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收录日期:2025-11-20 09:39:44  热度:8℃

威廉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年轻时候的打拼使他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他总觉生活空虚,感到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诉,说:“我开几个处方给你试试!”于是给他开了四帖药放在药袋里,并对他说:“你明天九点钟以前独自到海边去,不要带报纸杂志,不要听广播,到了海边,分别在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和五点依序各服用一帖药,你的病就可以治愈了。”

威廉对医生所开的药方半信半疑,但第二天他还是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到海边,一走近海边,尤其在清晨,看到广阔的大海,心情为之开朗。九点整,他打开第一帖药服用,里面没有药,只写了两个字“聆听”。他真的坐下来听风的声音,慢慢地他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节拍与大自然的节奏合在一起。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安静地坐下来静听,因此感觉到身心都得到了清洗。

到了中午,他打开第二个处方,上面写着“回忆”两字。他开始从聆听外界的声音转回来,回想起自己童年到少年的无忧无虑,想到青年时期创业的艰辛,想到父母的慈爱,兄弟朋友的友谊,等等,生命的力量与热情重新从他的内心燃烧起来。

下午三点,他打开第三帖药,上面写着“检讨你的动机”。他仔细地想起早年创业的时候,是为了服务人群,热诚地工作;等到事业有成了,则只顾赚钱,失去了经营事业的喜悦;为了自身利益,则失去了对别人的关怀。想到这里,他已深有所悟。到了黄昏的时候,他打开最后的处方,上面写着“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他走到离海最近的沙滩,写下“烦恼”两个字,一波海浪,立即淹没了他的“烦恼”,洗得沙上一片平坦。

智慧点睛

生活节奏的加快常常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让人不堪重负,然而一旦静下来却又会感到空虚和失落。

虽然精神家园比物质家园重要得多,但是很多人却出于各种原因不肯多费心思。那些类似恐惧、烦恼、焦虑、不安等消极念头一旦成为精神家园的建材,那么它们便可能发霉、腐烂,我们的心灵世界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为了保持心灵家园的纯洁,我们必须选择勇敢、乐观、积极的思想,并且及时进行“精神扫除”。 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此外,你还需要学会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静一静,在心里留下快乐,忘掉忧伤。

猜你喜欢

  • 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一个旅行者搭船旅行。一天,一阵大风刮得船明显倾斜起来,一个正爬在桅杆高处摄影的船友不小心被甩下了船。落水者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疯狂扑打水面,拼命想求生。旅行者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但他看到船上的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在水里拼命

  • 善良是路标

    善良是路标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只有一个: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

  • 三鞠躬

    三鞠躬因无良老板拖欠工资,一个民工绑架了其5岁的儿子,被判入狱5年。判决宣布后,老板大声叫好,而旁听席上老板的母亲却颤巍巍地站起,向罪犯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孩子,这一鞠躬,我代儿子向你赔罪。是我教子无方。他是罪魁祸首,也该受到审判。这二鞠躬

  • 船夫的“绝对”

    船夫的“绝对”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出了个自负的罗状元。有一次,罗状元乘船去九江,船夫求状元对一副联。罗状元起初不以为然,等到船夫写出上联,罗状元却写不下一字。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 以己为镜

    以己为镜自己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去努力弥补,对于自己的优点就要发扬,再接再厉,不断自我完善。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在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

  • 哲人与石匠

    哲人与石匠原文/矫友田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件雕塑,有时不知要磨坏多少

  • 我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我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文/蒋有志我是一只蜗牛,我生活在茫茫的草原上,只因我身材矮小,致使我无法探出头去望望草丛外的美丽的世界。我是一只蜗牛,人们笑我"日爬树三尺,夜退两尺,五尺之树非一日能上" 。嘲讽讥笑我当无闻。日出时的朝霞,日落时的晚霞,大

  • 宾主互对

    宾主互对每逢农历七月七日,这家主人照例会设宴款待私塾先生。这年七夕,先生见厨房并无动静,便写了上联:“客舍凄凉,恰是今宵七夕。”主人见了,笑说忘了,对了下联:“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先生见主人还没有准备,便再出上联:“绿竹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