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伟人毛泽东一生庆祝过几次生日?

伟人毛泽东一生庆祝过几次生日?

收录日期:2025-11-21 08:54:20  热度:9℃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得解放,人们想为毛泽东祝寿,但他坚持说:“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

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开始着手准备。任弼时郑重嘱咐毛泽东的好友、诗人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毛的秘书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为使萧三集中精力写成这本书,免除了他的一些会议活动,力争12月下旬写成。为此,萧三访问了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与他聊天时,也零星地谈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根据这些材料和萧三自己做学生时与毛泽东的接触,准备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公开发表。

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经过认真考虑,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在这封信中,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这番话,表达了毛泽东对自己思想理论的冷静评价和高标准要求。

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的寿辰为何日,这就引出一个关于毛泽东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宴请五六名高级干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饭后漫谈时,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问毛泽东多大岁数,毛说是光绪十九年癸巳生人。续又问月日,毛说是阴历十一月十九。续范亭这才知道,毛泽东比他小一个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泽东50岁整寿。他当场赋诗一首:“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大家听了鼓掌说好,毛泽东笑着点头致谢。

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拒绝为自己做寿,“怕生出不良影响”,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书信、题词或其它形式热情祝寿;他还邀请住地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赴宴,为他们集体祝寿。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他人第一”的高风亮节。

猜你喜欢

  • 别让自己太便宜

    别让自己太便宜学生时代,我看中了一件米色开司米毛衣,当时对我来说,价格不菲。女生们买很廉价的衣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偏不,喜欢的为什么不要?我把生活费省下来,还去校刊打工,四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梦想的开司米毛衣,穿上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

  • 把孩子放养到北极圈

    曾在广播节目中访问一位17岁的少年,他上节目的次数不多,但对答很从容,看得出是一个有主见、很大气的孩子。他上节目宣传他写的新书。高一结束后,他自己选择到芬兰去当交换学生。一句芬兰语也不会讲,独自从亚热带到冰天雪地的芬兰去过了一年,该机构还规

  • 成功者最闪亮的素质

    成功者最闪亮的素质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著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成功无疑是件爽快事儿,它意味着灯红酒绿、顾盼自雄、前簇后拥,与一个人失败时的灰头土脸、低声下气、人见人厌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

  • 梦想是未来最好的保障

    梦想是未来最好的保障十几年前,我们还是一群为艺术痴狂为生活痴狂的青涩丫头。那时,我们是北方某艺术院校美术系大二的学生,一群别人眼里的天之骄子。高雅神秘的卢浮宫,梦一样闪着眼睛的塞纳河,音乐,香槟,成熟优雅的男人,都是我们几个挂在嘴边上的话题

  • 不从众,才会出众

    不从众,才会出众葡萄籽成了无人要的垃圾。葡萄籽外壳坚硬,牲畜不吃,沤粪不烂。甚至有厂家专门给种植户签订协议,只收葡萄,葡萄籽归种植户拉走。处理掉这些堆积如山的葡萄籽,厂家一年不知要“垫”进多少费用。在北京发展的郑州女孩儿张丽雯却不这样认为,

  • 成功从万事中学来

    成功从万事中学来12岁时,他开始替人有偿割草。一个假期下来,获得的启示是,草割得看起来整洁、专业很重要。14岁时,他在超市仓库里帮人打下手。学到的经验是,一定要确保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仓库里都有,绝不要出现卖断的情况。15岁时,他又到一家饭店

  • 小数点,大创意

    小数点,大创意天呀,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简直是开玩笑,这根本不是我订购的东西!”英国有位名叫汤姆的男子,因为天生两只脚的大小不一样,平时很难买到合适又舒服的鞋。前些天,汤姆在上网时看到,有一家名叫莫尔奈的鞋厂愿意提供订购服务,于是,他点

  • 成就事业的秘诀

    成就事业的秘诀我在巴黎学习时,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就事业的秘诀。直到25岁那年,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来自一个伟人,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那是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