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蘑菇西施

蘑菇西施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4:34  热度:11℃

菜市场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二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

我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的脸上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从左面颊一直延伸到耳朵后面。虽然容貌不美,但她的蘑菇却非常紧俏。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20%,而且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

卖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冬天北风肆虐,夏日骄阳似火,能承受这份辛苦的,必定家境贫苦,为生活所迫。有一次和她聊起来,她说儿子在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很好。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活不重,还能照应家。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的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

我暗想,果不其然,她虽然没说家境有多窘迫,但顺着她的话往深处想想就知道:儿子要读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老公当保安,薪水自然不高;婆婆瘫痪在床,天长日久地照顾一个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种蘑菇卖蘑菇,也是为了贴补家用,迫不得已吧。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

以后我去买菜,只要看到她在,就一定去买几斤蘑菇。

后来有一次和旁边卖豆腐的大婶聊起来,说到她的状况,豆腐大婶笑说:“你可想错了,她是我们整个市场里最富的。她家在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分了5套房子呢,还赔了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她有多富你想得出来吗?”

我惊讶不已。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能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安分守己地卖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再去买她的蘑菇,和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身边还有她这样深藏不露的大富翁。她羞涩一笑,平静地说:“什么富不富的,不过是赶巧了要拆迁。虽然手里有了点儿钱,可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种蘑菇卖蘑菇十几年了,真不干了干吗?天天喝茶打麻将不习惯。再说,我对那些蘑菇都有感情了,从前是为了谋生,现在则单纯地只是为了爱好。看着一茬茬蘑菇长出来,收割,卖掉,再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不是件很幸福的事吗?”

这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有了钱后仍然能坚守自己,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却很少。她不漂亮,也不年轻,但因为这份坚守和这份朴素的快乐,我把“蘑菇西施”的美称,送给了她。

猜你喜欢

  • 是爱人啊,不是提款机

    一个女人的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时,男人也会迟疑是否要一直为她的欲望埋单。钻石王老五想结婚了半年前,新家装修快完工时,Y先生说:“等你和你老公入住时,一定记得要邀请我和我女友过来暖居哦。”看着春风得意的他,我知道来暖居是假,让我们见见他女友才是真

  • 好婚姻,看厨房

    厨房冷冷清清,日子就冷冷清清;厨房进进出出、热气腾腾,日子也就热气腾腾。日子过好了,婚姻也就好了。我有个习惯,去陌生地方,爱去当地的乡野转悠。我喜欢站在高处,远眺那些有烟囱的农舍。遇上饭点,袅袅炊烟升腾,弥漫开,和云朵融合在一起,再飘过参天

  • 一段生死爱情,两段不朽传奇

    爱情枝叶悄然生长1933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的费孝通,考入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跟随俄籍教授史禄国学习体质人类学。一次聚会上,费孝通结识了高鼻深目、有着古典气质的王同惠。她比他低两届,也是吴文藻的学生。他们常常就人口问题展开辩论,被

  • “不放心太太”和“不靠谱先生”

    周末,闺蜜琳和她老公大赵自驾来西安玩。说好在我家吃午饭,可一进门,琳说太累,必须先小睡一会。看到琳疲惫的样子,我非常不理解。她老公开车,她一路睡过来有什么好累的?大赵的答案却让我笑喷,原来琳虽不会开车,但大赵一个人开车她不放心,一路像侦察兵

  • 谁说签婚前协议的,就不是爱情

    一个女读者找我倾诉,她说自己有两套房产,现在考虑结婚了,想跟男友签婚前协议,又怕被人说现实,更怕男友认为自己绝情。事实上,此前就有女读者咨询过同样的问题。那名女读者收入是男友的数倍,想签协议明确婚前财产,以免日后产生纠纷。当时评论区就骂炸了

  • 加个截止日期

    几年前,我和朋友谈论各自的理想,她说想拥有一个带露台的房子,因为她的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说晒太阳都要下楼,种菜的地方也没有,她便想着,要是拥有一个有露台的房子,母亲就可以肆意地晒太阳,还可以在露台上种菜种花。看她憧憬在美好的生活里,我也说出

  • 永远“长不大”的女儿

    1月7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我上了车就斜靠着椅背,准备休息看书。车快要启动时,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7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声惊扰,回头张望。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耳边,是粗哑

  • 赢在拐点

    他出生在北京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煤矿老板,母亲是全职太太,有一个好学上进的姐姐,而他则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15岁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父亲患上重病,每天的住院费高达一千多元,家中的积蓄日日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