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小狐狸的窗户

小狐狸的窗户

收录日期:2025-11-21 04:32:00  热度:10℃
我迷路了,眼前是一片蓝色桔梗花的花田。
一头白色狐狸在我在后面紧追不放,忽然我被他甩掉了,像是看丢了白天的月亮。身后传来招呼声,一个围着围裙的小店员站在一家挂着“印染·桔梗”招牌的店铺门口。我一看就明白了,他就是那头小白狐狸变的。
“我给您染染手指头吧?”
狐狸说着,用四根染蓝的手指组成了一个菱形的窗户,然后架到我眼前,快乐地说:“您往里瞅瞅吧。”在小窗户里,能看到一头美丽的狐狸妈妈。“这是我的妈妈……很早以前,‘啪’地挨了一下。”
“是枪吧?”我问。
小狐狸点点头,又接着说:“后来,也是这样的秋天的日子,风刷刷地吹着,桔梗花齐声喊道:“染染你的手指头吧,再组成窗户吧!”从此我再也不寂寞了,因为从窗户里,我什么时候都能看得见妈妈。”我也染了手指。
在窗户里面我看见了一个从前我特别喜欢、而现在绝对不可能见面的少女。我想付钱,可一分钱也没带。狐狸说:“请把枪留下吧。”他接过枪,又送给我一些蘑菇。
我高高兴兴地往回走。
一边走,我一边又用手搭起了小窗户。这回窗子里下着雨,朦胧中我看见了我怀恋的院子,还扔着被雨淋湿的小孩的长靴。妈妈就要来捡了。家里点着灯,传出两个孩子的笑声,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死去的妹妹的声音。我放下手,我太悲哀了。那院子早就没有了,被火烧掉了。
我想,我要永远珍惜这手指头。
可我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一切都完了。
我一连好几天都在林子里徘徊,但没有出现那片桔梗花田。我再也没有看见那头小狐狸。

猜你喜欢

  • 点睛

    葫芦之乡马连山乡盛产葫芦,山里的家家户户都从事葫芦彩绘和雕刻手艺。每年秋天,乡里还要举办葫芦文化节,把各种葫芦工艺品集中展出。说到文化节,不能不提的是一项传统活动—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精挑细选两个葫芦,请高手匠人分别绘制上龙、虎。而所绘

  • 为尊严站岗

    新建的历史纪念馆门口竖着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请勿携带宠物进入馆内。一个珠光宝气的妇人,牵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手里牵着一只穿红戴绿的小狗,旁若无人地向馆内走去。一位中年保安忙伸手拦住他们,彬彬有礼地说道:“夫人,馆内不准带宠物,请您

  • 潜规则

    机会来了叶豆是局里的副科长,他熬了五年,终于等来“转正”的机会:再过两个月,现任科长就到了“一刀切”的时候,大家私下都说,叶豆当科长,基本上没悬念。这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叶豆跟局长赵大嗓不是一般的交情,两人是一个村子出来的,论辈分叶豆该管他

  • 得饶人处且饶人

    讨债真理俗话说,借钱容易讨债难。四叔前些年借给别人十万块,结果这几年年底去要时,却一次也没见到欠债人,只留下老婆在家,一年还个三五千的把他打发走。转眼又到年底,四叔这回铁了心,不把钱全部讨回来,誓不罢休。正好侄子阿牛想跟四叔学做生意,四叔就

  • 第三个禁忌

    石传灯年纪轻轻,却是个游手好闲、天天做着发财梦的主儿。最近,传灯又想到了一条发财路子:上山打猎。眼下,这山里野味的价格,可是噌噌噌地往上涨。而且这一带黄鼠狼还特别多,这黄鼠狼的皮子从来都是热门货,只要有货,想不发财都难。传灯的父亲老石头,昔

  • 撞镜头

    我在论坛上发了一首诗,配上一帧照片。那照片是茂密的竹林里夹杂着一朵可爱的喇叭花,众网友除了观赏我的图文以外基本没有异议。唯独摄影版的版主墙角梅老师跟帖指出:“竹林边上见到一只箱子?”我随即回复:“嗯,这是我的败笔。问好墙角梅老师!”我回看那

  • 得了大奖要交税

    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就拿手机来说,这个前些年人称“大哥大”的通信工具,如今几乎人人都有,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了。因为它使用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常人见周围人一个个都有了手机,做梦也想有一个,尽管自己已是年过半百的人。在他看来,有生之年再

  • 采风小插曲

    今天,董乡文学的编辑和作者到西闸采风,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去走访村里的老人,下午,我们来到了一位姓郑的大爷家里。郑大爷名字叫郑保禄,今年已经八十六岁,是一位民间艺人,他绘画雕刻,在麻大湖一带大有名气。在过去,他画的灶王爷就有十几个版本,福禄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