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路平安

一路平安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8:43  热度:11℃

出租车上,很意外地,在司机的安全带上,发现绣着四个小字:一路平安。

笑。司机也笑。

爱人给绣的?

他点头,目光即刻变得柔软。

你信?我问。

不信吧。他说,绣四个字就管用的话,世上恐怕就没有车祸了。司机一边小心翼翼地开车,一边说,可是她信啊。她相信这四个字可以给我带来平安和好运,那么,在等我回家的那段时间里,至少她是心安的。

她真的信?

也不一定吧。他笑笑说,四个字就能保平安?她又不傻……不过总是一份祝福,一点提醒———你想想,当我低头,当我看到安全带上的这四个字,就会想起她,想起家,自然会把车子开得小心一些———开得小心一些,自然就一路平安了,如此,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吧?

她绣上字,只为让你小心开车;你系上绣了字的安全带,只为让她别再担心。那这四个字,到底是情书还是平安符?我笑。

是什么倒无所谓。他笑着说,不过,四个字换来两个人的心安,值了吧?说着,拐了弯,尖起嘴,吹起轻松愉快的口哨。

似乎真是这样吧。很多时,做一件事情,看似多余和可笑,但其实,却为让自己的爱人少一点牵挂、多一份心安。那么,值了吧?

如此,两个人的爱情,又怎能不一路平安?

猜你喜欢

  • 心镜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贪图享乐,荒废朝政,于正德十六年病死于豹房”。可是有谁知道,朱厚照其实是被人谋杀致死的。传说当时在皖南宣城敬亭山脚下的杨柳村,有一个名叫俞归水的穷书生,长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且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不知是怎

  • 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

  • 七夕对联赏趣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浩瀚的联海中,有的对联与七夕相关,七夕节赏七夕对联,别有几分情趣。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七夕

  • 巧对对联慑群魔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名代表想羞辱中国人,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

  • 贾平凹纠错撕对联

    贾平凹虽是陕西人,却对晋南的蒲剧情有独钟,一有空闲,就要找机会去欣赏。在日前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他谈到20多年前在看蒲剧中发生的一件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空戴了个作家的头衔,咋就稀里糊涂写了一副对联,险些坏了蒲剧振兴的大事。”1

  • 曹亚伯的对联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日子里,我翻捡出珍藏的曹亚伯的一副对联,摩挲凝思,追记先贤,感慨万端。曹亚伯是辛亥元老,退隐后皈依佛门,不问政事。北伐开始后,蒋介石欲任命其为中央委员,不受。1931年九一八”,日寇大肆侵华,曹亚伯忧国忧民,

  • 苏东坡和对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

  • 萧克编对联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万安县茅坪乡一片欢腾,乡苏维埃政府还带领群众走访慰问在这一带游击作战一年多的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说起独立红5师,茅坪一带的苏区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