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

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1:08  热度:10℃

孔子,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奔波一生的人。有人说,孔子是个官迷,在他事业的最高峰——刚刚任代理相国的时候,曾经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面露喜色。而且,他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官位。

当然,此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孔子当官的目的有时为了什么呢?——捞钱?榨取民脂民膏?当然不是,而是为了恢复周礼(看过电影《孔子》的人,对此一定有很深的印象),为了宣传他的治国理念。

那么,孔子一生之中都做过哪些官,取得过哪些业绩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十岁之前孔子所做的官:

孔子当的第一个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么的呢,负责管理仓库的。说白了,也就是个仓库管理员。但是,孔子是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短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业绩——仓库出纳的钱粮有条有理,很是清晰明了(料量平),众人叹服。

很快,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孔子便有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司职吏。司职吏是干什么的呢,是专管牧场养殖工作的小官。当然,应该比悟空兄弟的官级大些。于是,按照孔子的工作态度,同样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牛羊满圈(蓄蕃息)。

以上是孔子三十岁之前的当官经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孔子三十岁之后的: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由于贵族的一次娱乐活动——斗鸡,引发了一场政变(一场由斗鸡引发的政变)。政变中,鲁昭公被驱赶出鲁国,逃到了齐国,鲁国很快陷入了混乱之中。依照乱国不可留的想法,孔子也跑到了齐国。而且,很快便找到了工作——高昭子家臣。

家臣是什么官呢?我来告诉大家,它是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卿大夫家的总管叫作宰,宰下面又有各种各样的官职,通称为家臣。

由于高昭子在齐国师正卿,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以及属于自己的封地。自己毕竟得留在都城辅佐国君,但封地也得需要人来打理。于是,孔子到达齐国后,很快便应聘成功。

其实,孔子并不想做什么家臣。他来齐国是有高追求的,他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来攀登上齐景公这条大船。但是,他的如意算盘被一个人给识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同志。由于孔子和晏婴执政理念不同,同时也为了维护住自己的地位,晏婴极力劝谏齐景公不要任用孔子。他告诉齐景公:孔子是来回复周礼的,而现在周室衰亡,礼崩乐衰已经很长时间了。再说了,孔子身上的礼仪太多、太繁琐了,我们就是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学的会、学得完(累世不能殚其学)。

于是,齐景公打消了任用孔子的意念。

于是,孔子想在齐国留仕的想法是彻底泡汤了。

既然齐国不想留自己,自己又何必再留在这里呢。于是,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鲁定公九年,孔子五十岁。这一年,鲁国季桓子所在封地——费邑的大总管(也就是邑宰)公山不狃,发生政变,背叛了季桓子。公山不狃早就听说了孔子的才华,于是便给孔子下了聘书,上面答应,一旦攻灭季氏家族,保证重封孔子,任以高官。

已年过半百的孔子,对这次邀请动了心。虽然他知道公山不狃的行为是不对的,虽然他知道一旦加入,便会九死一生。但他依然想去。因为天下的君主没有人赏识到自己的才华,只有公山不狃,自己马上就要老了,还有多少时间会等待自己施展自己的抱负呢。

在他打包袱准备前去的时候,子路拽住了他——想当官想迷啦,什么人叫你都去,不怕留下一个坏名声啊!

在子路的极力劝说下,孔子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包袱,默默地看着远方······


猜你喜欢

  • 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一诺千金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季布的年轻人,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家境的困难,他只能在市场上卖些小东西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虽然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真诚的待人方式。有一天,季布在市场上遇到了一个从外地来的商人,

  • 腊月初五吃五豆

    腊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小年。在这一天,人们有着许多习俗和传统,其中之一就是“腊月初五吃五豆”。传统的小年节庆活动,是为了预祝新年到来的繁荣和平安。在腊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豆类食物,并在家中举行一场简单而温馨的聚餐。这

  • 正月初六送穷神 【民间习俗】

    正月初六,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送穷神。这一天,家家户户早早起床,准备供奉神像及各种美食,并请来供奉穷神的专人。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热闹而祥和的氛围。而这个古老的习俗正是为了祈福、辟邪和驱赶瘟神。据说穷神是一位神秘的神灵,专门负责掌管

  • 正月初八祭星君

    正月初八,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祭星君的日子。根据古老的传统,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在庙宇中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星君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星君,又被人们称之为北斗星君,是宇宙中的领导者,被认为是众多星宿的主宰。在古人眼中,星君是天

  • 大年初四接神日 【民间习俗】

    大年初四接神日 【民间习俗】大年初四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四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日子,被人们称为“接神日”。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参与其中。据传统,大年初四是神明离开人间返回天界的

  • 正月初一闹大年

    正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第一天,也是全国各地热闹非凡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迎来亲朋好友的拜年祝福,夜幕降临时,大街小巷变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早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充满了新年的希望。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新鞋,手持着红包,三

  •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在古老的时代里,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位于高山之间,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努力谋生。村庄的生活一直平静而宁静,直到有一天,一场可怕的旱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长期的旱情使得村庄的水源几近枯竭,庄稼枯萎,牲畜无法生存,

  • 扁鹊施换心术

    扁鹊施换心术在古代中国大陆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和心理学家,名叫扁鹊。他以聪慧和独特的医学技巧而闻名于世。据说,他研究出了一种神奇的“换心术”,可以让人们的心情焕然一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已有所认知。扁鹊深入研究了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