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陈圆圆风流艳史

陈圆圆风流艳史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8:56  热度:10℃

吴三桂开关引清兵通往北京,正合多尔衮的心意,他立即发兵入关。李自成侦知清兵逼近的消息,就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东迎去,同时带上了吴襄作为人质。由于清军与吴三桂的兵马并肩作战,致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一怒之下,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

清兵紧追不舍,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故地。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陈圆圆却认认真真地劝告说:“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为缓兵之计!”李自成听了以为颇有道理,就留下了陈圆圆。

可惜那边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李自成的残部,一心夺回心爱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绛州,忽然京师有人来报,说是已在京城寻获了陈圆圆,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绛州,速派人前去接陈夫人来绛州相会。

陈圆圆来到绛州时,吴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旌旗箫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之隆重决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

这一夜重会之欢胜似当初洞房新婚,营帐中点起了红烛,挂起了芙蓉帐,喝过重逢喜酒的吴三桂紧紧搂住失而复得的陈圆圆。陈圆圆经历了劫难,又受奔波之苦,神色带有几分倦态,却更加显得娇憨妩媚,让吴三桂怜爱得心尖发痛。全家三十九人惨死的悲痛被他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地享受着陈圆圆的魅力,一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

此时京城里也正热闹,多尔衮组织人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廷,准备全盘控制整个江山。为了表彰吴三桂开关请兵之功,清朝廷册封他为平西王,并赏银万两,吴三桂竟然也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下来。这样一来,当初请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不折不扣地成为开关延敌的民族叛徒。

烟花散尽香销玉殒

崇祯帝自缢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重新组建了南明新朝廷。新朝廷深知吴三桂手握重兵,举足轻重,因而遣特使前往绛州,欲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并从海路运米三十万担、银五万两犒劳吴军。不料吴三桂因已受封于清廷,不肯再接受南明皇朝的这一套,他已经决定彻底归附于满清手下。陈圆圆曾起心劝吴三桂弃清返明,以尽忠义之道,可惜吴三桂已是执迷不悟,一门心思地追随清廷。

清顺治二年(1645年),吴三桂继续协助清兵西讨,由山西渡黄河入潼关,攻克西安,将李自成的主力彻底消灭。随后,他又风尘仆仆,东征西伐,为清廷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他为清廷拿下了西南一带,将最后一个南明小朝廷——永历皇朝赶往缅甸,清廷诏令他坐镇云南,总管西南军民事宜。此时已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将五华山的永历皇宫重加修葺,建成了平西王府,踌躇满志地经略所辖领地,俨然就是西南边地的土皇帝。在吴三桂戎马倥偬的那些年里,陈圆圆紧随其左右,为他消愁增乐,简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可是在政途选择上,吴三桂并不听从陈圆圆的劝导,不惜将曾是自己君主的大明皇朝置之死地,使大江南北掀起滚滚硝烟。陈圆圆默默看着这一切,不免黯然神伤。

在昆明稳定下来后,吴三桂冠冕堂皇地以王爷自居,并提出封陈圆圆为平西王妃,不料陈圆圆却不肯接受,她提出:“妾出身卑微,德薄才浅,能蒙将军垂爱已属万幸,实在不配贵为王妃,宁愿作侍妾追随将军左右!”陈圆圆此举着实令吴三桂费解,别的女人不惜争风吃醋为的就是一个名位,她竟然把送上门的恩惠拱手推出。

为何陈圆圆会做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来呢?且看她此时写的一阕“丑奴儿令”: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词中所绘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此时之情,满怀落寞消沉,便是陈圆圆这时的心境。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惯看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恍如过眼烟云,她对一切都已看淡。何况她也明白,为了自己吴三桂不惜引外族入关,毁灭大顺王朝,背弃朝廷及家人,落下了重重罪名,这一切虽然谈不上是她的过错,可毕竟与她有关,让她自感罪孽深重,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做王妃。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以兵势从缅甸索回了永历皇帝,陈圆圆认为这是拥明复清的好时机,连忙力劝吴三桂趁此机会推出永历帝,对清廷反戈一击。她深切地说:“如此可成不世之功!”然而吴三桂却不想放弃到手的权位重新立马横刀,居然将永历帝绞杀了。天下人为之大失所望,陈圆圆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万劫难复的地步;而那些所谓的红颜祸水、所谓的祸国殃民,所有国破家亡、所有骨肉疏散的痛苦和罪名,却都倾注到了这个可怜的女子的身上。王朝坍塌的碎瓦,无奈地砸破了一个女子的豆蔻年华;历史颠覆的战车,无情地碾碎她柔弱的希望。

