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朋友别哭

朋友别哭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9:43  热度:8℃
好长时间没听这首歌,也好长时间没与朋友们联络了。歌是老歌,人是故人。

“达子,干什么呢?忽然好怀念以前,咱俩在一起聊天的日子,我有什么话都对你说,毫无顾忌。现在很孤独,才记起以前是多么好!”

收到冬冬这条短信的晚上,寝室里正放着吕方的《朋友别哭》。

“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吕方算不算明星呢?他很出名,因为这首歌,但我没听过他其它的歌,甚至没看过他的样子。那忧伤的曲调,那让人宽慰的声音,那引人落泪的歌词,我便想到江瑞,高中的同桌,说同桌不如说是知己。我是不擅表达感情的人,可以倾心交谈的人很少,即便我已将某人视为知己,但他不会感受到,所以只能是浮萍遇又去。江瑞不是。或许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吧。

常去的那家食堂一直播放一张碟,我只记得《朋友别哭》,记忆中每次我和江瑞同去的时候都是在放这首歌。难道真是冥冥中的注定,让《朋友别哭》成为我与江瑞的主题曲?

我与江瑞还有联系,但,多长时间没通电话了?多长时间没彻夜长谈了?这些年堆积多少/对你的知心话……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和你聊天感觉很舒服,随意,自然。与和其他人聊不一样,好像别人不会懂我们所说的。

冬冬这样说我很感动,也不枉当初对她那么好。我俩的感情说不清楚,不是爱情,也不像友情。也许男女间的友情就是这种感觉。异性相吸嘛,我对她更用心了一些,后来上了大学,书信越来越少,短信越来越少,以至于没有。我自然知道该知趣地走开了。男女之间毕竟不同,各自要有各自的爱情,以及各自的家庭。

冬冬想起我了。

她问我再坐在一起时是否还会有原来的感觉,会不会少了默契,彼此都在想对方在想什么。我不知该怎么回答。

她说她想哭。我知道,她已经哭了。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焦急地问她为什么哭,也不会再用关切的目光看她流泪。我只能在心中为她轻和: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我陪你就不孤独……

我告诉她,我们长大了,成人的世界里就是这样,将来的朋友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怜取眼前人。但我分明感受到,这次聊天结束后,下次又遥遥无期,她仍是她,我仍是我。有个人在孤独时也会想起我,我还奢求什么呢。

我没看过吕方的演唱,只记得《马大帅》中钢子唱这首歌时的淡淡忧伤。“什么酒/醒不了/什么痛/忘不掉/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看钢子时,我会想到江瑞。


猜你喜欢

  • 机会并非越多越好

    所有人都希望能遇到很多机会:有机会好,有更多机会更好,似乎成为我们的共识。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每一个人面前机会越多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第一次试验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指导

  • 崇高的卑微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惭形秽地向上帝诉苦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渺小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来得高。别人总是巍然而立,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我却孤零零地卧在海面,退潮时高不了好多,涨潮时还要

  • 忘记伤痕

    这天对镜梳妆,无意间抬头,下巴底下那一道浅粉色的伤痕跳入眼帘。那是半年多以前,我不小心磕破的,当时缝了两针。起初,因为疼痛的提醒,我常抬起下巴,揽镜自照,看那一道伤痕划过下巴,缝针的两道疤与磕出的口子交错咬合,总令我想起麻袋的封口,有几分触

  • 怀揣着希望上路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英国考古学家,为了寻找所罗门王朝的遗址,他俩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了热带丛林、沼泽、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遗址的所在地。在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所罗门王的墓地。这个墓地建在一个山洞里。当他们走进山洞的时候,洞口的

  • 自卑与自负

    朋友的孩子考试后,怀疑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后患上严重的忧郁症。据孩子父母说,其实他一直都在比较,所有的阴影,都因比较而来。比较导致自卑。越比较,越自惭形秽,样样事情变得杯弓蛇影,就算再有尝试的机会也裹足不前,士气、勇气、志气皆化为乌有。在一个

  • 埋掉过去的尾巴

    有两个关于尾巴的故事。第一个是说猴子是行为和意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有一种猴子,过着群居的生活,每当族群中的成员死了,猴子们一起用“手”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死者的身子埋葬,让它的尾巴直直地露在外面。猴子们开始围着坟墓哀号。这时如果一阵风吹来

  • 有梦想才有作为

    一天,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缓慢地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要到哪里去?”小毛虫一边爬一边回答:“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到了整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决定将它变成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

  • 如何找到自己

    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到自己的?当我面对这个直观的问题时,我茫然不知所措。亦如《蜀山传》中的雷剑,开窍?为什么每个人都说要等我开窍?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譬如男人,背负着事业和家庭的责任,且不来谈感情,就单单这两座大山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