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 揭画

揭画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0:40  热度:10℃

聊城市中心南侧,有十几家画廊,专卖文房四宝和字画,有不少人来此淘宝。这里领头的是“野渡无人”画廊的店主郑重。别看平时数这儿最冷清,可郑重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画友会。画界的朋友,淘宝的商人都聚到这儿,买的卖的,评画说字,可热闹啦。

这年三伏天,郑重坐在画廊里热得直冒汗,正打算要洗把脸,就见店外进来一个人,一口的外地口音,说是要见郑重,郑重看看不认识,估计是出货的,便连忙客气地让座、上茶,然后轻言道:“我就是郑重,先生您—”

那人说:“噢,郑老板,您看这画怎么样。”说着,从身边拿出一个报纸包,慢慢打开,郑重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又打量一下来人。他怎么也没想到,此人竟有我国着名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的画《舟眠图》,这可是傅大师上世纪四十年代金刚坡时期的作品,现在市价已经开到七十万。

“野渡无人舟自横”,郑重心里嘀咕了一句,心想:自己的野渡无人画廊来了一幅《舟眠图》,难道真是天意吗?他稳了稳神,拿出放大镜,足足看了十多分钟,轻声说道:“你开个价吧?”“三十万!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郑重觉得这个价格不算高,为慎重起见,他再次拿起放大镜,又足足看了二十分钟,最后一拍桌子,说:“就这么定了。”接着,就取钱付钱,银货两讫。

等那人一走,郑重立即让伙计关上门,然后,开灯细看起来。他越看越高兴,当即打电话给小孙,请他来喝酒赏画。这小孙,虽然今年三十岁不到,但品画的眼光甚是刁钻,是郑重的忘年好友。没一会儿,小孙就赶来了,看过画后,也确认是真品。突然,小孙一拍脑袋,说:“郑大哥!明晚我们带画去黄城根看一个人……”

真假莫辨

第二天日落西山,郑重和小孙一起去黄城根拜访收藏界的前辈丁老,丁老可是个高人,家中专收齐白石的字画,坊间流传,像傅抱石、齐白石等人的字画,他闭着眼睛凭气味就能断明真假。可越是这样,郑重心里越不踏实,就怕自己手里的画有问题。

好不容易进了丁老的家门,客套一番之后,郑重便把画打开,移到丁老面前。

丁老看后,先是一愣,然后神情凝重地问道:“这画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当他听郑重说了画的来历后,没吭声,又细看了一会儿画,然后把脸转向窗外。

郑重见状,心惊了,头上冒汗了。小孙也忍不住了,着急地问:“丁老,您看这画……”丁老说,是真的,但他的脸色却依然很沉重。

郑重一听急了,小孙也急了,说:“丁老,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丁老转过身说:“这画就值十万、八万,还得要碰到买主。”郑重一听,晃了几下,小孙一把扶住了郑重,然后说:“丁老,您可别开玩笑,郑大哥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可受不了这个。”

丁老说:“我从来不开玩笑,这事也能开玩笑?”小孙问:“那这画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丁老说:“这个也许你们不懂,这是揭画。”

郑重一听揭画,当时就愣住了。他听说过揭画,高手可以将一张画作一层一层地揭开,一共可揭到七层,最绝的每一层都可以独立成画。当然揭画的风险很大,如果揭不好,这画就败了,落得个一文不值。

丁老见郑重还在发愣,就接着说:“这张画是真迹,这没问题,但这是揭画,揭的是第二层,从揭的程度上来看,不只是揭了两层,看来高手出现了。”郑重一听,顿时就倒在了地上……

郑重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自家的凉床上了,小孙在身边安慰说:“郑大哥,你别着急,丁老不说还能卖十万块吗?”郑重说:“这画不能卖,我要的是脸面!”

