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感动“普利策”的母亲

感动“普利策”的母亲

收录日期:2025-11-21 06:17:47  热度:9℃

2007年4月,第91届普利策奖中的特写摄影奖授予了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蜜蜂报》的摄影记者雷内·拜尔。在她的黑白镜头里,一位单身母亲和她死于癌症的儿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普利策评委和民众的心。

从2005年到2006年夏天,拜尔用手中的相机,忠实记录了辛迪整个家庭与癌症搏斗的经历,他们的不幸和不幸中的坚强。

“没什么可以阻止我”

相依

为了全天候地照顾孩子,辛迪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可是仍然要负担全家的房租、帐单和德里克的医疗费。“我一定要让儿子活下去,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辛迪希望奇迹发生。

医生们建议,提取德里克的健康骨髓培植干细胞,再对他进行干细胞移植。虽然这只能提高10%的存活率,但别无他法。辛迪只能抱着这线希望。

要照料其他4个孩子,要挣钱养家,要治好德里克……辛迪突然间感到手足无措。不得已,她在钱包里、汽车上、厨房的墙上挂满了日程安排。可是一天之中,最让她头疼的是怎样使儿子跟她去医院。

“今天没什么可以阻止我”,辛迪暗暗发誓。但去医院之前,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给德里克吃药,还要给美国癌症协会打电话,申请加入协会;要给孩子的中学打电话,因为她的另外3个儿子最近常旷课,学业落后;她还打算烤些糕点,送给德里克的医生和护士们,当然还有那些候诊室的病人。

怎么来完成这一切呢?她大声地问自己。还不能因为德里克忽视了其他家庭成员,她有什么别的选择吗?还有辛迪的男友杰夫,可能这个圣诞节她无法与他共度了……理清繁杂的思绪,辛迪果断地抓起桌上的车钥匙,朝戴维斯医院出发。

“千万别把我儿子带走”

在医院的放疗诊室外,辛迪看着瘦小的儿子蜷缩在床上。医生们控制着放疗仪器,试图用放射线抑制正在变大的肿瘤。德里克有些僵硬地躺着,肚子上插满了白色导管,当红色的放射线照射他的腹部时,他嘴唇紧抿。

辛迪屏住呼吸,希望德里克能配合治疗。她知道放疗会让儿子的胃翻江倒海,这种感觉令他痛苦不堪。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的一角,德里克无声地啜泣着。“我为什么要忍受这一切,妈妈?”辛迪停下车,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试图从圣经人物约伯的身上寻找灵感,“约伯失去了健康、财产和家庭,但仍然忠于神,”她对德里克说,“神会赐福你,会为你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说着,她伸手抱住了儿子。

圣诞节后3天,母子俩又来到了戴维斯医院。专家打算把健康的干细胞从德里克的大腿骨中注入身体,但前提是其他抗癌手段要同时进行。这样,德里克的体内才会生长出健康的骨髓。然而,反复的治疗已经让德里克不信任大夫了,他认为一切治疗都是折磨。

“为何让他们对我做这些事,妈妈?”他一遍遍地问,“这都是你的错。我恨你,你根本不关心我的想法”。他甚至威胁说要报警,告诉警察妈妈虐待他。“我在尽我所能,但你得帮我,这也是帮你自己”,辛迪一遍遍地安慰德里克。

医生说,即使德里克配合治疗,干细胞移植也无法保证能挽救他的生命。移植后稍有意外,遭到感染,后果都是致命的。辛迪的心一下子跌进深渊,她垮了下来。几个月的奔波、劳累,只因为有一个希望,就是为了干细胞移植。而现在,这个目标似乎那么遥远。她第一次想到,德里克可能真的会离她而去,这个想法令她不寒而栗。

德雷克似乎感觉到了妈妈的悲伤,试图安慰。

晚上,当德里克蜷缩着入睡时,辛迪对着十字架跪了下来,肩膀抽搐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主啊,请你保佑我。我愿意做任何事,千万别把我的小儿子带走!”

