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真诚足以成大事

真诚足以成大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0:02  热度:10℃


4月8日,周恩来到达肤施东北的川口。4月9日,张学良自驾飞机抵达肤施。周恩来与张学良以前从未见过面,但彼此并不陌生。一位是威名赫赫,并带着浓厚传奇色彩的中共领袖;一位不仅是东北军少帅,而且是全国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

刚一落座,周恩来就说:“张将军,我也是在东北长大的。当时,在奉天(沈阳)第六高等小学堂读书。现在多么想回去看看,可惜回不去了。”提起东北,令张学良感到亲近,又引起了张学良的感触。他说:“周先生的经历我了解,在东北的情况,我听我的教师张伯荃说过。”周恩来很奇怪,就问:“张先生是我在天津南开学校时的校长,怎么会是你的老师?”张学良爽快地回答:“我原来抽大烟、打吗啡,后来听了张先生的规劝完全戒除了,因此我就拜张先生为师。咱们是同师啊!”于是,谈判在轻松亲切的气氛中开始了。

首先,他们谈到了国家的前途。周恩来问道:“张将军,你看中国的前途如何?”张学良心事重重地说:“我看国民党已经是没有希望了。当前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共产党的道路,一条是走法西斯的道路。两年前,我从意大利回国,曾经相信法西斯主义可以救中国,因为德国、意大利都是在法西斯统治下强大起来的。所以我主张拥护蒋介石做领袖,实行法西斯主义,领导全国抗战。但现在看来,现实与我想的并不一致,内战不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呢?”

周恩来说:“张将军这般开诚相见,请允许我谈谈我们的看法。我们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它主张个人独裁,压迫人民,摧残群众,把资产阶级统治最后的一点表面上的民主都抛弃了,因而是一种反动主张。中国要抗日,必须实行民主,必须依靠民众。群众的力量是伟大无比的,只有依靠它,中国的抗日才可能胜利;否则,就不会树立真正的抗日信念,也绝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周恩来指出:“打内战,只能为亲者痛、仇者快,让人民遭殃,让日本帝国主义喜欢。只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

接着,他们又讨论了对蒋介石的态度。中共原来是主张反蒋抗日的。此时,周恩来真诚而虚心地说:“我们原来主张反对蒋介石,那是因为大革命失败以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来的事实教育了我们。不过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愿意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愿意听听张将军的见解。”张学良认真地说:“我认为,蒋介石是现在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中国现有的主要地方都是他在统治着,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都被他掌握着,其他如财政、金融和外交大权也都掌握在他手中。我这两年同他的接触很多,关系很密切,据我多方观察,他还是有抗日的可能性。抗日不应该反蒋,统一战线也应当把蒋包括在内,而且我们东北军是他的部下,财政上也靠他,如果提反蒋抗日,工作起来有困难。在国民党的要人中,一些人也佩服蒋介石尚有民族情绪和领导能力,故希望他抗日。”张学良说:“我们现在正想增大抗日力量,为什么要把他所掌握的这一股力量排除呢?当然,蒋介石左右有不少亲日派,要蒋介石下决心抗日是不容易的,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关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他表示,他现在不能反蒋,将来蒋如果真降日,他一定离开蒋另作打算。周恩来说:“张将军的意见很重要,值得我们重视。共产党由土地革命的阶级斗争,转到各党派联合抗日的民族革命已经变了一步。我现在可以表示,我同意张先生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主张,不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针政策问题,我愿意把这个意见带回去,提请我们中央郑重考虑以后,再作最后答复。”张学良高兴地说:“那好,你们在外进逼,我在里边劝,我们对蒋介石来一个内外夹攻,一定可以把他扭转过来。”

关于不分红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问题,张学良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完全同意。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还不能不接受蒋介石的命令进驻苏区。蒋介石已经有电报骂我隔岸观火,但我们事实上可以合作。”张学良接着说:“我很清楚红军是真心抗日的,剿共与抗日不能并存;联共抗日才是前途。”双方谈定,红军可在适当时候退出某些地方让东北军进驻,以打假仗的方式应付蒋介石。

周恩来指出加强抗日教育与培训抗日干部的重要性,提出将这一项列入正式协议。张学良深受启发,表示十分赞成,双方决定:红军开办红军大学,东北军创办军官训练团,彼此合作。

