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铁皮鼓、柏林墙和武器般的雨伞

铁皮鼓、柏林墙和武器般的雨伞

收录日期:2025-11-20 20:51:27  热度:8℃

莫言站在演讲台上,一露出他那招牌式憨厚的苦笑,台下的观众就笑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此前已经致过辞,欢迎台下的德国作家们来到中国交流,他们都认识莫言。

莫言苦笑是因为没准备讲稿,不过,他一向对脱稿演讲轻车熟路,因此倒也无妨。台上台下大多是50岁左右的人,在中国,这辈作家都经历过“文革”;在德国,同辈作家都目睹过柏林墙。此次“同盟国”作家与“轴心国”作家共聚一室,政治当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果然,莫言开讲了——他曾与一些中国作家受邀至德国观光,德方安排了几位学习中文的德国女翻译,其中一个叫汉娜的,请莫言等人到家中做客。汉娜的父亲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花园里做园艺,将庭院拾掇得井井有条。见客人上门,老人又煮咖啡又泡茶,热情地招待客人。当汉娜带大家参观房子时,莫言看到了一个铁皮鼓。

中德作家都不会对这个铁皮鼓陌生,它是德国纳粹童子军的标志,因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写成同名小说《铁皮鼓》而闻名于世。莫言才知道,眼前那位善良又慈祥的老人,竟曾是纳粹童子军的一员。“在特殊的环境里,不仅儿童,包括有严密逻辑思维的成人,也未必不会被蒙蔽、随波逐流,也未必不会遭后人诟病,但后人应该宽容和谅解。这就是历史。”莫言说。

柏林墙也是莫言绕不开的话题。当年莫言在德国参观时,柏林墙还未被推倒。他们冒雨参观,莫言说:“我当时感叹这墙如此坚固,如此高地耸立着。”

当时莫言身前站着一位德国老太太,撑着雨伞。“你们都知道欧洲的雨伞像武器一样,”莫言说,“都有锐利的尖头。”那老太太突然转身,雨伞一甩,伞尖就戳到莫言的眼角。他立刻蹲下身,捂住脸,眼泪和鲜血就从指缝中流了出来。莫言说到此,又用手捂住脸做出痛苦的表情,台下的观众笑了。

等他睁开眼,看到戳伤他的老太太满脸悔恨,两眼是泪,浑身颤抖,一直在用他听不懂的语言道歉。等莫言一行离开时,老太太还跟在他身后,不停地道歉。同行的人建议莫言起诉这位老太太,索赔巨款,莫言却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她内心深处的痛苦远比我眼角的痛苦要大、要深。这件事也让我体悟到,当人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他内心的痛苦一定不亚于被伤害的人。”

这段话让在场的德国作家深以为然。二战之后,德国作家总像背负着原罪。而莫言的这段话既是讲故事,也是体贴地为现场的德国作家解围。

莫言说话和下笔风格相似,都轻松畅快,见自己的故事过于严肃,他又将话题转向别处,说:“人家都说幸亏我眼睛小,不然肯定被伞戳到眼球。眼睛小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你们以后不要取笑别人眼睛小。”他眨了眨小眼睛,台下又笑了。

猜你喜欢

  • 我的美国妈妈

    艰难决定7年前,我第一次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自认为是相当富有冒险精神的。要知道,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给我们所有的交换生随机选择接待家庭,以免他们只选择去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因此当时我只知道飞机会在芝加哥降落,却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地在哪里,我

  • 身为人子

    我妈妈怀我的时候是25岁,我是她第一个小孩。她曾经当过助产士和小儿科护士,在产房照顾过好几百个产妇和小婴儿,所以知道怀孕时该做些什么。怀孕期间的两次超音波产检,医生都没发现异状。他们告诉我父母是个男孩,但提都没提没手没脚这回事。1982年1

  • 阳光灿烂

    田春在县城上高中。学校是县里的重点,田春是班上的尖子,人们说这娃将来准有出息。高二下学期时,田春的座位却突然空了好几天。娘在县城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他,工地上有木条,娘顺手抓起一根,扬起来:“回学校去!”田春抱着脑袋蹲在地上。他不想回学校,原因

  • 母亲的第七十二封信

    那天,是小芳二十岁生日,在爷爷奶奶为她庆生的欢快气氛中,小芳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盼着邮差的到来。如同每年生日的这一天,她知道母亲一定会从美国来信祝她生日快乐。在小芳的记忆中,母亲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独自到美国做生意了,小芳的祖父母是这样告

  • 寻找迷失的爱

    如果不去布苏江边站站,如果不是眼睁睁地盯着水面上的树叶愈行愈远,就难以判断江水的流动。很多年前那个夏天的正午,就是这个样子。被一代代夯实的黄土堤坝,经太阳一烤像平展的暖洋洋的炕,四岁的小女孩乖乖地坐在土坝上,她有些拘谨,头上水粉的绫子像两朵

  • 我的优雅从容来源于您

    好友一家从北京到台湾高雄我家小住几天过年,我去机场接他们时,好友问我,晚上和你妈妈见面吃饭,我该说些什么呀?老人家有什么特别的喜好或该留意的事吗?我笑着回答,很简单,你只要真心地夸她看起来很年轻,夸她皮肤和身材保养得很好,夸她很有气质就行了

  • 母爱的味道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留着光头。母亲患有皮肤病,头皮和身上常年累月要擦药,擦的是一种气味颇难闻的药膏。因此,在我们家里,无论春夏秋冬,始终充斥着浓烈的药膏味道。我不喜欢这种味道。每每和母亲去邻村赶集时,总会看见一些奇异的眼神往母亲的头上瞟,有的

  • 我和我的智障女儿

    我在心里筑了一道墙,一道陌生人止步的墙;小女儿在学校筑了一道墙,一道不敢请同学来家里玩的墙;我妈妈筑了一道淡淡的怨怼的墙。大家砌墙的共同缘由是因为茵茵——我的大女儿,一个智能有障碍的小孩,但是砌墙的始作俑者,却是我这个生养她的妈妈。我不在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