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撞上“挥霍男”

撞上“挥霍男”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1:50  热度:9℃

大学毕业后在读书的城市顺利就业,结婚生子,一切顺利。尘埃落定才明白,原来我的老公是奇葩,整个一“挥霍男”。有人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却是做什么都说走就走,说干就干,钱说花就花,潇洒得令我欲哭无泪。

刚结婚时跟公婆住在一起,当时家事主要靠公婆,他们就像我的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在家里只做一些简单家务,基本跟在娘家时差不多,婆婆说他们不上班家务就是工作,而我们上班够累了,下了班就该多休息,叮嘱老公有时间带我到处转转,多熟悉这座城市。当时招来很多人羡慕的目光,我自己更觉得甜蜜蜜。谁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我怎么觉得结了婚只是从一个家到了另一个家,更多了一些照顾和关爱而已。后来怀孕生子,我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孩子,尽管公婆忙得不亦乐乎,可家里的大小事还是轮不到老公操心。

后来婆婆生了病,她老人家需要照顾,宝宝也需要照顾,尽管公公一直在照顾婆婆,我照顾宝宝,还请了保姆阿姨帮忙,忙乱时依然显得人手不够。老公刚开始也会帮忙,后来就撤劲儿了,以朋友生日之类为由,打声招呼说走就走。我刚开始也没太在意,只认为他不太懂事。

后来越来越发现,他做事就是这么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拿时间安排来说吧,他是做IT的,工作起来没有时间概念,有时候可能是一个通宵,白天别人上班,他补觉。可玩起来也没点儿,朋友们一约说走就走,他们单位的考勤就算他不太看重,可是家里有事总该管的吧。上次我加班,孩子生病公公带去了医院,他下班后回家拿了自己的东西就出去玩了,一走就是两三天,后来得知是去山里打猎了。回来后我问他不知道孩子生病吗?不知道爸爸带孩子去医院了吗?他说知道啊,我又不是医生,不是爸爸在照顾孩子吗?我又不能替孩子生病,留下来有什么用呢?再说如果有事一定要我做,打手机不就行了嘛。

记得有人说过嫁个舍得为自己花钱的人才会幸福,这点儿我不太赞成。老公花钱如流水,只要知道我喜欢就会买给我,从来不计较价格。可是我对他这样做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因为他只知道花钱,很少考虑家里还有多少钱,从不量入为出,看上东西就很快出手,很少考虑买的东西值不值,是不是我们可承受的消费水平。有一次为买一只铜鹿,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打电话让我到楼下付打的费。虽然还没有出现过入不敷出,谁知道会不会有意外发生需要花大笔钱,毕竟孩子还小,长辈渐老,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呀。

自从婆婆去世后,我觉得真的很累,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希望老公能够帮我。可老公依然重复着以前的生活,像个孩子一样。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这样做事没规律,将来孩子像他一样可怎么办?我不是说要他完全做家里的男主人,毕竟公公还在,很多事情还要靠公公,可现在多参与一些,哪天万一公公有什么事他也能很快适应,指望上了。他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说自己一直努力赚钱养家,没觉得哪里有问题。我感觉自己希望他有对家的责任感,赚钱不是全部,难道我要的太多了吗?

猜你喜欢

  • 刘少奇跑龙套

    那年秋后一个晚上,宋小狗、张侉子领着戏班子在仪征月塘北边一个庄上搭台唱戏。当时六合、仪征、扬州一带流行洪山戏。他们的戏班子四县八乡都有名声,台下看戏的人挤得满满的。戏正唱到热闹处,忽然从庄外跑过一个人来,他在台下匆匆转了一圈,挤不进去就直奔

  • 辛弃疾:脉脉此情谁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长沙城那条有名的营盘路,俨然一条现代都市繁华的街道,却立着一尊辛弃疾的塑像,看上去自是英武

  •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自从戚家军有了烟墩报警,倭寇老实多了,但是倭寇不灭,总是个祸患。戚继光就一边练兵,一边留心倭寇的动静,决心除掉这个祸根。倭寇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总是手里拿着倭刀,见哈砍啥,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就叫士

  • 宫刑

    宫刑宫刑是古代割除男子生殖器的酷刑。生殖器官对人来说和头颅同样重要。头颅是生命中枢,它决定着个体的生存;生殖器官担负着繁衍后代的任务,它维系着群体的生存。在人类社会之初,各民族都有过狂热的性器官崇拜和生殖崇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也都特别重视

  • 枷项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枷本来是一种农具,又叫做柫或连枷,其样式是在一根长竿的一端固定一节活动的短竿,人用手挥起长竿,带动短竿,用来击打堆在禾场上的稻谷。古代齐地所说道“耒耜

  • 笞杖

    笞杖是古代使用得最广泛的刑罚。“笞”的本意是用竹条或木条对人进行抽打,杖的本意是拐杖。古时候,儿子不孝,父亲可以用拐杖打他。舜小时候是很孝顺的,他父亲用小杖打他,他就忍着,若用大杖打他,他就逃开。后来把笞杖作为一种刑罚,据说是沿袭了古代父亲

  • 鞭扑

    鞭扑是从古至今各代通用的刑罚。原始社会里人们放牧牲畜时,就开始制作鞭子抽打动物,后来移到人与人之间,用于对犯罪者实行惩罚。鞭打人的身体只伤皮肉,一般情况下不伤筋骨,所以古时称之为薄刑。春秋时,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

  • 风尘名妓马盼盼的故事

    这个夜晚,苏轼在“明月如霜”的园子里,感受“好风如水”。“曲港跳鱼”的声响清晰可闻,连“圆荷泻露”的嘀嗒声也隐约能听见,只觉无边的寂寞深深袭来。苏轼睡下后,在梦中梦见了关盼盼,并从梦中惊醒,他惆怅万分,披衣起身,恍恍惚惚围着园子转悠,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