关于全国红军集中河北抗日问题,延安会谈时,中央红军主力已组织了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由陕西渡黄河东征,进入山西。张学良问:“红军东渡黄河的目的是什么?”周恩来说:“准备占领太行山,东出抗日,以推动全国抗日局面的早日到来。”张学良说:“蒋介石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集中了几个师的嫡系部队,配合阎锡山的部队,事先对太行山进行了控制。我认为,红军去河北恐不利,在山西也难立足,不如经营绥远较妥。但如果红军决定出河北,我可以通知东北军对红军不加阻拦。”说到正在艰苦转战中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张学良说:“贵方四方面军如北上,东北军陕甘部队可让路;二、六军团须要取得中央军同意方可,本人可以从中斡旋。”

说到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问题,张学良同意红军的主张,认为这是中国当前的惟一出路,并说他愿意尽力向蒋介石提出来促成实现。对于“八一宣言”中所提国防政府的十大政纲,研究后再提出意见。

关于抗战准备问题,周恩来提出,要加强物资准备,特别是通讯器材、医药品的贮备,如果缺乏这两种物资,会使部队在将来的长期抗战中遭受极大的困难。张学良当即说明这两种物资他都有充足的库存,可供东北军和红军长期作战之用;并说他还有一笔私人存款,必要时愿意拿出来作抗日公费。关于经济通商,普通购物,红军可在东北军防地设店自购,无线电、医药等军用品由张学良代办,子弹可由张学良供给。为了表示诚意,张学良还决定,当即拨出2万银元送给红军,以后再出10万元法币。

关于国际联合问题,双方一致同意联合苏联,派代表赴苏,争取苏联对中国抗日事业的援助。东北军方面派赴苏联的代表,取道欧洲前往;中共方面派赴苏联的代表,从新疆前往,由张学良向盛世才联系,负保护之责。会谈中,张学良向周恩来提议,彼此互派一得力人士伪装侦察,保护交通;另派有政治头脑及色彩不浓之人在他处做事。周恩来表示同意。

这样,谈判整整进行了一个通宵,双方共誓“永不毁约”。

【人生点击】

真诚待人,换得真诚的亲友。在大事大非面前,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以周恩来无比高尚的人格和张学良真诚坦率的天性,二人联手共议大事自然是珠联璧合、大业可成。

猜你喜欢

  • 热爱自己的选择

    有一个美国男孩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男孩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可是,男孩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整天玩着一台旧计算机,不断地把计算机的主机板拆下又装上,乐此不疲。男孩的父母见了很担心,也很伤心,他们苦口婆心地告诉他:“

  • 想要什么和什么都想要

    有一位房地产商人,居然记不清自己手头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筑物的生意,接着增加到两座,后来信用更大了,又扩展到别的业务。有一天,银行来了通知,说他扩张过度,冒了太大风险,并停止给他信贷。这位“商业奇才”就这样失败了。起初他怨天尤人

  • 择己所长

    马克吐温是举世瞩目的美国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着作家智慧的光芒,他的艺术人生无疑是成功的。但马克吐温也曾有过失意。当他看出版商们由于出版他的作品而赚了大钱时,心中极不平衡,总是想,为什么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别人,让别人去赚钱,这些钱我也可以赚,

  • 财主的选择

    有一个财主犯了罪,被带到县衙审问。县太爷知道这个财主视钱如命,品行不端,便想好好让财主吃吃苦头,于是心生一计,提出三种惩罚的方式让财主选择:第一种是罚五十两银子,第二种是抽五十皮鞭,第三种是生吃五斤大蒜。财主既怕花钱又怕挨打,果然选择了第三

  • 洗净杯子

    古时候有位高人在给慕名前来的人第一次讲道理时,他先拿了一满杯黑颜色的水,然后再往这杯子里倒清水。杯里的水不断向外流溢,但杯子里的水仍有黑颜色混在其中。这时,那高人对求学者说:“要想得到一杯清水,必先倒掉脏水,洗净杯子。”你必须学会选择,选择

  • 心动不如行动

    有位落魄不堪的年轻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他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三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又过了三天,

  • 像愚者那样去行动

    前面大路小路纵横交错,犹如一张理不清的网。一个智者走到路口,很优雅地弯下腰,一边分析着前面的各条道路,一边自言自语地:“我要找出一条路来。”一个愚者走到路口,看了看网一样的路,迈步向其中一条路上走去。几天以后,愚者回来了。他衣衫破烂,身上有

  • 伯乐与千里马

    从前,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第一天早晨,有两个富贵人家打扮的公子来看了一下,问也没问就走了。第二天第三天早晨,整整站了两个早晨,都没有人来光顾一下。卖马的人心里犯愁:再这么下去,不用多长时间,我身上的盘缠就用完了,到时候别说在这里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