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沉的船

不沉的船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4:01  热度:9℃

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出院。我说好吧,那我就去看他。“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

今天在一些健康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得纯真而快乐。可是她的重负是外人很难体验的,她是一个文学编辑,也做翻译,这是费心力的工作,家里还有“那史”这样一个病人——他每周都要做几次肾透析。有的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许会愁眉不展,希米却依然乐观豁达,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读过她翻译和编辑的书,我知道她身上拥有一种哲学的力量。她的心灵与“那史”—祥宁静而美丽,那是一个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那里绿草如茵、碧水潺潺,超越了世俗的一切尘埃,是宽广而辽阔的天地……

与希米说着笑着,穿过门厅,来到卧室,我看到了“那史”。他依然宽厚地微笑着,就像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他一样,他正倚着被子坐在那里。他跟我握手,那手有点热,有点绵软。我让他躺下,他不干,非要坐着说话。与铁生聊天一点也不用拘谨,他的话语就像他的模样朴实而亲切。他说,你知道最近有媒体说我病危了,我这不又好了。我笑了说,我知道你会好的,有一位女作家跟我说过,这叫“沉船不破,破船不沉”。经常生病的人反而能扛过去呢!

铁生说,海迪你还是再呼吁一下安乐死吧。我说,天啊,现在不行,因为牵扯的问题太复杂了!

这时我看到墙上的一个镜框,黑白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他们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他们手牵着手,表情天真又稚气。你猜猜他们是谁?铁生问我。我说我看出来了!这正是他们一童年的铁生和希米pt∞p把他们永远连接在一起了,还有他们的手和心。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忽然有点伤感,真希望他是健康的,生活得长长久久,与他心爱的人。

我想起去年来看铁生,他给我一本诗刊,里面有他写的十首诗,其中有一首叫做《希米,希米》。他写道:希米,希米,见到你就像见到家乡,所有神情我都熟悉。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藩篱……这黑白照片凝固着当下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让物质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褪去了颜色。

铁生忍耐着许多男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得从容。在那个简朴温馨的小屋里,我们聊了很久。临走时,我对他许下一个诺言;也许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但是铁生笑了。我对希米说的还是一句话,让“那史”好好林息啊!

新的一年,绿的春天,冰雪就要融化,不沉的船又要起航了……


猜你喜欢

  • 谁是冠军

    谁是冠军和谐社区举办趣味书法大赛,居民们都踊跃参与,最终决出了三位决赛选手。主办方别出心裁在赛场内放置了一个分贝器,获得最高声援的人获得冠军。决赛是自由命题制的。第一个出场的是刘老师,他离休前是美院教授,这比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三个手指捏田

  • 阿木考试

    阿木考试阿木快四十岁了,人很木讷,虽然上过四年小学,但那四年始终读的是一年级。因为,他天生不是上学认字的材料。今年,阿木想考驾照,这下可吃苦头了,因为交通理论考试是用计算机答题,显示屏上生成的那些试题,别说是作答,字他都认不全。就这么连续考

  • 楼上的音响声

    楼上的音响声小红搬了新家,每天清晨楼上都会传来恼人的音乐声。小红为此很是恼火。这天一早,小红又被震耳欲聋的声音吵醒,她气愤地来到楼上敲门。开门的是一位大叔,小红非常惊奇,问:“您这么大年纪还跳迪斯科?麻烦您把声音调低点。”大叔笑容灿烂,但拒

  • 笑话:对联

    笑话:对联甲乙二人在乘火车,甲突然对乙说:“你有没有发现,这车上的售货员推着小车走来走去,总是喊着一副对联。”乙好奇地问:“啥对联?”甲说:“你听,上联是—香烟啤酒矿泉水烤鱼片了啊,下联是—白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了啊!”乙一下子乐了,问:“那

  • 餐桌文化

    餐桌文化阿P学历不高,没读多少书,可造化难测,世事弄人,星移斗转之际,他偏偏当了个文化局的副局长,这个职位,没文化咋行?阿P脑瓜子好使,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他隔三岔五地琢磨出个新词,人前背后,会场酒桌,到处炫耀,显得自己很“文化”。最近,阿

  • 如此孝顺

    如此孝顺老李头三十岁才得了个宝贝儿子小李,对他那叫一个百依百顺、娇生惯养!这不,小李都大学毕业六七年了,还窝在家里做“啃老族”,就靠着老李头那点子微薄的退休金混日子。不但如此,小李对父亲很骄横,动辄大吼大叫、挖苦讽刺。一天,小李在网上发现了

  • 汤姆玩穿越

    汤姆玩穿越汤姆是个美国大叔,从小就非常喜欢中国。自打两年前来到中国,更是对中国依恋得一塌糊涂。不久之前,汤姆学会了玩穿越。在去了几趟明朝和清朝后,对中国文化崇拜得五体投地。这不,他刚从康熙年间回来,顾不上旅途辛苦,就约了大刘等一群中国朋友,

  • 要钱不要命

    要钱不要命从前,有一天,一位县令正在大堂上打瞌睡,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击鼓鸣冤,于是便命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来。进来的是一位民妇,她跪着哭诉说:“大人,民妇今早想回娘家去,不料在路上被人抢劫,我死命搏斗,不想被捅伤臀部,钱财被抢。”县令深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