第二天,郑重就关闭画廊养病去了。

萍海寻踪

几天后,丁老竟登门拜访。他赞扬了一阵郑重注重名节、不贪钱财的品德后,叮嘱郑重千万别一生气把那画毁了。丁老说,他有办法让这画复原。他告诉郑重:他们家有祖传的揭画技术,但能揭到七层的,到他这辈只有两个人会,除了他,还有就是他的表哥钱榆。因此可以怀疑这幅画是钱榆做了手脚。

郑重急着说:“那我们还不快找他去?”丁老摇摇头说:“这老头行踪飘忽不定,很难找到他。”见郑重一脸的沮丧,又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帮你找到钱榆的。”

两个多月后的一天,丁老来电,让郑重和小孙过去,见了面,丁老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给了他们一张纸条,然后就关上了门。两人一看纸条,上面写着:钱榆在沈阳宾海画廊。

郑重和小孙一商量,事不宜迟赶紧坐飞机去沈阳,不料找到沈阳宾海画廊时,钱榆已经走了,他们在画廊看到了一幅《舟眠图》,细一看和郑重手里的那幅一模一样,看样子也是揭画。他们赶紧与丁老通电话,丁老要郑重出价八万,把那幅画收下,并告诉他,快去长春,他估计钱榆一定去了长春。

郑重和小孙马不停蹄赶到长春,找了两天也没找到钱榆,但在一家画廊里又见到了一幅《舟眠图》。

郑重和小孙终于摸清了钱榆的路子,便一路跟踪追了下去,可是他们跑遍了东三省,总是见不到钱榆,却找到了六幅一模一样的《舟眠图》。

这天,丁老打来电话说:“你们回来吧,钱榆手里那张画不会出手了,他已经知道有人在收画了。告诉你们吧,只要收到七张画,我就能让它复原,可以卖八十万。钱榆真是狠呀!他把每张揭画以三十万卖出,然后让另外一个人花十万买回来,真是太聪明了,不过,郑重,你手里的画是揭的第二张,记住了,钱榆会想方设法把你那张画搞回去的,你一定要拿住了,如果没有第二张,他就无法复原。”

郑重回到家,就等着钱榆派人来收画,可是这一等就是半年,愣是没有人问起他的那张揭画。郑重到这时,才慢慢醒悟过来,自己倾其所有花三十万买下《舟眠图》,实际上是上了人家的圈套,钱榆是绝对不会再来收回这幅画的,因为光这七张揭画他就卖了两百一十万,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冒着风险把揭画收回去。郑重坐在家门前的椅子上,思前想后,不禁老泪纵横,他打算再过个三五天就把店子转让了,然后回老家了此残生。

意外收获

这天,郑重心灰意冷地把那张《舟眠图》揭画拿了出来,打算毁掉。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那人不声不响,竟大大咧咧地坐到椅子上。郑重回头一看,是个陌生人,就说:“请便吧,从今天开始,‘野渡无人’就真的无人了。”那人笑了一下,说:“我看不见得,你手里不是有件宝贝吗?”郑重一愣,说:“不要开玩笑,老朽承受不起。”那人站了起来,说:“你那幅《舟眠图》,我买下了,三十万。”郑重顿时一愣,半天才说:“我马上就要毁掉了,那是一幅揭画,不能再坑人了。”那人说:“我知道是揭画,而且是二揭。”郑重又是一愣,说:“这事让我考虑一下,明天你再来吧!”

那人走后,郑重马上叫来小孙,小孙一听,说:“机会来了,你千万不要错过了!”小孙顿了顿说,“不过这画你得再多要二十万。”郑重一愣,说:“行吗?”小孙说:“这个人有可能是钱榆让他来的,我估计没问题。”第二天,那个人准时来了,当郑重开价五十万的时候,那人犹豫了一下,很快答应了,说晚上来取画。

郑重送走那人,心里这个高兴呀,他弄了两个菜和小孙喝上了。他们正喝得欢时,小孙告诉郑重,《舟眠图》已经在网上炒起来了,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万了,并说在下个月金秋画展中展出、拍卖。郑重呆了,说这绝对不可能,这幅画就是复原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何况一张还在我这里呢!小孙眼睛亮了,说:“郑大哥,我明白了,这事肯定有人在后面操作,我们可以把画价再提。”郑重说:“别是什么套吧?”小孙说:“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钱到手,再大的套也和咱们没关系。”

晚上,那人来了,他见小孙在场,就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把两包用报纸包着的钱放到桌子上,然后坐下来。这时小孙开口了:“郑老师说画不卖了,这事太坑人,他认了,我劝到现在也劝不动。”那人又从包里拿出十万块来,说:“就这么多了。”

郑重点了点头,把画递到了那个人的手里,那人拿了画就走……

欲擒故纵

不久,郑重消失了,一个月后,金秋画展如期开展,那幅《舟眠图》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那里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人,几乎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他们在品评着那幅画。小孙也凑了过去,他一看,不禁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舟眠图》竟然完好如初,根本就看不出被揭过七层。灯光也打得恰到好处,小孙再仔细看,一下就呆了,在《舟眠图》的下面,有一个小标签,上面写着此画已售,四百二十万。

