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用多少马力驱动凯迪拉克

用多少马力驱动凯迪拉克

收录日期:2025-11-21 15:18:59  热度:11℃

用多少马力驱动凯迪拉克

自从被白人驱赶到保护区之后,印第安人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时来运转——勘探发现在划归印第安人的土地底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公司蜂拥而至,争相出高价向拥有保护区首长买下石油的开采权。一夜暴富的印第安酋长决定一改乘光马背的习惯,订购了一部最高级的凯迪拉克大轿车。

轿车在众族人的目光中用拖车运到。酋长端详了他的新宠座架半天,终于找到如何驾驶这部轿车的方式。酋长要族人牵来两匹马,将马绳拴在凯迪拉克前的保险杠上,由马匹拖着大轿车前行。

酋长每天坐着这辆由两匹马拉着的凯迪拉克,在周边的印第安村庄中巡视。

人饱暖而后知荣辱,有车后的酋长又开始学英语,想要成为跟得上时代潮流的人。

等他稍稍看得懂英文后,有天心血来潮,打开那份随车所附的操作手册。不看而已,一看之下,不禁令酋长火冒三丈。

原来操作手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这部凯迪拉克大轿车拥有260匹马力。酋长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他一直觉得这辆轿车虽然高级,但跑起来的速度远不及自己以前的旧马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这辆大轿车应该附赠260匹马儿来拉,才能使庞然大物跑得飞快。心想:那些人做生意不老实,竟然扣下了附赠的马匹。

稍通英文的酋长立刻写了一封火爆的抗议信寄给汽车公司,要求对方赔偿他应得的马匹。

凯迪拉克公司接到这封莫名其妙的信,虽然不明白信中所指何事,但也不敢怠慢客户,马上派了一位专员去了解情况。

专员到了印第安酋长的保护区,见到了那辆保险杠上拴着两匹马的凯迪拉克,更是一头雾水。酋长爆怒地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将260匹马同时带来。

折腾了大半天,汽车公司的专员才稍稍进入状况,便问酋长:“这部车的钥匙呢?”

酋长摇头答道:“什么钥匙,没见过。”

专员笑着叹气,解下保险杠上的马,请酋长坐进后座,然后从箱中取出那部车的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扭,蕴藏在引擎中的260匹马力立即随着低沉的排气管隆隆作响。

专员向酋长点头致意,拉下档位,轻踩油门,轮胎发出与地面快速摩擦的声音,这部大轿车首次由260匹马力驱动,全速奔驰而去。

看完这个故事,掩卷一笑之余,我们有没有想到过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我们有没有找到我们自己足以开启全部马力的钥匙,我们在用多少马力启动我们自己的凯迪拉克?

猜你喜欢

  • 父爱是一味药

    我有一味药,那便是父亲的爱。多年来,我像一个病人一样,依赖这味药。磕磕绊绊的人生,不大如意的人生,在每一次受到挫折和打击,每一次感受到彻骨疼痛时,我能够得以迅速痊愈和复原,全凭这味药。一直到结婚之前,父亲在我生活中都是扮演着同盟军的角色。我

  • 狐仙报恩

    从前,明月山上有一家姓刘的猎户,祖辈都是以打猎为生。到了刘云顶接过父辈的猎枪,家里已经是四壁通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了。是他的枪法不好打不到动物吗?恰恰相反,他的枪法百发百中,几乎没有一个动物能够从他的枪口下逃生。后来,只要是刘云顶拿枪出家门

  • 无臂神厨

    明永乐年间,跟随郑和数下西洋的黄志,因途中被海鱼咬去双臂,不得不回到老家东昌府。人们以为,黄志得了不少赏赐,该享享清福了,谁知,黄志竟在东昌府繁华地段,租了一套门面,开起了饭馆。别人开饭馆都请厨师,黄志却里外一把手,连个跑堂的都没有。用黄志

  • 炸弹姻缘

    抗战时期,吕家堂屋被日本鬼子的飞机撂下了一颗炸弹,由此引出一段感人肺腑的——千钧一发,大炸弹坠落孩屋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六十多年了,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一天早上,吕贵的闺女吕小鹅正朝翻滚的油锅里放油条,突然来了几架日本鬼子的飞机,

  • 盗墓高手“鬼大爷”

    明朝正德年间,南阳城内有条名叫走马巷的小街,平日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三教九流都爱聚集在这里,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这里的古玩交易,就连外省的古玩爱好者也会慕名赶来淘宝。这天,走马巷里来了一胖一瘦两个

  • 用生命透支全部的爱

    发现失火的时候,已经晚了。男人拉着女人冲向楼梯,却被大火扑回。火势迅速蔓延,整栋大楼像一块疯狂燃烧的炭,将每一寸空间烤成滚烫的烙铁。尽管他们关紧房门,火舌和浓烟还是从门缝里一丝一丝往里挤。狭小的房间,逐渐变得炽热难当。是午夜。某城的一个宾馆

  • 挡不住的爱情

    老栓的老婆去世好几年了,他苦熬着把女儿小月拉扯大,现在眼看小月越来越大了,老栓便寻思着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人儿,等将来小月出嫁了,不至于冷冷清清一个人过日子。有了这份心思,他渐渐和村里的余寡妇对上了眼。可是好事多磨,白天老栓要下地干活,只有晚

  • 爱的智慧

    “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听诊器,方向盘,还有食堂管理员。”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上的两则流行语。意思有二:一是羡慕,好多人都想去挤‘独木桥’,就像当今择业求职都想进入事业单位一样。其二是,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