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史上唯一一位科考出身的女状元

史上唯一一位科考出身的女状元

收录日期:2025-11-21 00:43:19  热度:10℃

在古代,能够状元及第那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披红挂彩、无比荣耀。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满清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陆陆续续产生了不计其数的状元,均为男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考中状元却是鲜有所闻。尽管在一些地方戏曲中有不少女扮男装、皇榜高中的“女状元”形象,那毕竟都是艺术的虚构。不过,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一位女状元,她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金陵才女——傅善祥。

傅善祥(1833年—1856年),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状元;出生在南京城的一户书香世家。她的父亲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为己任,在城里开馆授学。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不久开设“女科”,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让女性参加科考的制度。傅善祥冲出世俗偏见,勇敢地报名参加女科考试。考试在南京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举行。据记载,当时的庆典装备中不光有鞭炮,还有大炮。隆隆的火炮声中,二百多名女人走入考场,随着正主考洪宣娇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

据《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考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题目取自《论语》中孔夫子的名言“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面对这道考题,很多人按照惯性思维向孔夫子屈服了,内容无不是女人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和小人一样难养。在古代,如果说书法爱好者心中的神是王羲之,水墨爱好者心中的神是阎立本,那么读书人心中的神就是孔子。那时的读书人在学校时要天天拜孔子,科举考试时也要拜孔子,考中举人了还要拜孔子,就连晚上说梦话都是“子曾经曰过……”。所以读书人可以跟爹娘叫板、跟上级叫板,甚至跟皇帝叫板,但绝对不敢跟孔大圣人叫板,否则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公敌!

傅善祥终于站出来了,两千年的怨愤在一刻化成一块无比坚硬的砖头拍向了孔大圣人。她公然在答题中指出“难养”论是屁话,抨击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种种弊端。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出很多古代的贤淑女子如何相夫教子,如何好养云云。在当时“男尊女卑”依然是社会主流思想的情况下,傅善祥敢于公开和孔子叫板,猛烈拍砖,而且一拍到底,把一条在人们思想中植根近两千年的“真理”说成是歪理,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二愣子精神最终折服了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他对此大加赞赏,朱笔一挥圈定傅善祥为状元。这还不算,洪教主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意赐给傅善祥花冠锦服,并叫主考官洪宣娇亲手为她戴花。傅善祥一身锦衣红彩,骑着马在南京城里游街三天,一路上锣鼓笙箫,百姓夹道争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史书中的记载是“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其实,考题中除了孔子难养论,还有一道题是写诗,指定题目内容是:欸一声山水绿。

傅善祥的答案同样精妙至极,把山水行舟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舻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

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

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

船尾澄流迥,峰腰旭照衔。

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

流响惊凫雁,浓荫郁桧杉。

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确实是有胆有才,但想来录这个状元,也有天国打破旧有制度的意图在内。后来傅善祥被分派到东王府内,她的姐姐则被送入天王府,从此步入太平天国的政坛。

猜你喜欢

  • 一些你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

    我觉的人其实都是很被动的动物,没有一个绳子去牵引没有一个动力来推进永远都不会主动做事。前段时间我实在无聊了,因为工作没找到又不是很愁自己没饭吃,所以就有时间无聊。父母都是公务员铁饭碗,只要多加一双筷子给我就能三餐温饱。对于公务员家庭来说就是

  • 商旅

    商旅她是一个卖茶妹子,走南闯北推销湘西的名茶,用的是最原始的推销方式,每天从遍布各地的茶站拿货,然后背着茶袋,走乡串户上门叫卖。在外漂泊的日子里,她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受冻挨饿,最怕的是夜晚。在卖茶途中,经常错过投宿的客栈,不得不厚着脸皮就地

  • 飞蛾与灯

    飞蛾与灯我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截然不同的面孔,时间久了,看到一个人的装束打扮便能够猜到他的年龄、工作甚至推敲出其他的信息,好比说,有些孩子的装扮很是成熟稳重,但言语神情之间难掩其学生的身份,这让我想起自己还在上学的时候,

  • 我们身边的爱情

    1她是妻子的表姨,得了淋巴癌。去年中秋节,我跟妻子去看她,她的情况已经很不好,多次的化疗,早已使她的头发掉光,指甲发黑脱落。她谈起她的病,一点也不避讳,说癌细胞真讨厌,前些天还在左面腮角,这几天又从右腮角冒出来了,弄得她连饭也咽不下。她这样

  • 青涩的纯真

    1青涩的年代总能发生一些纯真而美好的事,虽然大多无疾而终,却是真实干净的不含任何杂质。清晨,书声朗朗的高中校园里,学生们大多在埋头苦读,王小钏也不例外,不过他和别人有点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凡事只用半份心思,就拿这晨读来说,平常他的另一半心思

  •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在报忧

    2004年以前,父亲主要在家乡做装修。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父亲就“哐啷哐啷”踩着那辆上了年纪的解放牌自行车去到别人家门口,把单车放在一边后就开始工作。到了中午和傍晚,他又与解放牌自行车为伴,朝自家前进。但当工作的地方远一点时,父亲的解放牌自行

  • 去还是不去?

    深夜,小锦带着十足的睡意爬上了床。她临睡前打开了微信,看看朋友圈,看看新闻。叮!一声信息提示音闯进了小锦的耳朵里。原来是周围有人向她打招呼。小锦从来就不去搭理那些向她打招呼的人,除非自己认识。她打开一看,那个人在打招呼的同时还向她发来一条信

  • 重丧之年

    父亲因患不治之症病故,家如突遭天塌山崩之变。风水先生偏又借机生事,说父亲咽气的时辰不好——犯重丧。就是说在父亲死后一年之内,我们家里还得走一口子。其实,我根本就不信这些个耸人听闻、故弄玄虚的巫婆神汉之言。可母亲信,还不惜重金,硬求着人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