就在小孙发呆时,只见丁老和一个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过来。他听到丁老叫那人表兄,心里顿时明白过来,丁老旁边的人就是钱榆。他气坏了:原来设套的竟然是这两个人!小孙“腾腾”两步走了过去,丁老也看到小孙了,乐呵呵地把他扯到一边说:“老郑没来吗?”小孙说:“你还有脸问?你竟然拿他当托手!”丁老忙低声说道:“你跟老郑解释一下,当初那张揭画卖给了他,确是我和表兄一起合计的,不过,我们并没有坑人,我们卖了画,都是按着原价收回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现在不是时兴炒作吗?我们是怕这揭画的手艺失传,所以特地安排这么一次炒作,现在揭画已经得到了社会认可。这次老郑受了不少罪,所以那张画我给了他六十万。老郑也挺让人敬佩的,只是这最后,竟然要了这么多的钱……”小孙的火已经上来了,说:“你可真够聪明的,不过,你想过没有,揭画这个手艺从来都是骗人的,它一点好处也没有,我看你这个手艺不传也罢,省得让更多的人家破人亡!”

就在这时,进来一个人,手里捧着一大包东西,交给了丁老,丁老打开一看,竟然是三十万块钱,里面还有一张纸条:“还你三十万,我只拿了我应该拿的,不过我还是劝你,做人还是与人为善比较好,一会儿会发生一件事,算是对你的教训吧!”落款是郑重。

丁老一下冲出去,但他没找到郑重,却发现大厅里乱了起来。丁老急急走了过去,只见《舟眠图》已经慢慢龟裂成了网纹状,而且开始一点点地剥落,变得面目全非了。丁老愣了很久,突然狂笑不止,道:“归于天道,归于天道!”

画展当然关门了,《舟眠图》消失了。丁老知道是郑重弄的,他在第二张揭画上动了手脚,用画界失传几十年的“老龟寿尽”手段,毁了这个骗人把戏……

猜你喜欢

  • 灭掉灯,有时能看得更清楚

    有几个人坐着渔船出海钓鱼,他们凝神垂钓,眼看天就暗下来了,于是慌忙准备打道回府,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海潮流向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方向。在一片混乱中,天完全黑了,倒霉的是还没有月亮,他们拼命地打着灯想要搞清楚方向,但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

  • 先幸福后成功

    人生而追求幸福,应该是普遍的真理吧。但人们往往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那幸福一开始也被错误地定义为“我的快乐以及我的幸福”。但不幸的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独享的快乐与幸福。快乐与幸福,绝不是仅仅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没有朋友分享的快乐,没

  • “人们说”与“自己想”

    白晓东有幅漫画,颇耐思考。漫画上一个背着大大行李包的人沿着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向前飞奔,后面几个人张着圆成了饭碗般的嘴巴,似乎在喊着什么。漫画下边的文字云:“当你走一条自己的路时,人们往往说你走错了。”人自然不能完全不在乎“人们说”。比如,

  • 优等的心,必须坚固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重黑暗;有的心

  • 别让人生输给心情

    人们面对诸多困境,是否能够看得开、想得开,与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便会平心静气,乐在其中。保持这种心境,在面对困难与难题的时候,就会树立起战胜困难与克服困难的信心。《菜根谭》中说:“疾风怒雨

  • 一双鞋的哲理

    有没有想过,从鞋子也可以看出这么多哲理……一双鞋,在地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所以,你待在什么地方很重要。一双鞋,只有合脚并且合意了才能卖出去。所以,沟通了解很重要。一双鞋,少了一只,是不值钱的。所以,另一半很重

  • 你的形象就是名片

    父亲是一名泥瓦匠,每天在劳务市场等活干。每年假期,我都要随父亲去干活,一来为父亲添把力,二来可以锻炼一下自己。劳务市场里,各种各样的工种都有,都等在那里,也就有了等待中的千姿百态。有的几个人坐在一起,把帽子往后一拉,坐在那里打牌。有的几个人

  • 拒绝,也是一种挽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平凡朴实的母亲,名叫格蕾丝,她带着自己年仅3岁的儿子随着逃难的人流艰难前行。那时,格蕾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东西了,早已饥肠辘辘、头晕眼花、疲惫无力了。她不时地摸摸藏在内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