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怀抱与泪水

怀抱与泪水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6:59  热度:9℃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闲谈,就聊起了哭的话题。大家都说,自从长大以来,这么多年中,除非有什么亲人离世或者极为重大的打击,极少再有哭的时候。有时,虽然很想痛快地哭一次,却也只能忍着,或者偷偷地啜泣,不让任何人知道。

一个朋友最后很是感慨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难过时,扑进妈妈的怀里痛快地哭一次!”

可是她说她不能,自从长大离家,她就告诉自己要坚强。虽然在母亲的怀里痛哭,是一种释放,甚至是一种幸福,可她不敢,一个人在外,母亲本就担心,再失声痛哭,母亲一定会更加不安。所以,她宁可对母亲笑着说“自己很好”,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受了委屈就泪水涟涟。

每个人都是这样,起初的时候,在远离母亲的地方坚强,回到家却可以尽情地挥洒泪水。渐渐地,在外坚强,在家也要做出幸福的样子,因为母亲见不得我们哭。小时候的哭泣,会换来母亲的疼爱;现在的哭,只会换来母亲的焦虑与牵挂。再后来,我们放下所有的顾虑,想在母亲的怀里像小时候那样痛哭的时候,却发现,年迈的她却再也禁不起我们的泪水。

就像那个朋友所说,这个最大的愿望,却是在母亲去世时实现。而彼时的哭,却不再是满腹的辛酸与委屈,全是痛苦无依和难舍难分。我们一生中的第一次哭是在母亲的怀里,而岁月流逝,再次扑进母亲的怀里泪水奔涌时,母亲却已是弥留之际。我们的第一次,母亲的最后一次,怀抱与泪水,中间隔着多少错失的岁月。

有一次,我回到故乡的小村,和一些儿时的伙伴玩了好多天。那个午后,去一个伙伴家里,我就看见了让人很惊讶的一幕。火炕上,他正在母亲怀里哭,而他白发苍苍的母亲拥着他,用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背。站在那里,我忽然有了想流泪的冲动。这分明是我们小时候常见到的情景,此时再见,那些泪水仿佛洗去了岁月的沧桑。

伙伴告诉我,中午睡觉时,便梦见了自己小时候,正躺在母亲的身边睡着了,然后做了梦,梦见母亲不见了,便大哭,于是惊醒了,醒来正看到母亲在身边,就抱着母亲大哭,一如梦里的孩童。我想,那一刻,他的心上没有中年的风尘,依然是梦里那个离不开母亲的孩子。那些泪水也如童年时一般清澈。

我忽然觉得,那样的哭,也是难得的幸福。我们虽然已经长大,已经渐老,可依然是母亲的孩子,依然需要母亲的呵护。

多想在母亲怀里再哭一次,让泪水流成幸福的海。不去管风尘困顿,不去想伪装坚强,只想在相拥的那一刻,让心纯净如初,让母亲的心跳温暖我的苍凉,永不害怕。

猜你喜欢

  • 置之度外的故事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抗争。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

  • 一暴十寒的故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

  • 晨钟暮鼓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r

  • 处之泰然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孔子赞叹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处之泰然,自得其乐。【出处】爰初发迹

  • 楚囚对泣的故事

    【成语故事】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西晋。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出处】当共戮力王室,

  • 三谏之义的故事

    【典故】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 松筠之节的故事

    【典故】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唐·魏征《隋书·柳庄传》【释义】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用法】作宾语;指人的气节【成语故事】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年幼的

  • 火树银花的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