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亲节的寄语

母亲节的寄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15:00:01  热度:10℃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很久以来就有写东西送给母亲的念举了,当那些赞美和歌颂母亲的诗句进入我的视线时,母亲那被岁月剥蚀、被时光雕琢得消瘦而又病弱的形象便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反复闪现;当电视屏幕上定格那宽容无私、催人泪下的母爱情节时,我的眸子里会随之浮现出母亲那忧郁憔悴、笑容难得的面庞;当小城的街头小巷逢遇那些搀母散步的背影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旦有偷闲的日子我绝不会错过多陪已过花甲之年的母亲。

母亲节快到了,想想自己跌跌撞撞走过的三十载的岁月,也是在伴随着母亲的千叮万嘱和忧虑担心中度过的。再想想自己,除了在孩提时代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那篇《我的妈妈》的作文以外,母亲就从来没有走进我的笔端,况且现在我笔尖上流淌的这些文字毕竟还是母亲在多少年的沧桑岁月中用她的青春和血泪换来的呀!不敢再往下想了,母亲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药物已经像每日三餐一样离不开她了,我无法想象母亲在异地他乡是怎样煎熬了那一个个被病魔折磨的难寐之夜!

母亲识字不多,但她和她周围的大多数母亲一样明理睿智,她那集外弱内强、心细如发于一身的性格对我性格的形成也深有影响,这么多年来文弱韧性的我尽管生命的旅途中遇了不少磕磕绊绊,但从母亲身上汲取的这些性情还是让我获益不少。

而母亲有时要强的有点倔强的个性使我们兄妹三人多年来也让母亲为之生了不少气,流了不少泪,这些或许也为本来心脏就不好的母亲平添了不少麻烦,时过境迁,现在想想我们也为曾经的偏执而后悔不已,我们何必跟母亲较真而让母亲失望呢?

现在,为了生存,为了那份交织着忙碌和辛劳的事业,我们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是母亲爽然乐意地接替了这个本该属于我们扛起的担子,是母亲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颐养天年的最后时光,自豪满怀地踏上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艰辛的抚养征程。忘不了那离多聚少的探亲时光,更忘不了在我每次离家返程带上门时母亲眼里那浑浊的泪水!

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的确,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母亲对我们人生的呼唤总是熟悉地响彻在我们的耳畔,母亲对我们始终不渝的期望总是清晰地烙印在我们的心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孟宗有哭竹生笋之举、陆绩有怀橘遗亲之情,母亲,您听到了吗,孩儿现在走向您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个坚强而有点倔强的母亲,一个让我现在越惦越念的母亲!

猜你喜欢

  • 五个一的浪漫邂逅

    一碗馄饨这不是一条城市的主干道,所以,道路两旁早上是繁华热闹的早餐摊点集中地,晚上就是零散摆摊的夜市。路南,是一家旅行社的招待宾馆;路北,是电影制片厂的单身宿舍。早上,谦谦照例来到馄饨摊点一碗三鲜馄饨,摊主满脸堆笑地告诉她:“真是不好意思,

  • 爱情,需要棋逢对手

    被爱比爱幸福搬出那个一草一木都由自己亲手侍弄的家,我租了一个房子。为了节省开支,我决定做回二房东,找个人合租。正好遇上一位没什么要求的男士,我就痛快地签了约。每天,还是照常地上班,但回家面对冷清的屋子,就会想起那个曾和我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男人

  • 国宝失窃之谜

    神仙也不能分辨,杨老爷子却能分辨!被盗宝鼎神速归案,匪徒其实另有所图……上篇:宝鼎失窃石潼市的博物馆被盗。三名盗贼将装有国宝餮矟纹铜鼎的玻璃罩砸开,取出宝鼎,然后在警铃大作中,驾车扬长而去。国宝失盗,省市两级的领导都非常重视。石潼市公安局的

  • 你能抵达的,比想象更远

    ……。。01……。。你永远无法想象零下三十摄氏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除非,你亲自抵达那里。朋友说,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魔盒,不打开它,就可能错过里面的巧克力。但在此前的二十几年,她一次都没有勇气打开过。朋友是典型的小镇姑娘,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都

  • 幼儿园里来了一只企鹅

    幼儿园里来了一只企鹅,他是从南极来的。大灰狼一看见企鹅,两眼都直了:多漂亮的企鹅呀,前面是白白的,后面是黑黑的;两只眼睛亮亮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大灰狼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企鹅的白肚子:“多好吃的奶油雪糕呀!”大灰狼还把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口

  • 爱情的花朵盛开在连理枝头

    A我给不起你爱情,所以只能给你生活安蓝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做一个贤妻良母。她对沈默然的好,可以说是纵容。两个人结婚过日子,开始的时候都免不了吵闹。谁做饭,谁洗碗,看似琐碎,其实都是争吵的导火索。结婚的时候,沈默然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虽然不喜

  • 提菜篮子的女人最幸福

    “提菜篮子的女人最幸福”这是台湾济慈医院证严法师的原话。结婚之始,我便有了提篮买菜的经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对这话始终找不着感觉,很难想象买菜能与幸福联在一起,相反,还常常与先生相互推托:“今天你买菜哈!我可没空!”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

  • 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不计出身 只要贤能

    众所周知,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他们的人生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改天换地,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一个兵败大陆,退守台湾一隅。这其中有许多主客观原因,但有一个根本原因不可忽视,这就是他们的用人之道有所不同。说到用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