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关帝庙前解纠纷

关帝庙前解纠纷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0:48  热度:8℃

在唐县的潘庄,有一个潘姓小康之家,父母亡故,尸骨未寒,兄弟三个就要拆产分家。分家是大事,由舅舅出面主持。可是拆产方案拿出了几个,吵吵闹闹好几天,就是不出结果。

这兄弟三个锱铢必较,谁也不让谁,让舅舅束手无策。最后那当大哥的竟赌气出了一个馊主意:把现有的房产、田产全部卖掉,大家分钱,三一三十一,谁也不吃亏,另两个混账弟弟竟也赌气答应了!舅舅却不答应这个方案。为什么?俗话说急卖卖不出好价钱,最终是把好处便宜了外姓人。况且老二爱赌博,老三爱喝酒,大把的现钱到了他们的手里能存得住吗?因此,当舅舅的就把这个纠纷诉给了县太爷,让官府镇镇这三个混账东西。

这县太爷读的是圣贤之书,爱的是仁人君子,恨的是骨肉相残。听了那舅舅的请求,问:“那兄弟三人,可都读过书吗?”

舅舅说:“岂止读过书,那老大还是个秀才,老二老三也都是童生!”

县太爷说:“如此,或许可以教化。”原来,离那潘庄不远的镇上有一座关帝庙,最近修葺一新,庙里的和尚邀请县太爷给大门上题一副对联。县太爷已经答应了,只是还没有想出来。刚才听了潘家兄弟们的纠纷,灵感突发,想出了一副绝好的对联,便对那舅舅说:“明天上午让你那三个外甥去关帝庙,我要在那里处理他们的家产纠纷。”

第二天上午,大家得知县太爷要在关帝庙前调解潘家兄弟的财产纠纷案,一大早就赶来看热闹。没想到县太爷只是略略问了一下纠纷的起因和现状,并没有马上调解,而是要大家向后退退,他要先给关帝庙的大门上题一副对联。只见他举起笔,笔走龙蛇,一副对联顷刻写就:

异姓胜同胞,笑他人同胞异姓;

三分归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

写罢,把潘家老大唤过来,问:“潘秀才,你说说关云长为什么被尊为公,奉为圣,封为帝,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

这问题难不住潘家老大,他张口就答:“因为关二爷视异姓兄弟为骨肉,凡事义字当头,义薄云天。”

县太爷道:“不愧是黉门秀才,说得好!”然后闪开身子,指着那副墨迹未干的对联说:“乡民愚昧,多数人目不识丁。你把这副对联宣讲一遍,替我教化百姓。”

县太爷的命令不能违拗,潘家老大只好点头,先照本宣科地读道:“异姓胜同胞,笑他人同胞异姓……”

没等潘家老大宣讲,围观的乡民“轰”的一声笑了。虽然乡民识字不多,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却是知道的,人家是异姓胜过同胞,所以才笑那曹丕同胞相残,逼得曹植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长叹。你们潘家同胞与曹丕兄弟何异?这副对联就是嘲笑你们潘家兄弟呢!

潘家老大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才好。潘家的老二老三听过对联也都羞红了脸,低着头不敢看人。潘家老大是秀才,见官可以不跪的。可是他却“扑通”跪倒,双手掩面,说:“县太爷,学生知错了!”

县太爷拉起了潘家老大,语重心长地说:“你是长兄,长兄如父。如果拿出父母的情怀对待拆产分家一事,还会有什么纠纷!”

潘家老二老三也过来向县太爷认错,表示再不会斤斤计较,惹人耻笑。

一副对联化解了一桩纠纷,把那位舅舅佩服得直伸大拇指:这个县太爷,中!

猜你喜欢

  • 悬顶之剑

    江山职业是医生,业余时间酷爱旅游探险,跟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江山旅游时漫无目的心随脚走,专爱寻觅那些人迹罕至、寂寂无名的地方,实践证明,越是这些地方,越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惊喜。这天江山拄着手杖背着大大的行囊,信步来到一大片连绵起伏、雾蔼茫茫

  • 人人都是一本书

    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一部巨著,至少是一些有价值的回忆。我经历的生涯就有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小时候,我多病多灾,外人说我寿命不长。可算命先生却说我长命百岁。从记事起,我知道自己不知睡了多长时间,醒来后就喊“娘!”这时我娘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我喊声

  • 情敌

    1947年11月初,解放军已经包围了石家庄,攻城即将开始。担负从东北角攻城的解放军某团,为了弄清城内国民党军队的布防情况,派出了一个3人侦查小组,侦查排长刘青田任组长,两名侦查员是战士尤玉起和白长民。三人化妆进城后,很快就摸清敌人的布防情况

  • 8斤大的药方

    以前,有个老人,是位医术高超的大夫,给人治病药到病除,可是自己病了。自古医不治己病,家人就请来别的大夫为其诊治,然而请来一个又一个,请遍方圆上百里的大夫,也没有医好老人的病。老人的病越来越重,家人万分焦急,不知再到何处请医。这天,忽听门外有

  • 曼陀罗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之时,在撒马尔罕城之中,捕获一中原男子。其人长相俊美异常,眉目如画,鼻若悬胆,唇红齿白,唯独一颗肉胆,微如鸡卵,被捉之时,只顾求饶。但凡长相秀美之人,总有其独特之处,令旁人羡煞也好,妒忌也罢,总不会如同猪羊,

  • 剿匪的三枪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东北匪祸猖獗,来此任职的官员要么与土匪同流合污,要么不明不白地死于任上。李峥是第十个被派来任职的官员,他奉命剿匪,还带来一些先进的武器。李峥上任第一天,当地名流商贾在酒楼大摆宴席,为他洗尘接风,一直闹到半夜才散场。李峥一

  • 刀客

    祥和镇一向平安无事,没有匪祸。可是这天,镇里来了两个大汉。他们骑着马,身背大刀,一副江湖人的打扮,镇上人一看,便知是刀客。两名刀客马不停蹄,来到了镇里的济世药店,直往店里闯。店里的人见来人身背大刀,全都吓得大惊失色,闪躲一边。济世药店的马掌

  • 书剑恩仇

    怪师顽徒康熙年间,苏北古黄府有一个姓夬的塾师,格外与众不同,有两大古怪之处。其一,他不像别的塾师谨遵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训诫,而是对孩童挑三拣四——资质愚鲁、反应迟钝的傻孩子不教;品行端正、聪明伶俐的好孩子也不教,却专拣那些大人们都觉得顽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