖上大供年”。按照这一传统,每年春节前后,家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