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采药

采药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3:12  热度:13℃

欧前进这几天很着急,因为乡下的弟弟要跟他借两千元钱修房子。

欧前进他们县在这次汶川八级大地震中是极重灾县,弟弟的土房子全震垮了,只得重修,弟弟跟自己借两千元,并不多,却很紧要,但是欧前进没有这钱,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九百多,妻子是公司的工人,一个月才七百多。

家里每月的房子贷款和物管要五百多,余下的只够生活。你说借吧,拿什么还?但是他又很想给弟弟这两千元钱,兄弟情深,所以,每想到钱,他就头痛。

这当儿,一个在乡上当老师的铁哥们秦老师来了,秦老师一进门就说:“借三千元钱给我,乡下的父母要修房子!”欧前进一听,差点跳了起来,嗨,前几天我倒还真想找你姓秦的借钱呢,没想到你倒打上门问我借钱来了!

欧前进无奈地说了实情,两人商量了一阵,决定去山上找高中同学万猴子借钱,万猴子的木头房子这次没震垮,他以采药为生,一直在两人面前吹他弄了好些钱。于是,两个人沿着山路,朝万猴子家走去。在下午三点的时候,来到了万猴子的家。

万猴子听了两人的来意后,说,家里原来有万把块钱,可早被亲戚修房子借走了。欧前进一听,大失所望,万猴子说:“别急呀,两位哥哥这么远来,我不可能让你们空手而归,我有个办法。”

秦老师忙问啥办法,万猴子说:“我把望牛岩上那窝药采了,卖了,可能有几千元钱。这是我一个人的秘密,我一直舍不得采那药,想让它再长些年,既然你们急等钱用,我现在就把它采了卖了。”

两人喜出望外,于是,万猴子带了背篓、山锄,还背了一大捆绳子,带着欧前进和秦老师,走了几里路,来到了望牛岩边,万猴子指指那窝药的所在位置,欧前进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我的妈呀!

原来,他们站在一个悬崖的顶上,这悬崖至少有七百多米高,在悬崖下五十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平台,上面长了些青草。万猴子说那窝值钱的药,正是在悬崖下的那个小平台上。万猴子说到这里,就找结实的地方拴绳子,绳子另一头则拴在他自己的身上,他要下去采药了,这个时候,欧前进手脚都吓软了,他说:“你不要命了?算了,我们也不问你借钱了,不想害死你!”万猴子不听他们的劝告,身上拴着绳子,手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地沿着悬崖坠了下去……

欧前进和秦老师趴在悬崖上,看着万猴子一点一点下去,又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一点一点地爬了上来,万猴子高兴地说:“这窝药很珍贵,能够卖七千多元,你们的钱,有着落了!”

欧前进听了,笑着说:“兄弟,你这药是舍命采来的,这钱我们不借了,秦老师的钱,我会帮他另想办法。”万猴子再三要借,欧前进坚决不借。

第二天,欧前进带着秦老师离开了万猴子,来到了山下。一路上,秦老师黑着脸,怨声载道,不是吗,他明明可以借着钱了,却被欧前进一下拒绝了。秦老师正恼着,欧前进却笑吟吟地说:“秦老师,别气,现在我带你到驾校采药去。”

秦老师愣了:“你疯了?驾校有什么药可采?他们是建在一片河滩地上的!”

欧前进说:“你跟着我就是了,山人自有妙计。”

一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了驾校前,这驾校就在公路边,原来是县交警队办的,后来转给了私人,现在的林校长,欧前进认识,比他小五六岁,高中生,但是比他们能干多了。林校长这几年把驾校的地盘扩到了十亩左右,几个市、县都有分校,弄得十分红火。

林校长见了欧前进十分热情,握过手后,林校长问:“哥,有什么事?学驾驶?”欧前进说:“不是,我给你介绍一个人。”然后,欧前进把秦老师拉了过来,说他是著名作家,三年前有一篇小说还得了省文学大赛一等奖。

林校长一听,肃然起敬,连忙站起身来和秦老师握手。欧前进又转过头来对秦老师说,据县政务网介绍,林校长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是全县成绩最出色的民营企业家,地震一发生,他就利用自己驾校的力量,组织了一个车队救人;他把无家可归的灾民安置在驾校内,自己掏钱给他们吃、穿、住;另外,他还为灾民捐了一百多万元……

说到这里,欧前进又开了口:“林校长,我有个想法——你有这么好的事迹,秦老师有那么好的写作才华,我和秦老师合作,给你写一组纪实文学,把这历史记下来,找家大报纸发表,也可以借此宣传宣传你的驾校;更重要的是,对于你的子孙来讲,你留给他们一百万、两百万,还不如这作品的价值高,而你支付的,不过是我们两人一万元的稿费,这事就成了。”

林校长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给我作这样的宣传,只要一万元?”

