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潜规则

潜规则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8:10  热度:10℃

潜规则

机会来了

叶豆是局里的副科长,他熬了五年,终于等来“转正”的机会:再过两个月,现任科长就到了“一刀切”的时候,大家私下都说,叶豆当科长,基本上没悬念。

这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叶豆跟局长赵大嗓不是一般的交情,两人是一个村子出来的,论辈分叶豆该管他叫“叔”。当年,叶豆在老家上学时,赵大嗓是村支书,叶豆高中毕业考上了农校,他爹觉得农校没意思,不想让叶豆去,赵大嗓知道后,跑到叶家把叶豆爹一顿臭骂,第二天,叶豆他爹就背着铺盖卷把叶豆送进了农校。后来叶豆一路跟着赵局长到了局里,谁都知道叶豆是赵大嗓的人。

叶豆把老科长即将离任的消息告诉了媳妇小兰,小兰问:“你敢保证科长位子非你莫属?难道别人就没盯这个位子?你知道官场‘潜规则’吗?”见叶豆一脸茫然,小兰接着说:“别以为你跟赵大嗓关系特殊,就十拿九稳,要是半路冒出个肯花本钱的主儿跟你竞争,别说是赵大嗓,就是你亲叔,也保不准会改变主意。依我看,咱们得先出手,把赵大嗓的心笼络住,不要给别人留下机会。”

怎么笼络住赵大嗓的心呢?按当下的规矩,得给他送礼。说起送礼,叶豆先前倒是给赵大嗓送过两回。

第一回是叶豆刚到乡政府上班时,那时赵大嗓是乡长,叶豆和他爹扛着一袋自家地里新收的花生,给赵大嗓家送去,赵大嗓高兴地收下花生,留着他们吃了顿中饭,临走时,拿出两瓶酒让叶豆爹拎上。后来一打听酒的价钱,比那袋花生贵多了。那两瓶酒叶豆爹至今还放在家里,没舍得喝。

第二回是叶豆调到局里上班的头一个月,叶豆花了一个月工资,给赵大嗓买了两条好烟,这回赵大嗓很生气,把叶豆一顿好骂:“好你个王八犊子,好东西不知道学,尽学些旁门左道,我今天给你个面子,收下你的烟,以后要是再跟我来这一套,我让你滚回乡下去!”没几天,赵大嗓回到村子,把自己那辆八成新的自行车送给了叶豆爹。

但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社会上讲究“潜规则”,没对策肯定是不行的,但叶豆和赵大嗓关系到了这个份上,送烟酒,太小气;送电器,太张扬;送首饰,太俗气;送现金,太赤裸。叶豆媳妇说,必须送得巧妙,赵大嗓才能欣然接受,要是被拒绝,那就弄巧成拙了。他们谋划了大半宿,就是想不出应该给赵大嗓送什么。

心领神会

说来也巧,叶豆两口子没想好送啥礼物,赵大嗓却找叶豆要礼来了。这天,叶豆经过局长办公室门口,被赵大嗓叫了进去,说:“叶豆呀,我岁数大了,吃不惯城里的米,总惦念着老家那没打过农药的稻米,你爹妈不是还在老家种着几亩稻子吗?你回去一趟,把你爹妈吃不完的稻米弄点来,送我尝尝。”叶豆一听,心里暗暗叫苦:爹妈近几年身体一直不好,爹几年前摔断了腿,至今走路还一瘸一拐的,虽说种着一亩多稻田,但打下的粮食还不够老两口自己吃,哪来的富余?自己进城这几年,又是买房,又是供孩子上学,经济压力很大,没有顾得上乡下的爹妈。

晚上回家,叶豆把赵大嗓要吃乡下稻米的事跟小兰一说,小兰顿时面露喜色,说:“看来你当科长的事有戏了,他不是真的想吃乡下稻米,是在向你透露一个信息,主动找你要东西,说明事情八九不离十了,这是官场上的‘潜规则’,懂不?明天,你到乡下去买两百斤最好的稻米给他送去,他哪知道是不是你爹种的!”

说做就做,叶豆马上到乡下买了两百斤大米,送到赵大嗓家,他觉得自己和赵大嗓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过了些日子,赵大嗓又把叶豆叫到办公室:“叶豆呀,天凉了,现在商场卖的棉被根本比不上乡下自产的棉被,你爹不是种了棉花吗?你给我弄点棉花,在乡下找个弹花匠,给我弹两床棉被送过来。”

这回叶豆心领神会,马上到乡下买了上好的棉花,找了最有名的弹花匠,弹了四床棉被给赵大嗓送去。

接着,叶豆又到乡下买了菜籽油、小米、芝麻、绿豆,一次次给赵大嗓送去,赵大嗓一听是叶豆自家地里产的,都乐呵呵地收下。

老科长离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科里同事对叶豆的称呼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叶副”变成了“叶科”,叶豆听着舒服极了。

这天晚上,媳妇小兰说:“老公,你马上要当科长了,将来到咱家里的客人层次上升了,客厅得重新装修一下,这笨重的电视机和人造革沙发都过时了,得换成液晶电视和布艺沙发。”叶豆觉得媳妇说的很有道

理,当即拍板同意。

电视和沙发搬回来时,正好遇到赵大嗓,问:“新的买回来了,旧的咋处理?”叶豆说:“准备扔了,家里没地方放。”赵大嗓说:“那就给我吧!我乡下有个亲戚很困难,用得着。 ”

