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为什么美国人爱她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为什么美国人爱她

收录日期:2025-11-21 13:38:48  热度:7℃

早在4年前,就有媒体总结认为,米歇尔是一个将智慧、家庭和时尚结合得堪称完美的女人:论事业成功,米歇尔堪比希拉里;在相夫教女的成功方面,她丝毫不输劳拉·布什;而在时尚品位方面,她可媲美杰奎琳·肯尼迪。经历过3年多白宫生涯的历练,如今米歇尔的政治技巧愈发纯熟,以致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媒体频繁地出现有关她是否“大材小用”的讨论以及是否会竞选总统的猜测。多项民调显示,米歇尔的支持率高达70%左右。在奥巴马人气不振之际,米歇尔适时注入了一股活水。许多分析家认为,以此高人气,若竞选总统无人可敌。

够格的“秘密武器”

对争取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和他的竞选对手罗姆尼来说,米歇尔(Michelle Obama)和安(Ann Romney)不只是他们“背后的女人”,也是提高他们当选概率的秘密武器。

虽说她们对选战的直接影响不大,可是她们的魅力却有助于筹集竞选捐款,两党竞选团队都不约而同将她们称为竞选活动的“巨大资产”。

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两位夫人都在演讲中以“爱”贯穿始终,为丈夫塑造更亲民的形象,要让选民相信她们的丈夫才是领导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带领人民迈向更美好未来的最佳人选。很难说她们能为丈夫拉来多少选票,毕竟如坎贝尔教授所言:“最重要的还是政策及其结果。”

在这场“谁够格当第一夫人”的演讲比赛中,毫无疑问,米歇尔·奥巴马赢得很漂亮。在她结束演说的同时,Twitter用户的刷屏速度也达到了顶峰——一分钟内新增2.8万条相关评论,而且充斥着关于她将来是否会竞选总统的猜测。第三方在线视频分析公司Visible Measures(可视化对策)提供的数据显示,3天之内,她的演说视频被观看了260万次。而在相同时长的周期内,受欢迎程度排名前十的共和党人演说加在一起只吸引了210万人次的关注量。

“米歇尔·奥巴马露出她的手臂,举起美国之手,时不时亮出胳膊肘。”《时代》周刊网站的报道开篇就是这么一句。在上届大选中,关于米歇尔是否应该停止在正式场合穿着无袖连衣裙,奥巴马团队有过一次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认为,米歇尔的肌肉,加上她强势的个性,让她“令人畏惧”。事过境迁,就像女人们跟风购买她青睐的品牌服饰,“拥有一对像第一夫人那样的手臂”也逐渐成为美国健身业的最佳广告词。米歇尔自言,她至今仍保持着每天4点30分起床,然后去健身房运动的习惯。“结实饱满的手臂”被她赋予了“自律与成就”的内涵。《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莫琳·道称赞她“雕塑般的肱二头肌”是“现在唯一一个能令人振奋的‘美国力量’的象征符号”。

当然,最精彩的是演说本身。米歇尔又一次展现了她将演讲变成闲话家常、令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将奥巴马总统对公平的政策诉求佐之以夫妇俩乃至其父辈、祖父辈的奋斗经历。“所以归根结底,这些并非政治问题——而是个人问题。而且他认为,当你努力工作,获得成功,并且跨越了那扇机遇的大门之后,你不应‘砰’的一声关上身后的大门,你应伸出援助之手,将成功的机会同样给予后来之人……”话音未落,“再来4年”的欢呼声已响彻会场。相比之下,一直养尊处优的罗姆尼夫人“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和祖母”的故事尽管不失温情,却欠奉力度。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詹姆斯·坎贝尔(James E. Campbell)认为米歇尔“既能干又令人愉快”。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法学教授安·麦金利(Ann C. McGinley)更直言:“当我听到她的演说时,我的念头是:‘哇,她将来可以成为极好的总统候选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米歇尔·奥巴马表现得如此具有说服力。虽然只是在谈论她丈夫的特点,但米歇尔看起来非常强大、有头脑。”在以《“新奥巴马”:米歇尔让希望之树常青》为题的文章中,《纽约客》专栏作家约翰·卡西迪写道:“她扔掉了过去三年半里一直披在身上的家庭主妇的外衣,凭自身之力成为一个大人物。”著名新闻网站The Daily Beast(每日野兽)还用“铁拳与天鹅绒手套”作比,形容奥巴马夫人的演说外柔内刚,连对手的名字都没提到,就已将其打得无还手之力。

