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慢性毒药

慢性毒药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0:36  热度:9℃

大学一毕业,我就到南京找男友云了。

云的表舅在南京有家公司,他毕业后一直在那工作,每个月拿1000出头的工资打发日子。我本来也奢望他的表舅主动请我进他的公司,可这位老板连面都不愿见我。无可奈何,我只好自己找了家小小的文化公司,每个月1000元的微薄收入,也算是高高兴兴上班了。

从此,我和云便开始了看似快活的生活,每天下班后便相拥坐在租来的小屋里看电视,从下午6点的新闻到晚上10点多结束的黄金剧场再到深夜的午夜剧场。每天持续六七个小时,我们斜靠在廉价的充气塑胶沙发上,随着荧屏嘻笑哀乐,全身心地感受着荧屏上他人人生的丰富多彩。周末的时候就牵手去逛大卖场,拎回二三十元一件的衣服或其他便宜的物品。虽然关掉电视的瞬间我们也会突感空虚,眼见别人买房买车也会有一时的冷眼也会一时激动感伤,可我们终究是似乎要满足于现状平庸度此生了。

日子就这么无声地流逝了两年。

那天晚上,我们的小屋里一切依旧。正当我们深深沉醉于电视剧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时,那台来自于跳蚤市场的17英寸老式彩电突然“嗤”地喘息一声,然后是一圈白光挣扎着晃了晃便寿终正寝了。我和云四目相对,屋里难得的沉寂。我突然觉得虚飘飘空落落的,对面的老式三门柜镜中是两张麻木、呆滞的面孔。

我逃避似的捡起了沙发下的一本旧杂志翻了起来,那天晚上,我读了两篇小说,两篇散文;云则总结了我们两年来的存款——168 6元。我们第一次彼此苦笑。第二天下班后,我读了卡夫卡的两个短篇和张爱玲的三篇散文,写了一篇500宇的读书笔记,云看了两份报纸后跟我说:“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存一个人的工资吧。”

第五天晚上,我写了一篇小小说投稿到了本市的晚报,云去图书馆听了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的讲座。

第六天是周末,我们没去大卖场,也没去同事家玩牌,而是去了图书馆和书城,办了两张借书卡,买了几本经济和文学方面的书。

第七天是周日,我在家看书、写稿,云则在精读《做一个成功的业务员》。

两个月后,我们的存折上有了3000元,我们没去买电视机,而是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这是我们在一起后新买的第一件价值上2000元的物品。

接下来,我报考了英语补习班,云找了一份做业务员的兼职工作。

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云跑成了第一笔业务,拿到了1600元的提成。

一年后,我发表了100多篇文章,跳槽到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广告公司做了杂志编辑和策划,工资是原先的三倍,云又跑成了六笔业务。

两年后,我做了杂志的主编,有多家报刊的编辑约我写稿,云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并开始良性运转。

今天上午,我们拿到了位于城中理想地带的新房钥匙,下午,我开始构思一个长篇,云计划年底把公司的注册资金由50万元升为500万元。

今天,恰好是我毕业第四年的最后一天。写下这篇文章,感触挺多。四年,对人生来说不算太长。我们的这四年,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两年。转变似乎是因为那台电视机的彻底罢工,可我明白,真正的质变是因为我们的醒悟。生活中有太多的暂时诱惑,也许是没完没了的电视节目,也许是刺激过瘾的电脑游戏,又或者是输赢无常的麻将,它们一点点侵蚀我们的时间,以看上去如此享受的方式,让我们沉迷其中乐不思蜀。它们让蓬勃朝气的生命一点点走向颓废,如同慢性毒药,渗透麻痹我们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抗,而强大免疫力的获得,来源于清醒的头脑描绘出的美好人生蓝图,并为之扎实而行。

暗藏毒素的诱惑无处不在,请记得随时强化自己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 王母娘娘与乞丐

    王母娘娘闲暇无事,和玉皇大帝在天庭花园游玩。突然,一股异香扑鼻而来。大冬天的,这是哪来的香气?玉皇大帝问。这香气好像来自人间,不是天庭花园,王母娘娘说道。玉皇大帝和王母来到南天门,顺着香气向人间观望。在荒郊野外一座破庙里,两个乞丐正在围着一

  • 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大旭,快进屋快进屋。外面老冷了吧……”暖意扑面而来,除了屋子里的热气,更有姥姥的声音和笑颜。我笑着应着,脱下鞋子,进屋与她唠着体己话儿。由于买不到过年间的返程票,一年未归的我决定利用婚假回东北看老人,妻子体贴地答应了。冬天的吉林天黑得特别

  • 欺骗来的爱

    他经营着一家效益还不错的面馆,每天早早就要起来给她做好早饭,然后去市场卖菜,风雨无阻。相比之下,她很清闲,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早饭和午饭一起解决了,然后梳妆打扮,出去打牌,也是风雨无阻。他们从不争吵,不是因为他们的感情特别好,是因为他们

  • 雪中的痕迹

    小柳村的冬天特别的冷,一入冬大雪便连下几天,把个山呀、树呀、路呀、都铺上厚厚的白雪,人走上去吱呀吱呀地响,所以每到夜幕来临的时候,家家炊烟四起,关门闭户,几乎没人出来行走。可不知道啥时候,小柳村时兴起打麻将,这东西吸引了不少夜不能寐的男男女

  • 鲁子荣怒打小白龙

    明朝正德九年,广西桂柳一带有位富商名叫万陵广,效仿信陵君,广结天下人,门下门客甚众。门客三教九流,多数门客混吃混喝,万陵广也不在意,只当做招揽人才的一种手段;能人异士多也来投靠于他,有落难来投靠于他的,万陵广总是大方款待,而他们也尽力为万陵

  • 史上最没底线的荒淫皇帝:母后都没有放过

    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继承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政权更迭频繁。期间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败类。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一位乱世英雄,他跟刘备一样自称刘氏宗亲,也跟刘备一样买鞋为生。从军以后从一名小卒做到了开国皇帝,辛弃疾词中赞道:想当

  • 后宫秘闻:假太监没净身就入宫与贵妃同睡

    刘克明是唐朝大宦官的养子,年龄和当时的太子李湛相仿。他长得细皮嫩肉,英俊帅气,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白脸”,而正好也符合了太监的那种“伪娘”气质。因此,靠着这种先天的优势,以及干爹的势力,刘克明根本没有切掉自己的小弟弟就进了皇宫,成为了

  • 卖米者的境界

    在浙江永嘉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孩子辍学了,为赚钱养家糊口,他决定用所有积蓄开家小的米厂,厂店合一的那种。100公斤稻谷打出的米少,颜色就好,质量就高,所以买米的人不管路有多远,都愿意到小米厂买米。稻谷打出的糠多,意味着糠里面就有好多的小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