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就这样老去

就这样老去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2:18  热度:9℃

张爱玲的《对照记》里,收入她祖母的三张照片,一张是“如花似玉”的十八岁——“如花似玉”这个形容词,是张爱玲说的,她锦心绣口,不吐陈词滥调,实在是这个被人用滥了的词放在她祖母身上,前所未有地合适。照片上,李家小姐亭亭然站在母亲身边,修长飘逸,眉目清婉,恰如一朵开放在晨风里的白莲花,而她眼角唇边的一抹笑意,“也许是在笑钻在黑布下的洋人摄影师”,少女的活泼忍不住从大家闺秀的矜持下透出来,楚楚动人。

1888年,李鸿章把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流放归来的张佩纶,张大她十多岁,此前娶过两任妻室,皆已去世,留下两个男孩。

李鞠耦订婚时,已经二十三岁——跟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年纪差不多,旧时女子到这个岁数,如花已开到十分,李鞠耦还待字闺中,一方面是因为她父亲太看重她,想要多留她几年,另一方面的天机,则由张爱玲在以她姨奶为原型的小说《创世纪》中道破:

姊妹两个容貌虽好,外面人都知道他们家出名地疙瘩,戚宝彝(即李鸿章)名高望重,做了亲戚,枉教人说高攀,子弟将来出道,反倒要避嫌疑,耽误了前程。万一说亲不成,那倒又不好了。因此上门做媒的并不甚多。

如果说,张爱玲是以她的旷世才华外加矜持冷清容易紧张的个性使得自己高处不胜寒,李鞠耦则是因豪门背景变成了剩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怎么着都会有点焦虑吧,现在,一个男人被指定给她,按照张爱玲的说法,她就会去想他的好处。

如果是这样,那么,张佩纶不见得就是一个不可爱的人,他是一无所有没错——两千两银子的流放费用还是李鸿章替他付清的,但李鞠耦这样的千金大小姐对于权势金钱是见惯了的;他的潦倒仕途,与曾经激昂并张扬的生涯参差对照,亦有一种动人之处,仿佛是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淬火,一旦回归,就如王者归来。

然而,在张爱玲的《对照记》里,我看到他唯一的一张照片,正是流放归来时所照,非但不像我想象中那么清癯——我总有个偏见,清癯的人才能智慧——反倒有点脑满肠肥之相,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

当初的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狂歌痛饮,飞扬跋扈,便是对他还算佩服的李鸿章,私下里亦可以肆意针砭,毕竟他俩一清一浊,并非全然的同道。现在,他官场中箭,落魄归来,投到李的门下,承李不弃,依旧对他高看一眼,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可是,内心张狂如他,如何能扮演一个驯服懂事乖巧周到的女婿?何况李家还有上下人等,不是所有人都有李鸿章的卓越眼光,李家的大少爷李经方就对这位妹夫十分地看不上眼。寄居在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府之中,置身于那样的眉高眼低之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鸿章有时也会咨询他对于时政的看法,开始,张佩纶还愿意说说,但他很快就发现,他的说法丝毫不能影响李鸿章,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截然相反。若是在意气风发的过去,这些分歧也许不算什么,他内心的强势使得他能够做到和而不同。而现在,不一样了,他受李鸿章天高地厚的恩,应该扮演好一个优秀的幕僚,提出的主意不被采用,自然有种挫败感,另外一方面,可能还会感到某种耻辱。

他渐渐地沉默了,在李鸿章的府第里,刻意地将自己隐遁,甚至李鸿章的七十大寿,阖府上下张灯结彩,衮衮诸公络绎不绝,连皇上和太后都送来了匾额贺礼,真个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张佩纶却躲在房间里,和李鞠耦下了一天的棋。谁会喜欢这样刻意反高潮的人,除了对他无比欣赏的李鸿章,李家的人很难喜欢这位“古怪女婿”。

最讨厌他的,还是那位大舅子李经方。甲午年间,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李经方跃跃欲试想要挂帅。张佩纶以自身经验知道,李经方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一旦上阵,十分凶险。他坚决地向李鸿章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事最后是被搅黄了,李经方的恼怒可想而知,以致有他要“手刃”张佩纶的传言。起码他曾托人到皇上那儿放过水,光绪帝降下旨意,说“革员”张佩纶发遣释放之后,又在李鸿章署中,干预公事,屡招物议,实属不安本分,要李鸿章立即把他撵回老家去,不许逗留。