今年整个夏天,米歇尔忙碌奔波于美国各州为奥巴马助选,以她热情的拥抱攻势征服了许多选民的心。她张开双臂抱住对方,像是拥抱久违的朋友而不是素未谋面的选民。这个招牌式的“米歇尔拥抱”往往引来大批民众排队等着和她拥抱。她1.8米的身高所予人高不可攀的感觉,以及她第一夫人的身份予人遥不可及的距离,在她一拥一抱之间霎时化为乌有。和四年前比较,第一夫人米歇尔如今不再是共和党人口中那个“满腹牢骚的女士”(Mrs Grievance),而是深受民众欢迎的“拥抱队长”(hugger-in-chief)。

从4月至9月,米歇尔共出席了70多场募款活动,忙得她自嘲有时候会忘了今夕是何夕,但她的努力取得了回报。

今年8月,奥巴马阵营的筹款额达到1亿1400万美元,首次反超罗姆尼。

她曾是“米歇尔·罗宾逊”

米歇尔说自己的丈夫“懂得什么是美国梦”,而比奥巴马总统更懂得什么是美国梦的人,就是她自己。

奥巴马是不折不扣的“奥利奥”,黑皮白心:父亲是从肯尼亚来美国求学的留学生,曾在哈佛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从小由白人母亲及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米歇尔身上有更多美国黑人的典型烙印:她的先辈从非洲被贩卖到美国为奴;父母都没上过大学,父亲一辈子是个市政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她从小在黑人社区中长大。在《米歇尔传》中,《华盛顿邮报》撰稿人莉莎·芒迪指出:“当人们质疑美国是否准备接受一位黑人总统时,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指人们对米歇尔的态度。巴拉克·奥巴马有可能成为一位后种族主义的总统,但是米歇尔则不属于后种族主义的范畴。有人认为,她入住白宫这件事情比巴拉克成为总统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 李世民使美人计“坑爹”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rd

  • 人生八别

    别放弃,坚持就有希望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别后悔,谁都会做错事世界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错了,别浪费时间后悔。用过去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比损失

  • 有一种爱情叫擦肩而过

    外婆一辈子不曾嫁人。外婆不是我的亲外婆,她是子衿姨的娘。我母亲从小就和子衿姨要好,她们两家住对门,数着日子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母亲忙着做活贴补家用,常把我送到外婆家去。子衿姨很疼我,视我如己出。在我歪着脑袋想该如何称呼子衿姨她娘的时候,

  • 拒绝改变

    我们之中有些人就像山坡上的大石块一样一成不变,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安全自在。怕改变是人之常情,我们很容易习惯舒适圈,踏出熟悉的小圈令人胆战心惊;我们要偏离或质疑既有观念时会觉得头昏眼花,也会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掀起一场身份认同危机。但改

  • 冯道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连武将也不能免俗。比如吕布,便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

  • 司马懿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司马懿来自一个高官贵族,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司马懿的父亲生了八个儿子,个个都是当世豪杰,人人皆知,将其八人称为八达,因为他们的小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司马懿是家里的老二,他的大哥司马朗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政治家,性

  • 明朝改革家张璁为什么被人说是小人奸臣?张

    张璁是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宰相,对明朝嘉靖时期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是他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评价都不高。在当时的评价不高,是因为得罪了好大一批人,对其多有批判。在今天评价不高,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中张璁的

  • 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我是如何知道李煜的呢?大概是他的那一首《虞美人》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支离破碎之情,但是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