2006年2月,辛迪躲在医院候诊室的一角流泪。德里克又拒绝接受放疗,止痛药已失去效果,放疗让他难受得死去活来。他什么也吃不下,体重一周减少了4磅,瘦得完全变样,离不开轮椅。40岁的辛迪更是明显苍老,接下来的3天里,她几乎没有睡过觉,因为疼痛使德里克常常哭醒。

辛迪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就像反复在伤口上撒盐。我已经坚持不住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在安乐死协议上签字

当黑夜来临,家里一片寂静,德里克和辛迪并排躺在床上聊天。他告诉母亲,他为自己有时候的任性道歉,他憧憬着回到学校,希望有朝一日能考到驾照。他说,如果死了,他很怕会孤独地呆在天上。这时,母子俩将手指交叉在一起发誓,他们永远都爱对方,永远都是对方的守护天使。聊着聊着,德里克睡着了,辛迪就满足地看着他,呼吸—起一伏

辛迪意识到儿子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拿到驾照,不顾破坏交通规则让儿子开一回车

只要德里克开心,辛迪就觉得生活还是充满希望。虽然,银行的账户空空如也,家里的冰箱里除了一盒牛奶几乎没有别的。那天,如果不是一个朋友慷慨解囊,领着她去了廉价商店,她都不知道拿什么来为德里克庆祝最后一个生日。而这个生日,她称作“德里克的生命宴会”。德里克所有的好朋友都来了,久违了的笑容又出现在儿子脸上。

2006年5月的一天,经过几天歇斯底里的嘶喊,病床上的德里克虚弱地一动不动。就在前一天夜里,德里克睁着已经失明的眼睛对辛迪说,“妈妈,我爱你,请终止我的痛苦吧,让我死吧!”在医生的劝说下,终于,辛迪颤抖着手,在安乐死协议书上签了名。

当医生把药剂注入德里克体内后,辛迪突然像抱婴儿那样抱起德里克,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着他渐渐消失的生命。她指着一张CD对大儿子说,“放第14首歌曲———‘因为我们相信’”。旋律响起,辛迪低声吟唱,如唱催眠曲,“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么一天,我们独自离开,奔向那光明未来……”她亲吻着儿子的额头,泪水不断溅到他脸上。“现在好了,宝贝”,她喃喃道,“我爱你,勇敢的孩子。我爱你……”7个小时后,德里克走了。

2006年5月10日,儿子离母亲而去。

辛迪还和律师签了一份合约,成立了一个名叫“德里克愿望”的慈善组织,专门为其他癌症患者的家庭提供资助。“我永远把儿子的记忆留在心中,提醒人们给予家庭时间、精力和支持,就像我们一样。”辛迪说。

猜你喜欢

  • 老马和小马

    老马和小马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上,有一匹名叫老马的马和一匹名叫小马的马,它们是当地村民的宝贝。老马,如同其名字所示,是一匹年老的马,已经陪伴着村民们走过了许多年。而小马则是一匹年轻有活力的马,一直陪伴在老马的身边,它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从未有过的刺痛感让它全身一颤,狐狸不禁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嚎叫。它正奋力地逃离一只猎狗的追捕,却不幸踩空,掉进了一口深井里。井底昏暗潮湿,狐狸努力寻找着一丝出路的希望。而就在这时,它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道阳光的光束。抬头一看,

  • 寡妇与母鸡

    寡妇与母鸡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寡妇。她的丈夫在几年前不幸遭遇事故去世了,留下了她和他们的儿子。寡妇努力地养活自己和儿子,但是生活依然十分艰辛。她只有一亩田地,收入微薄。然而,尽管如此,她仍然希望能给儿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有一天,

  • 徒劳的寒鸦

    徒劳的寒鸦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寒鸦,它的羽毛漆黑如墨,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寒鸦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谷中,它聪明而勇敢,是众鸟之中的佼佼者。然而,尽管寒鸦拥有如此出色的品质,却总是感到孤独和无助。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谷中的时候,寒鸦就开始

  • 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

    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从山谷里传来阵阵嗷嗷的狼嚎声,屋顶上的小山羊惊慌地抬起头,远处的山丘上,一只凶狠的狼正凝视着它。小山羊心中升起一丝恐惧,但同时也有一种不服输的勇气涌上心头,它决定立即行动,否则将会身陷险境。小山羊满怀勇气地蹦跳着,来到屋

  • 山震

    山震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这是一个宁静而平和的早晨,人们习惯了这样宁静的生活,不曾想这一切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震打破。位于群山之间的小镇,素来以山清水秀而闻名,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赋予。然而,自从上个月开始,这个小

  • 善与恶

    善与恶人类世界中,善与恶是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善与恶之间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善意与仁爱,带来了和谐与友善;恶意与恶行,却带来了破坏与悲伤。这两种力量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们时刻面临选择善良还是堕落。对于善与恶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

  • 老猎狗

    老猎狗是一个年纪已经很大的狗,但它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狩猎技巧和犬类智慧。经历了许多年的打猎,老猎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它的主人称赞它是最好的猎狗之一,每次带着老猎狗出去打猎,总能带回很多猎物。老猎狗的毛色已经渐渐变成了灰色,它的眼睛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