李鸿章上折辩护无效,张佩纶只好离开,不过他没有回原籍,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南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花遮柳掩的江南,适合栖息疲惫的灵魂,张佩纶自言:从此浪迹江湖。

有很多文人,经历过这样的路途,从“热衷”的朝臣,到淡定的隐士,比如诗人王维,亦有过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帅哥、才子、状元、高官,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应有尽有。然而,一场安史之乱,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势,他决然地从喧嚣中转身,与山水草木耳鬓厮磨。

张佩纶似乎也想走这条路,他和李鞠耦感情之好是公认的,日记里亦常有两人饮酒煮茶赌棋读画的记载,还合著武侠小说《紫绡记》及一部食谱,虽然在张爱玲眼中,那小说枯燥无味,食谱也乏善可陈,但旧时婚姻,能够如此和谐,已经难得。不过,我总觉得他是在刻意“秀恩爱”,不能够意气风发,那就走风雅闲适路线吧。可是,到底,他也没有因为这美满姻缘而变得快乐强大起来,阴郁的表情,几乎贯穿他的整个晚年。

张爱玲说她祖父母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事实上,这宅子原是一座侯府,按现在的话叫二手房。民国时候,刚搭上张爱玲的胡兰成感觉良好,也当自己是个“高干子弟”了,兴头十足地跑去怀旧,却见:

一边是洋房,做过立法院,已遭兵燹,正宅则是旧式建筑,完全成了瓦砾之场,废池颓垣,唯剩月洞门与柱础阶砌,尚可想见当年花厅亭榭之迹。

猜你喜欢

  • 婚姻的真谛

    婚姻的真谛一位女孩即将出嫁了,她的母亲陪着她去寺庙烧香求签,见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母亲禁不住替女儿请教道:“禅师,我的女儿出嫁以后,应该怎样把握婚姻和爱情呢?”禅师听了位母亲的话,微微一笑,对那位母亲说:“请施主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母

  • 慧能悟禅

    慧能悟禅据《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其中详细描述了慧能继承弘忍衣钵之事:唐初,有个姓卢的年轻人,三岁丧父。长大后,砍柴为生,以养活母亲。后听人讲解《金刚经》,觉得很有道理,便出家到黄梅(今属湖北)双峰山弘忍禅师门下,充任行者,法号慧能。唐高宗咸

  • 生什么气

    生什么气古时,有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

  • 看脚下

    看脚下夜色中,法演禅师和佛果、佛眼、佛槛三位弟子在一座庭中闲话。这三位弟子号称“三佛”,禅功不相上下,都很得法演的赏识3.此刻只听他们讨论得相当热烈。不觉夜气已凉,几人裹紧袈裟,准备回寺休息。归途中,忽然一阵风吹过,把走在前面的佛眼手中提着

  •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一位信徒向禅师请教:“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禅师思索了一会儿回答:“享受你所拥有的每一个当下。”看着信徒困惑的表情,禅师说:“不如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个旅客在沙漠里走着,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拼命狂

  • 马褡子里的鹅卵石

    马褡子里的鹅卵石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信徒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佛祖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蛮坏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佛祖的重要旨意。佛祖果然出现了,他对这些虔诚地信仰者他的人说:“你们要沿路多捡一些

  • 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即心是佛”是马祖学禅的心得。马祖俗姓马,法号道一,“马祖”是中唐后弟子们出于对道一法师的敬重而称呼他的。他曾在福州人弘禅宗,普度众生。各地出家人都很仰慕马祖。有一次,一位名叫法常的和尚从大梅山来见他。马祖问道:“你来这里什么事?”

  • 风动幡动

    风动幡动慧能接受了五祖弘忍的衣钵传承,离开了湖北黄梅,历经险境,十五年后,他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寺中宣讲《涅槃经》,前来听讲的四方弟子很多。休息时,大家在院子里走动。突然,一个和尚看到风吹动了幡,说:“你们看,幡动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