赵大嗓把旧电视机和旧沙发用车拉走,一分钱没给,但媳妇小兰却异常兴奋,亲热地挽着叶豆的胳膊,柔声叫道:“老公—叶科长—”

目瞪口呆

转眼间,老科长的任期到了,新科长人选也揭晓了,令几乎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新科长并不是叶豆。

叶豆蔫了,懵了,他百思不得其解:赵大嗓既然没打算提拔自己当科长,为啥一次次收自己的东西?想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自己送的礼太轻。稻米、棉被、菜籽油、小米、芝麻、绿豆、旧电视、旧沙发,总共加起来值几个钱?听人说,现如今给领导送礼,没个万儿八千的根本拿不出手,自己净拿不值钱的东西去敷衍,结果让其他下手重的人占了先,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到了周末,叶豆心里非常烦闷,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躲一躲,去哪呢?他突然想起自己快半年没回乡下看父母了,也不知他们过得咋样,顺便回去看看吧!

叶豆走进老屋时,爹娘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咦,家里哪来的沙发和电视?叶豆再一细看,正是自己换下来、被赵大嗓拉走的那两样。老两口见儿子回来了,好不开心,爹说:“你托赵局长带给我们的米、棉被、菜油都收到了,你们在城里过日子也不容易,有份心就够了,以后别净挑好的买。”娘说:“你这孩子心还真细,还记得娘爱吃小米、绿豆什么的杂粮。”

叶豆听了,更是目瞪口呆。

娘宰了只大公鸡,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张罗了一桌子菜,还拿出当年赵大嗓送的酒,正要动筷子,门口突然响起大嗓门:“老嫂子,我老远就闻到香味了,你专门招待儿子的,我能不能跟着吃一口呀?”叶豆一听,头一下大了:赵大嗓来了!叶豆爹连忙把赵局长请到上席,三个男人你敬我、我敬你,两瓶酒很快喝得见了底,赵大嗓这才站起身,说:“我娘还饿着呢,我得回去给她做饭,叶豆,你送送我。”叶豆起身,送赵大嗓走了一段路,赵大嗓停下来,叹了口气,说:“叶豆呀,你看你爹娘今儿个多高兴啊!他们不为别的,就因为你回来了。你爹娘老了,总盼着你能常回来陪陪他们,你说你进城这些年,你对你爹娘关心了多少?一年回来看过他们几次?”

赵大嗓接着说:“我知道你没当上科长心里不痛快。按说我一直拿你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总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可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当这科长吗?就因为你当个副科长都没时间管你爹娘,要是你当上了科长,应酬一多,那还不把你爹娘全忘了?实话跟你说吧,我用人不光看他的工作能力,我还有个‘潜规则’:对爹娘不孝敬的,一概不用! ”

叶豆被赵大嗓一番话惊呆了,望着赵大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猜你喜欢

  • 元朝泰定帝简介 泰定帝是怎么死的?

    也孙铁木儿的父亲甘麻剌在他出生的前一年被封为晋王,受命出镇漠北,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父亲去世之后,他承袭晋王爵位,统领父亲手下的兵士,继续镇守漠北。也孙铁木儿作为元世祖嫡增孙,在武宗、仁宗和英宗朝都颇受重用。值得一提的是

  • 元文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文宗为什么能当

    元文宗图帖睦尔,为元武宗海山次子,元泰定帝去世之后,在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以及其他武宗旧部的支持下,于大都称帝,是为元文宗。随后又在各部的支持下,击败上都政权派遣的军队,包围上都,迫使当时的上都政权携皇宝出城投降。一个月后,他处死上都政权宰相

  • 元顺帝是怎么死的?

    元顺帝还有另一个别名,叫做元惠宗。元顺帝是明朝史料的叫法,元惠宗是元朝史籍的叫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那是因为妥懽帖睦尔是主动退走的,这种做法被明朝的大臣认作是顺应天命的做法,因此多以元顺帝称呼妥懽帖睦尔。而在蒙古各部,妥懽帖睦尔则称

  • 元顺帝是个怎样的皇帝

    现代人判断古代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通常喜欢用明君和昏君两个名词来表达。明君即是圣明的君王,在他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昏君则为昏庸的君王,在他的治下吏治腐败,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动荡不堪。对于元顺帝到底

  •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是怎么死的?

    耶律楚材生于契丹官宦贵族家庭,自小就受到了极好的教育,秉持家族传统,习汉文,研读汉家书籍。而耶律楚材也不是无能之辈,幼时便聪慧异常,年轻时就已经传出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的好名。耶律楚材一生所

  •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著名政治家、宰相,契丹贵族,早先在金朝为官,燕京被成吉思汗攻占之后,接受成吉思汗招安,成为蒙古帝国大臣。耶律楚材两朝为官,但是其政治抱负的实现,很多都是在蒙古朝为官期间,其历史功绩自然也是在这个时候。政治上进行改革,推进蒙

  • 王保保是怎么死的?

    王保保,又名扩廓帖木儿,母族察罕帖木儿家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375年,是元朝末年著名将领、丞相。扩廓帖木儿的家族因为久居中原,所以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他的父亲赛因赤答忽甚至还是一个喜读书,习吏事,有远略,能骑射,才力过人文武双全之人。周

  • 王保保的历史评价

    王保保,又名扩廓帖木儿,生父赛因赤答忽,养父舅舅是察罕帖木儿,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375年。因为自小体弱多病,所以被过继给自己的舅舅察罕帖木儿为养子,后来察罕帖木儿组织义军镇压红巾军,王保保也参与其中。王保保一生征战四方,功绩颇显,到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