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阿子营仙人洞“穿越”之谜

阿子营仙人洞“穿越”之谜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5:02  热度:9℃

一条狗,上午在澄江县西北隅的梁王山坠入山洞消失,下午却在昆明阿子营乡马军村附近的大石崖山上被发现;一游客误入大石崖山洞,两天之后才从里面走了出来,称“里面有石碗、石筷,还有石田,长满了麦子,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一条狗为什么那么短的时间内从梁王山“穿越”到50公里以外的大石崖;一个没有人迹的山洞里,为什么又会有石碗、石筷?近日,我们进洞一探究竟,而当地人得知我们探洞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瞪大了眼睛:你们真的进去了?

传闻 洞里可以借到碗筷

在阿子营马军村,提到有石碗、石筷的山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墙角坐着晒太阳的储奶奶提起山洞,像打开了话匣子:“这个山洞啊,可好了,可以借出好多的石碗、石筷,谁家要办喜事、谁家死了人,请客时只要碗筷不够用就可以去山洞借呢。”

据储奶奶说,山上的石洞名叫仙人洞,要是村里的人谁家要宴请亲友,只要找到这个洞,在洞口给仙人上炷香,拿一张纸条写上要借碗筷的数量,再将纸条压在洞口的小石头下,第二天就可以在洞口得到自己所借的碗筷。“这个石仙帮助过很多人,大家家里困难的时候都上山求过石仙,但是后来村民让石仙生气了,再也借不出碗筷。”储奶奶说小时候跟自己的母亲上山借过碗筷,不过却毫无收获。“都怪那些坏人,仙人都把碗筷借给他们了,他们要按时归还啊,借走了就不还,光借不还,神仙也会生气的!”

而后来据进过山洞的人说,在洞里看见过好多石碗的碎片和放在石台上残缺的石碗。“你看,神仙生气了,宁愿打破也不给不讲信用的人了。”储奶奶说。

当我们询问储奶奶仙人洞在哪里的时候,储奶奶一抬手,“前面,村口那里”。可是我们记得在村口,只有一座笔直的山,想要爬上去都很困难,怎么会有洞呢?等我们到达村口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小学生告诉我们,洞就在山上。

烧香 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村民说要想进洞,电筒必不可少,因为“洞很大、很长,里面也很黑,没有人真正将其走通过。”这不由得让人心里一阵发憷。

等我们匆忙回到村里将手电筒配备齐全回到山脚下时,一辆从昆明市内开来的轿车也停在了山脚下,车主说:“我们是来找这里的‘倒掉裸裸’,传闻可以保佑生子,而且很灵。”听村民介绍,“倒掉裸裸”是洞口处天然形成的巨石,酷似人的形状,脚朝上头朝下,从村子的祖辈那里就传说可以向“裸裸”求子,十分灵验,但是后来在破四旧中被人为损毁,只留下脚部的形状,不过前来烧香的人依旧不断。

仙人洞直径一米,呈不规则的圆形,虽然洞外是干燥、微热的天气,但在洞口就能感觉到从洞内吹出的阵阵略带湿气的凉风。猫腰钻进,只见在洞口的边缘随处可见一尺长的香,或燃尽或保存完好。跟我们一起进洞的村民说,即便是传说不再灵验但来祭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进洞 被黑暗吞噬如迷宫

沿着洞口的缓坡向洞内走,进到一个顶部距地面两层楼高、洞腹直径在7、8米的石厅,而脚下形状百态的石头成为天然的“石毯”,顶部吊下来的各种“石笋”或像富丽堂皇的水晶灯,或像一泻千里的瀑布景观。从洞口射进的阳光可达5、6米的距离,而后面便是无尽的黑暗,没有一丝一毫的过渡阶段,仿佛射进的阳光突然便被黑暗吞噬。

我们同行的三个人打着两把电筒便向山洞的深处走去。石厅的长度在10米左右,在石厅的末端一面石墙将路堵住,仅仅在石墙的中部有一个离地面半米左右,可弯腰穿过的洞。扶着石墙,我们勉强穿过石墙,走过一些高高低低的天然台阶,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洞穴两旁的石壁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岔洞,从顶部垂下的石笋和岔洞配合,仿佛一张张长满獠牙的血盆大口。

随着进洞深度的延长,眼前的景观越来越奇怪,有些石笋在电筒光源的照射下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表面也开始粗糙起来,如同沙粒般;地面上还有鸟类的粪便,而且数量十分的密集。越往里走,脚下就越泥泞,踏上去就像踏在糯米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在这石头的世界里,石头的造型千姿百态,有的像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有的像恐龙的头部。有些石笋出现人为破坏的痕迹,还有大大小小的切痕。

我们往洞的深处大概走了四五百米用了近40分钟。对于村民所说的石碗、石筷,在洞中深处,的确有类似的形状。最终因为时间原因和空气中的怪味,我们决定原路返回,到马军村村委会询问情况。

解释 大自然筑成奇特溶洞

听说我们刚从仙人洞里出来,马军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很吃惊:“你们的胆子太大了,知不知道以前有人进去了,两天后才走出来,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里面大洞套小洞,像迷宫一样!”

村妇联主任张翠莲说:“那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但是现在基本已经荒废。”而荒废的原因,则是许许多多的人进洞盗窃那些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拿到城里当做假山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洞里会有许多切口。

当问及仙人洞究竟有多长时,工作人员有些犯难,据他所知,还没有一个人真正走通过,“只是听老人说和梁王山相通,也的确有过狗从梁王山掉下去,在我们这里被发现的事情。洞长直线距离应该在10公里吧。”

那石田里真的长有麦子吗?工作人员道:“其实只是一些动物在外将牛茅草的种子粘在身上带了进去,洞中有水,气温也不算太低,所以就生根发芽了。”

盘龙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田凡表示,已经将仙人洞作为历史遗址申报给了上级部门。

猜你喜欢

  • 临渊羡鱼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整个词语的意思: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也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就叫

  •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古汉语中的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出自应劭《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劭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r

  • 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

  • 白面书生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着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

  • 白头如新

    邹阳,西汉初时齐人,最初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着称。吴王谋反,邹阳谏而不听,于是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邹阳为人有智谋才略,慷慨不苟合,因此遭到羊胜、公孙诡等人的妒嫉。他们在梁孝王面前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生气地把邹阳交给掌管法律的

  • 为虎作伥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来到一座佛寺,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非常热情,坚决要马拯留下来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刚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

  • 中饱私囊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他执掌晋国朝政大权后,勤政爱民,体谅百姓疾苦,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他却不善于约束手下官员。有一年,国家财政吃紧,赵简子派税官去征收赋税,这可是个大捞一把的好机会。临行前,税官还是假惺惺地问赵简子:请您指示一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