欧前进点点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欧前进松了一口大气,他听见秦老师也松了一口大气。下午,他们从驾校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有了林校长付的五千元定金。

秦老师笑着对欧前进说:“给林校长写纪实文学,就是你在驾校采的药?”

欧前进点了点头,说:“贫穷是个病,我们平时不知道到哪里去采药来治贫穷这个病,其实药到处都有,我们最缺乏的就是采药的勇气,没有勇气的人可能永远都是贫穷的,有勇气的人不可能永远都是贫穷的。万猴子舍身采药的事让我震撼,所以我才有勇气拉你到驾校来采药。”

秦老师说:“万一在驾校没采到药呢?”

欧前进笑了:“那没关系,我们可以到别处去,一定有能采到药的地方。”

猜你喜欢

  • 18年后的道歉

    我上初中那年,父母终于离婚了,母亲带着哥哥搬到了他们厂里。临走那天,母亲哽咽着对我说:“你爸爸这次铁了心要和我离婚就是为了那个女人,你以后要学会自个儿照顾好自己……”话未说完,母亲紧紧地抱住了我,泪水长流。我知道母亲说的那个女人,她是我小学

  • 你在我眼里最美

    1她记忆里的母亲,是个粗糙肥胖的女人。夏天一件劣质的大汗衫,冬天一件破旧的大棉袄,裹着她臃肿的身体。一年到头趿着双拖鞋,脚好像总也抬不起来,踢踏踢踏的声音,响遍家中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很多年后,她一想到母亲,耳边便是拖鞋踢踏踢踏的声音。母亲在

  • 有一种爱,无法还清

    我是在父母的目光下成熟的。一次一次的成熟,都似乎与父亲的送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记得十二岁那年,我第一次脱离家的温暖到异地求学。那年秋天,枫叶红成了一片片的雪花,飘在去中学的路上,隐忍沉着,似乎在等待生命的再一次轮回。新的环境并没有让我有

  • 妈,保重

    阳光明媚,新的一天开始了。他从买来的“客户资料”中随机选择了一个号码,就开始打电话。这是他的工作,不必风吹日晒,无需搬砖和泥,每天只需动动嘴皮子而已。“喂,请问你是李淑梅女士吗?”他一向是这个习惯,第一句话就直呼其名。等了一会,他听到一个苍

  • 梦里都是你

    昨晚女儿说梦话了,天一亮妻子便急不可耐地拽醒我,对我说她的新发现:“昨夜文文在梦中说胡话了,你猜她说了什么?她说:‘小鸟都飞到树上去啦!’”妻子边说边笑:“天快亮的时候,文文闭着眼睛哈哈大笑,真是笑死我了。”“真逗!你究竟做了什么美梦?”我

  • 棉线的两端

    父亲是个军人,结婚晚,四十岁那年才生我。按说。四十岁生的儿子应该是掌上明珠。但在我印象中他总是沉着脸,从来没有对我笑过。他脾气不好,常常和母亲动手。从我记事起,母亲永远在哭泣,而他永远在挥拳头。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霸道、没有多少文

  • 最让人难过的母亲承诺

    1996年7月,25岁的张燕迎来了自己的女儿斯淇,小两口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幸福里。不料想,半年后,幸福戛然而止。一天,张燕发现女儿不排尿了,她抱着憋得“哇哇”直哭的斯淇赶到医院,诊断结果让她浑身发冷: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导致膀胱神经受压迫,

  • 再见亦是朋友

    转眼又到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收获友谊,收获爱情;收获沧桑,收获年轮;收获幸福,收获自己播种的希望……岁月匆匆,人海茫茫。人生难得有知己。知己是朋友中的朋友,平时我们想找个好朋友都是那样的千艰万难,更别说是知己了。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