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最难的是出发

最难的是出发

收录日期:2025-11-20 20:53:10  热度:10℃

当你决定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已经完成了。

实际上,当一个念头冒出来时,行动的种子已经发芽。一个人的执行力决定了想法与成真的距离,执行力有多强,速度便有多快。可惜执行力这东西,在多数人身上微弱如风中烛火,亮一亮便熄灭,所以,许多有想法的人一直生活在暗淡中。

一提到出发,我的第一反应会跳到旅游这件小事上。我属于那种只要有书和无线网络,在家里也能神游四方而不觉四堵墙窒息的“死宅”。一直习惯停留在舒适安全区的人,最匮乏的就是冒险能力。对陌生的路途、未知的地方、不可预料的遭遇,只是想一下也会血管收缩,充满恐惧。因此,虽然有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想法,但从来只是想想,不曾有機会兑换成行动。

有些念头虽然不受重视,但一直被搁置在“有空”的虚拟时间中。只要始终不灭,它会随时间累积长大,最终只能付诸行动释放它。人越长大,越能清楚这个真理:人的行为动机起源于思想。于是,“不可能”“不会”“算了”等消极话语都被果断地一脚踢出,行动力马上提升。

假期将近,我决定马上实施看海的想法。马上上网搜索最近的海滩,马上将旅行攻略保存下来便于查阅,马上预订好酒店……我一口气做完这些事,才发现这些从前认为无比烦琐而令自己拖延不决的事并不比网购复杂。

人生就是这样,不论多难做的事情,只要你开始行动,一切障碍便会自动让路、慢慢化解,事情简单得不像是真的。然后你会发现,不管什么目标,总会有到达的那天,只要你现在就出发。

猜你喜欢

  • 豆腐乳

    豆腐乳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色菜.算不得大菜,充其量是一道调味的地方小吃而已。豆腐乳这道风味独特的菜流行了多久,已不可考,反正在我们巴渝大地.豆腐乳是最传统的菜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家家户户都要做。它和豆豉、麦酱、胡豆瓣等一样,同属于地方风味

  • 日久见人心

    李,曾,黄三家是同一天从各自的村子里来到一个小镇上的,落脚之地都选在了同一条街道,是以三家很快就互相认识了,亦结为好友,相互之间照顾着生意。小镇虽然风景如画,却人情冷暖,他们的生意都只是平平淡淡,不见起色。黄家开的是茶肆,迎来送往的都是几个

  • 跪在超市门口的年轻人

    昨晚,带着女儿逛完超市出来,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低着头跪在地上,在他面前的一块地上,用粉笔写着他的情况:他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钱,不仅不能回老家,而且现在还饿着肚子。希望路过的人能给他一点钱,好让他吃顿饱饭,让他买车票坐车

  • 两个林局长

    某局里有两位林姓的副局长,分管不同的事务,性格迥异,原本是很难将这两位为人处事大相径庭的局长联系到一起,但有意思的是,凡是看到他们两人的名字,就会不自觉地人将他们进行一番比较。他们一位叫“林有才”,一位叫“林有财”,人人都说,人如其名,可这

  • 狗的命运

    说的这个故事我都不知道如何写下去,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都不忍心把我写进去,因为我也自私,为了自己的更好的生活没有尽心对这个生命多付出一份更好的爱心。那是在一个冷饮批发市场,有一个30多岁的女人,她为了自己门市夜里有个安宁,也为了在门市不那么

  • 打工

    父亲第一次跑出去打工,是被村里的代雨给忽悠去的。代雨去山西挖煤,回来大讲那边怎么能挣钱发财,父亲在一旁闲听着,不知不觉就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代雨给打动了,想着去赌上一次,发一笔财,然后回来做一些小生意,发家致富。在代雨的嘴里,山西遍地不是乌黑的

  • “私奔”和“情书”

    由惊心动魄转向温馨浪漫我第一次听到“私奔”这个词,大约十岁,也许是小学四年级,记忆中是阳光灿烂的午后,母亲正和客人说话。我坐在方桌边照着大楷描红本写字,一个字写一行,枯燥乏味。大人闲聊的话题总是吸引我,客人说:“阿翠和毛根私奔了。”母亲大惊

  • 身边的“老抠”

    “老抠”叫欧昌华是环卫部门的一名工人,他十分吝啬,工作服补丁重补丁也舍不得丢,劳保鞋破了几个洞依然穿在脚上,牙刷柄上的毛掉了一半还在使用。在食堂吃饭时,几乎没见他买过一角钱以上的菜。他床头放着个泡菜坛。常常是在食堂买了饭后,从坛里夹一两块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