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有性格的李鸿章

有性格的李鸿章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1:56  热度:10℃

李鸿章,近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站在外国人前面,一点儿也不逊色。有一次,李鸿章在德国拜访“铁血宰相”俾斯麦,乍见面,两个人客气了一番,可是当俾斯麦说出“我闻听阁下被称为‘东方俾斯麦’”时,李鸿章脱口而出说:“噫!我只听说过有位‘西方李鸿章’,可是阁下吗?”

英国人在餐桌上有很多礼仪,如吃烤鸡先用叉按住,再用刀慢慢割成小块,然后用叉将小块烤鸡肉慢慢送到嘴里。1896年李鸿章访英,受到热情款待,李鸿章不拘泥于英国人所谓的餐桌礼仪,用手抓鸡吃,众人愕然,李照吃不误。

1870年,日本使臣柳原前光带着日本外务府的文书拜见李鸿章,要求两国通商,订立条约。李鸿章认为日本是蕞尔小国,与中国通商,是求我们来了,为了显示大国风范,当然要同意。奈何总理衙门不同意,指示:只许通商不许签约。李鸿章认为不是什么事,赞同签字。1871年日本大藏伊达宗城与柳原前光又来了,说:“贵国已同意我们通商,我们这次来,是要签订一个友好条约。”谈判的时候,李鸿章看条约看得很细,发现其中一条是“日本国可运输货物到中国内地,也可到中国内地购买货物”。李鸿章在两个“可”前各加了一个“不”字!

1874年,日本觊觎台湾,清日战争一触即发。李鸿章与柳原前光坐到了谈判桌上。李鸿章吸着自己的水烟袋猛吐烟圈儿,对坐在面前的柳原前光视而不见。柳原前光被水烟呛得一阵咳嗽,还没有咳嗽完,李鸿章一口痰吐了出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了柳原前光的脚上。李鸿章的侍卫们憋不住,竟有笑出声儿的,柳原前光受不了了,说: “大臣阁下……”话音未落,李鸿章的漱口水又喷出来了,落到了柳原前光的裤腿上!柳原前光急了,瞪着眼站起来,“八格牙鲁”冲口而出,两个侍卫立马把他摁了下去,李鸿章这才懒洋洋地开口:“干什么来了?”

柳原前光说了许多,中心意思是:不打了,给俩钱儿。李鸿章又吐了一口痰,鄙夷地说:“呸!要钱没有,要打奉陪,送客!”

如此李鸿章,可惜身后是一个腐败的清政府。

猜你喜欢

  • 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自荐的典故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 木人石心的故事

    三月初三,洛阳两岸桃红柳绿。游人登桥淌水,一路谈笑风生。但是船上有个汉子却寡言少欢。太尉贾充见了很诧异,走上去探问。 这人名叫夏统,会稽人,是位超尘脱俗的隐士。贾充见他谈吐不凡,有意许以官禄。贾充还下令摆开依仗,高奏鼓乐。随后,年轻女

  • 盲人瞎马的故事

    东晋时,有一天,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桓温的儿子桓玄也在,顾恺之、桓玄和殷仲堪三人都很有才华。他们经常相聚在一起吟诗作画,闲谈说笑。有一次,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先抽到说了语(用一句话表示事情完结)。顾恺之说道:火烧平原无遗燎。

  • 南柯一梦的故事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

  • 弄巧成拙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

  • 内助之贤的故事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 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 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

  • 南辕北辙的故事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他却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很快!’这位马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而已。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