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3:18  热度:7℃

人文风暴 洗礼喻家山

当华中科技大学还是华工(华中工学院)的时候,曾经有学生把这方道路横平竖直的校园,比作一张坐标纸。20多年过去了,华工由华工大(华中理工大学)而华科大,记者再走进这座浓荫覆盖的大学,倒像走进了一首对仗工整的格律诗,因为校园里的行道树不仅增加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也见证了一场接一场绵延了几近20年的“人文风暴”。

2月16日,采访不为别的,只为寻找这场人文风暴的源头——杨叔子,这位“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的中科院院士。

今年是华科大校庆60周年,院士告诉记者,他正酝酿为校园内的喻家山、南三楼、校园森林和青年园各写一首诗,还构思以校园内上万株桂花为题填首词。

科学人文 诗教应先行

杨叔子的诗才“被发现”,是1991年他58岁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实现了华工大学部委员“零的突破”之后。在庆祝会上,他朗诵了自己喜赋的一首七律:欢欣热泪共交流,竟夕沉思卅八秋。大树参天培种始,高楼遍地拓荒谋;敢将壮志酬书史,岂让华年化悔羞?!饮水应知源远处,征程跃马越从头。

一位工科背景的院士,为什么会身体力行倡导“诗教先行”的人文教育呢?院士说,这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1933年,杨叔子出生于江西湖口,就是鄱阳湖之口,石钟山屹立湖岸。他的父亲杨赓笙是一位家学渊博的爱国名士、江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抗战爆发后,杨叔子不满5岁,随全家逃难,父亲严肃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绝不做亡国奴。如果鬼子追上我们,我们全家投河自杀。”在逃难中,父亲向他口授“唐三百”,第一首就是李白的《静夜思》。父亲说:“孩子,你看到月亮,就应该想到湖口,想到石钟山,想到故乡被日本人侵占,想到国耻。”

上小学时,杨叔子科技知识很差,特别是数学对他成为大难题。正是学前的“诗教”,让他知道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很快,他把数学练成了强项。

文化传承 诗魂是国魂

1997年即将卸任校长之际,杨叔子开始要求他指导的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7篇,不选不背,就不接受论文答辩。这一点,至今依然是他的铁律。“科学人文,不同而和。”杨叔子反复向记者强调,“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技,就会落后,一打就垮;没有民族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在人文文化中,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皇冠上的钻石,“知否诗魂是国魂”,“国魂凝处是诗魂”。上世纪90年代末,在杨叔子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瑜珈诗社首创理工科大学的中华诗词创作班。他经常引用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话与学生共勉:“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就是它产生的诗歌。”

针对大学生还要去补学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的做人规范这一现象,杨叔子又提出让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走进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江城武汉,到处是诗,”院士殷切希望,武汉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感受家乡的诗味:到古琴台,品“高山流水”,知音世所希;到黄鹤楼,看大江北去——虽然长江的整体趋势是向东入海,但武汉这一段不是“大江东去”,而是自南向北。江水流向东,有回流,有曲折,有漩涡,有泥沙俱下,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里既有人生观,也有历史观。

猜你喜欢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

  •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

  • 燕昭王求贤

    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

  • 土木堡的惨败

    土木堡的惨败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

  • 三保太监下西洋

    三保太监下西洋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

  • 燕王进南京

    燕王进南京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

  • 胡维庸案件

    胡维庸案件明太祖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

  • 钦差选妃

    钦差选妃仙人指点这一年,当朝太子十七岁,该大婚了。皇上的三宫六院总共就生下这么一个独苗,太子的婚事自然成了皇上心中的头等大事。这天夜里,皇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须飘飘的仙人自天而降,声如洪钟地说:“你家太子妃,须生在齐天大福之家,降生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