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简介 李经迈最后怎么死

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迈简介 李经迈最后怎么死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0:45  热度:8℃

李鸿章是晚清末年重臣,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后世将其与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三人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有三位儿子,但是亲生的却只有两位。早些年李鸿章没有儿子,所以他哥哥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后来李鸿章41岁的时候生下亲子李经述,53岁的时候又生下下儿子李经迈。

李经述从小被父亲寄予期望,但本人在政治上成就不高,精于诗歌,以孝闻名于世。而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则比自己的哥哥出名一些。本文给大家讲的就是李鸿章53岁所生小儿子李经迈的故事。

《合肥李氏宗谱》中并没有记载李经迈的科考情况,但有说他入朝为官。特赏主事。特赏员外郎,在工部都水司行走。赏戴花翎,以四、五品京堂用。特旨以三、四品京堂候补。特赏头品顶戴。

这些特赏、赏、特旨其实就已经说明了李经迈的入朝为官,不是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考中后为官的。

很明显李经迈头顶上因为有李鸿章这么一位厉害的老爸,就算不参加科举考试,朝廷也会给他优待。只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真是至理名言。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李经迈任奥地利的大臣出使奥地利,当时他只有29岁,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外交官了。

光绪三十二年,李经迈受光禄寺卿。次年因为其母赵氏生病,李经迈上书请求归国,于是回国先后担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宣统二年,李经迈曾随贝勒载涛出国考察陆军。

宣统三年,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李经迈在清朝混的风生水起,清朝灭亡之后他的日子也并非大家想的那般难过。

李经迈本人与英国关系不错,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就是由他同英国大使馆协商聘请的。据说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清朝政府和北洋政府向英国借款,都是李经迈从中磋商。每次借外款,李经迈所得回扣都在两百万之上。

能得这么多回扣,李经迈又懂得经商,所以就算没有当官,日子也过的十分富庶奢华。轿车洋楼这些都不说,他个人还有私人轮船和汽艇。

他用好几间房子专门储藏他的藏品,书画古董俱都价值不菲。听说门口一张地毯,就让客人惊讶不已,因为那是一整张白老虎皮。

1917年,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假借调停为名,率领辫子军入京。入京不久之后,他就发急电邀满清遗老入京,拥护溥仪再次登基。此次复辟持续十二天,史称张勋复辟、丁巳复辟。

李经迈也参与了这次复辟活动,还担任外务部左侍郎的职位。复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之后,李经迈回到上海,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寓公、地主。1938年去世,享年63岁。

猜你喜欢

  • 和老虎对视

    一只老虎成了“亲善大使”,它将由专机送往友国。一位老飞行员接受了这项特殊的任务。装着老虎的笼子送上了飞机,威风凛凛的老虎并不知道它将飞跃万里,到达一个新奇的世界。飞机顺利地起飞了。运送一只老虎,这位飞行员也感到十分新鲜,他知道现在关在笼子里

  • 毒贩与牧师

    一个毒贩被警察追捕甚紧,逃躲到一间教堂里。他盘算着警方一定不会想到教堂里会藏有毒品。便请求教堂里的老牧师,对他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一些私人物品藏在教堂的钟楼上。虔诚的老牧师一口回绝了毒贩的请求,并要他马上离开这里,否则就报警。“如果你答应我的

  • 巴洛特夫的实验

    俄国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做了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实验。他的实验对象是一条狗,他将狗关在笼子里,并用木棍绑着一条接有高压电的电线碰触狗儿的前腿。狗受到电击立马向后弹退,同时尖声狂吠。这时,巴洛特夫便把一小块熟牛肉丢到笼子里。巴洛特夫每隔二、三

  • 鸡笼外的鸡

    在一个大型机械化的养鸡场的库房里,整齐地排列着近百个小笼子,每个笼子里有两只蛋鸡。笼子非常小,母鸡在里面无法转身,鸡笼前面的自动传送带送给它们食物,鸡笼后面的传送带则带走它们产下的鸡蛋。可是在不远处有十几只四处游荡的鸡,一个工作人员跟在后面

  • 忧郁的男子

    一个神情抑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的另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您一定遇上了什么难题,如果您愿意告诉我的话,我希望我可以帮助您。”这个人看了

  • 心躁与心静

    由于意外的塌方事故,矿井下的设施几乎完全瘫痪了,几个老矿工被困在了井下极深的坑道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连他们头上戴的矿灯也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尽管他们在漆黑的世界里奋力四处寻找出路,但因辨不清楚方向而找不到出口。精疲力竭的几个老矿工,不得不坐

  • 打死我也决不说谎

    每年5月2日,美国的孩子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诚实节。这个节日来自一个悲惨而真实的故事。许多年以前,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蒙特罗市,有一个名叫埃默纽?旦南的男孩子。他五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成了一个孤苦伶

  • 上帝的铲子

    有个农夫信仰基督教,对上帝十分的虔诚。他为人乐善好施,经常资助贫困的人们,还向各个慈善机构捐赠大笔钱款。邻居和亲友们都不明白,他捐赠如此之多的钱财,为何仍然这么富裕?有一天,邻人问他:“我们不明白,你捐出去那么多的钱,而且频频去施舍,可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