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貂熊传奇

貂熊传奇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0:35  热度:7℃
在大兴安岭的高寒林海中,栖息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动物——貂熊,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而我竟与一只貂熊交上了朋友!但当我把貂熊介绍给山外来的摄影家时,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在雪原上上演了……

貂熊,也叫狼獾,是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部分地区的野生动物,数量非常稀少。它长约一米多,披着浓密的毛,头部很像狼,嘴岔又长又深;其强壮的身躯绝非狼可比,介于黑熊和狗獾之间;而蓬松的大尾巴又与紫貂别无二致……所以有人叫它们四不像,一般的动物园都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但长得怪,而且极其聪明,深谙人性,猎人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奇传说。但我要讲的可是我的亲身经历。

我在黑龙江绥棱林业局二道河林场干了十几年,由于树越砍越少,国家开始全面禁伐天然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放下油锯,又种上了树。我被安排在山上管理,长年累月住在深山的石头房子里。

两年前,有一次我在外面巡视了一天,夜里回家,发现一大块腊肉被偷吃了,我一猜很可能是一只貂熊干的。它喜欢跟踪猎人,也只有它敢到家里偷吃人的东西。我并没放在心上,它也是实在找不到食物才这么干的。于是我下山时又带了一些上来,可没几天又被它偷了……换了别人,早急眼了,可我没有,又去山下背,这回它没偷。大约过了有十天,一天清晨,我突然发现门口放着一只死狍子,又过了几天,门口居然多了两只赤狐,皮毛很完整,我一想肯定是那只貂熊干的,它是报恩哪!还挺有良心……

几天后我们终于见面了,我发觉它悄悄跟着我,一回头,它也不躲。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貂熊,真开了眼了!它够老的了,毛有些发白,它冲我“嗷嗷”叫着,一双机灵的眼睛也好像会说话,它真快成精了……我高兴坏了,好半天它才走。打那儿以后我们经常碰面,我跟它说话,它就冲我叫,好像能明白我的意思。

我赤手空拳在林子里走,从来不担心,因为有它保护我,别看它个头儿不大,但是力大无比,足智多谋,厉害得很,差不多所有的野兽都怕它。

自从交下貂熊这个朋友,我感到格外的舒心,几个月不下山也没关系。说老实话,动物啥都明白,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以前天天砍树,野兽都躲得我们远远的,真是太不应该了。但万没想到,灾难却悄悄来临了,我和貂熊都险些遭遇杀身之祸。

那是在去年冬天,我正在山上厚木板房中“猫冬”,却意外地来了两个客人。他们自称是市摄影家协会的,要到山上拍野生动物,一个叫小李,一个叫小于,并出示了证件。我一看人家客客气气的,又大老远专门跑来,就热情接待,请他们吃野味。他们也挺大方,拿出来几瓶好酒。他们一个劲跟我打听山上稀罕野兽的事,我喝得高兴,就把我和貂熊的事说了。俩人听了,非常地感兴趣,央求我一定带他们见识见识,我答应了。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吃罢早饭,便踏着滑雪板向老林子中滑去。积雪没膝,没有滑雪板寸步难行,好在他们的滑雪技术都不错。在高大的松树林中滑行半个小时,我观察着地上的脚印,兴奋地吆喝了几声。只见几棵松树上的积雪簌簌直落,片刻间,一团深褐色的身影降落在不远处的雪地上,我马上扔过去一块冻肉。冬天猎物非常少,它饭量又大,我经常接济它点儿吃的,我知道它住哪儿,一叫它就出来。

貂熊见多了生人,显得很警觉,不敢吃肉。我笑着说了半天,貂熊依旧不敢过来。小李和小于可没闲着,取出相机,争分夺秒地拍摄起来,生怕貂熊会瞬息消失。过了几分钟,那貂熊突然张开大嘴,向我们猛扑过来,眨眼间已到近前!小李和小于吓得脸色大变,手忙脚乱,我也颇感意外。没等我们做出反应,那貂熊忽地跳起两米多高,飞身从我们头顶越过!

我们不约而同回头,老天爷!只见一头黑瞎子正向我们冲来,相距已不足30米!它瘦骨嶙峋,一看就是在冬眠中惊醒的。这时的黑瞎子攻击性是最强的,一心只想着大吃一顿。尤为令人惊诧的是,它居然一声没吭,准备来个突然袭击!


猜你喜欢

  •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

  •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浪漫往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

  •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

  •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明?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有一天,

  •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曾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

  •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两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他会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 班超投笔从戎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班超便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