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每天只有5分钟

每天只有5分钟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9:25  热度:9℃

著名音乐家王健,4岁就随父亲学习大提琴,9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王健10岁时,美国著名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访华。斯特恩将王健的演奏摄入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的大型新闻纪录片。该片于1981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在全世界广为放映。随着该片的广泛传播,广大音乐爱好者开始认识王健。

13岁时,王健作为“上海音乐小组”的独奏演员首次赴美国五个州巡回演奏五十多场音乐会,获得了极高评价和热烈反响。正因如此,王健年仅16岁就被耶鲁大学破格录取。1987年,年仅18岁的王健首次在纽约卡内基威尔厅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乐中心举行独奏会。这两次独奏会同样获得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从那时开始,王健正式拉开世界音乐之旅。1989年,美国的《美国音乐》杂志评选王健为“杰出青年音乐艺术家”。而时至今日,王健的演艺足迹早已遍布全球众多知名音乐厅,合作过的顶级交响乐团亦不胜枚举。

世人皆叹王健的传奇。有次做访谈节目,主持人代表乐迷问王健:“像您这样的音乐奇才,初学大提琴时该是怎样用功才练就而成?”没想到,王健直摇头:“不不不,我最早接触大提琴时,从没有用功这一说。”

接着,王健讲述了儿时学琴的情景。

王健的父亲王树棠是一个大提琴家。王健小时候,王树棠不知让儿子做些什么好,于是就递给王健一个中提琴玩。王健把中提琴倒过来,就像大提琴那样,然后模仿父亲拉大提琴的样子。王树棠很快观察到儿子有学琴的天赋,便开始认真、系统地教他。

王树棠是个古怪的老师。王健那样喜欢大提琴,王树棠却给儿子定下死规矩:一天只能花5分钟时间拉琴。王健很郁闷,但不得不接受事实。因为每天只有5分钟,王健非常珍惜和大提琴相处的时间。他把大提琴当成一个大玩具,每每拉它,都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每天5分钟”的日子,王健过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父亲对他说:“现在起,我不再限制你的练琴时间,你可以想练多久就练多久。”王健激动万分,每次拿起大提琴久久都不愿放下。而每次练琴,他也都像之前那样,全神贯注,从不分心。从那时,王健突然明白了父亲之前的良苦用心:一个孩子,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当初他定下每天5分钟的练琴规矩,不是为了压制我对大提琴的兴趣,相反,他是想让练琴成为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5分钟,对于一个练琴者来说,不足以练出精湛技艺,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5分钟能培养出一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树棠从一开始就给予了儿子这样一位老师,所以你不难了解王健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显赫成就。王树棠教育之道,逆思维而行,值得很多人深思。

猜你喜欢

  • 承诺

    邻国的国王亲自率领重兵攻占了王都,取代了这个年少国王的王位。邻国国王担心留下后患,立即发出悬赏令:捉拿年少的国王。赏金可观。不过,谁也不知年少的国王的踪迹。 年少的国王乔装打扮成一个平民,像一条鱼游弋在他熟悉的疆土。他沿途亲见了王国真实的

  • 花盆蚂蚁窝的启示

    我们家阳台上养了几盆花,为了解决花肥持久性问题有时候我就在盆土中放置几块猪骨头,猪腿骨俗称筒子骨,虽经熬汤啃食之后,猪腿骨中仍然有足够的磷,是植物喜爱的氮、鳞、钾三种肥料之一,花卉会把根须伸进筒子骨中去充分吸收其营养,以期开花结果。 一群

  • 万字难写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

  • 向日葵和石头

    种子成熟了,落到土里,以后又发芽,生长,这件事本来很自然,很合理,没想到有一粒种子却因此触犯了一块石头。那是一块古老的石头,据说它最爱安静,它的行动十分稳健。多少年来,不论世界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它都能沉住气,保持一个一动也不动的姿态。不用

  • 三个人爬山

    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啦。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

  •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

  • 小学生和机器人

    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地做作业。这是一系列加、减、乘、除的四则应用计算题,难度相当大,特别那几个繁分数题,计算起来太繁杂。他额头上不知不觉地渗出细雨般的汗珠来了。正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微型机器人,手里提着火柴盒般的一台小箱子,一跳一

  • 曹商得车

    宋国人曹商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宋王送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秦王又送给他百乘车马。曹商回国后,得意地对庄子说:“当年我住在穷街陋巷,编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今天我凭借口才,打动了万乘国君,受赠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笑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