于是她上书吴三桂,欲出家到洪觉寺蓄发为尼。吴三桂再三劝说也没用,只得顺了她的意。并专为她修了一座寺庙,赐名“金蝉寺”。圆圆由玉林国师赐名“寂静”,号“玉庵”,在金蝉寺带发修行。

不久,吴三桂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改穿明服,扯旗造反了。吴三桂出征后的第六年,即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湖南衡阳草草称帝,改元昭武。称帝之日感了风寒,竟一病不起,五个月后就一命归天。清军很快消灭了吴军,向昆明全境进击,将吴三桂全家抄斩。圆圆因已出家,不在抄斩之列,但痴情的她却以死相报,投池自尽,安睡于荷花盛开的莲花池中……

陈圆圆实在是个悲剧人物,她何尝想卷入汹涌的时代潮流,在急浪和漩涡中度那不安宁的生活呢?然而由于她貌美艺绝,是一个天生的尤物,因此成了很多有权势的男人们争夺不已的猎物。不公平的命运摆布着她,裹胁着她,使她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终于走上一条不归路。

自古红颜多薄命,就让我们在吴梅村的《圆圆曲》中再去缅怀那个孱弱的背影吧——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妖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猜你喜欢

  • 螳臂当车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外往狩猎,看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感觉很奇异,问赶车的说:这是甚么虫子呀?赶车的回覆说:这就是螳螂。这类虫只知道进步,不知道撤退退却;不本身估量一下气力,只知道进犯仇敌。齐庄公说:真了不得

  • 按图索骥

    伯乐是战国时辰养马的妙手,他最能辨认马的黑白。他把辨认马的方式写了一部书,叫《相马经》。书上说:千里马的额角很饱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规矩。伯乐有个儿子,他拿了《相马经》出往寻觅千里马,带回来的可是一只大癞虾蟆。他高欢快兴地告知伯

  • 小心翼翼

    宋代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贾黄中,他五岁起跟父亲念书。因为父亲的严酷要求,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当了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洁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时,有一年闹灾荒,苍生饿死很多。贾黄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饭,救活了几千人。他在金陵任职的时辰,发现

  • 百发百中

    在楚共王时,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领,要能在百步以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未几了。”潘党不服,立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以外,挨次射往。养由基连射三箭,公然,

  • 笨鸟先飞

    东汉期间,乐羊子的老婆是一名贤德的女子。一次,乐羊子拾到了一块金子,欢快地拿回来交给老婆。老婆说:“有志气的人会严酷要求本身,把捡来的工具拿回家是废弛本身的名声。乐羊子深感忸捏,就把金子放回原处,然后说:“你很笨要笨鸟先飞,要出外肄业往。”

  • 画蛇添足

    有一家人家祭过了先人,赐给家丁们一壶酒。家丁们看壶里的酒其实太少,如果每一个人尝这么一小口,那多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小我喝,让他喝个利落索性。可是到底让谁喝呢?有人想了个法子,对大师说:“我看这么办吧,我们来角逐画蛇。谁先画好,壶里的酒就让

  • 水落石出

    那时,十月夜晚的月光额外洁白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伴侣洗澡着和煦的金风抽丰,兴趣勃勃地一路在城外漫步。清风明月的斑斓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伴侣相聚,畅叙友谊,更使他们健忘了一切懊恼,他们和歌吟诗,各抒己见,欢喜之至,无以形容。苏轼俄然想到了

  • 井底之蛙

    有一只小田鸡,他一向都呆在一个井里,历来都没有出往过。有一天,它昂首看着天,这时候候一个小乌龟途经井边。这只小田鸡就满意地对小乌龟说:“伴侣你好啊,你看我糊口在这里多欢愉呀!出往玩的时辰,我可以在井上跳来跳往,进来歇息的时辰我有这么大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