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杜月笙的两个故事

杜月笙的两个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7:14  热度:9℃

我们对德行的认识,不能只看思想倾向,不看直观可感的形象。这里,我讲一个直观可感的形象。

我觉得杜月笙的故事非常值得拍成电影。杜月笙是混蛋,杜月笙是流氓大亨,杜月笙不是人,但是在他的故事当中,有没有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猜你喜欢

  • 执著创造奇迹

    他从小就立志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23岁那年,他开始写剧本。他写了整整7年,这期间,很多听说他的梦想的人都嗤之以鼻,有的人甚至还嘲笑他是疯子,只有母亲一直支持他。母亲经常对他说:“这么美的世界,有梦想怎么能不去追逐,等你老了,生命到头了,

  • 牧师的结局

    这是一个哈佛神学院的学生构造出的一则小寓言,读后又不得不让一些人深思,尤其是信奉基督的人们。故事说在得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对上帝非常虔诚的牧师,40年来,他照管着教区的人们,施行洗礼,举办葬礼、婚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是一个典范的圣人。

  • 肯尼迪成长轶事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肯尼迪一直是美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他更是哈佛人自己的骄傲,哈佛大学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建了肯尼迪政治学院。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从小就注意对儿子独立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

  • 雕塑人生的罗丹

    这是一位在哈佛美学课上的“常客”,因为他的事迹实在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奥古斯特罗丹,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西方近代雕塑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是现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罗丹出生于巴黎拉丁区的一个公务员家庭。父亲一直希望

  • 拒绝死神的乔妮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脖子之外,全身瘫痪。乔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家里人怎样劝慰她、亲戚朋友们如何安慰她,她总认为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有一位哲学家将自己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要在那里对他们讲最后一课。在草地上,他对学生们说:“10年苦读,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

  • 两片海洋的故事

    哈佛一位欧洲文学史专业的教授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关于两个海洋的故事。以色列有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掉进去时,身体会自

  • 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个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小镇上一个叫贝特的年轻人,对传教士每天早晨的问候,反应很冷淡,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然而,面对贝特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