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韦睿的作风

韦睿的作风

收录日期:2025-11-20 22:36:46  热度:10℃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投巨资装备了一支号称百年未见的最强大的军队,并任命他的亲弟弟临川王萧宏为统帅。军队旌旗招展地刚开到洛口(今安徽怀远境),就收到了北魏人送来的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并附上儿歌一首:“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在他们看来,这支貌似强大的军队的正副统帅不过如女人一般,而他们心中所怕的只有一个人——韦睿。

韦睿何许人也,竟让剽悍的北魏人畏之如虎?无论是在平时走在街上,还是在两军交锋的战场上,谁也不会把韦睿当作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因为他从来没有穿过军服,平素一身儒装,宽宽松松的,像个教书先生。这倒不是韦睿像现在的新新人类一样,处处想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他身体柔弱,骑不了马,即使指挥作战,也只能坐在平板车上,手里拿着竹子做的如意发布命令。别看他外表像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可一但打起仗来,立刻让人心生畏惧。

公元506年,梁朝北伐,合肥之战爆发。一天,韦睿带人侦察小岘城(今安徽含山北)的敌情,忽然城门洞开,魏军数百人出城列阵,大声叫嚣。韦睿想发动进攻,部将们都不赞成,说咱们不过是出来侦察,所以都是轻装,没有准备,不能硬拼。如若进攻,怎么着也得先回营穿上铠甲再说吧。韦睿说:“城中魏军有两千余兵马,如果闭门紧守,足以自保,而这次无缘无故开城列阵在野,必定有骁勇之兵,如若能挫伤他们,那么此城不攻自破。”部将们仍然犹豫不决,韦睿马上板起面孔,拿出代表军令的符节说:“朝廷把它授予我,可不是用来作装饰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抗的!”于是突然发起进攻,士兵们无不以一当十,殊死作战,结果大败魏军,一举占领了这座军事重镇,为夺取合肥扫清了障碍。

身不能骑马,手不能提兵刃的韦睿却能让手下的士兵佩服得五体投地,打起仗来人人愿效死力,凭借的可不都是皇上授予的权杖。就像他的儒者装束一样,韦睿是个非常慈爱仁厚的人。他曾经抚养成了孤儿侄子,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他从来不置办产业,反而把自己的俸禄,都发散给亲戚故人,家中并无什么积蓄。韦睿不光对亲人好,他对部下爱护备至,常恐不及,所以投奔他的人士争相前来。他因战功所得赏赐不计其数,但每次都分赏给将士。他爱惜士兵,行军打仗,每到一个地方,士兵的营帐没有立起来,他从不肯进自己的大帐休息,士兵的锅灶没有建成,他从不肯自己先吃饭。受到如此关爱,士兵们上了战场,哪能不勇猛如虎呢?

在梁朝,韦睿功高盖世,但他却从不恃功自傲,相反总是见了功劳就躲,见了利益就让。钟离之战胜利后,曹景宗和其他诸将争先恐后地向朝廷告捷,只有韦睿独居其后,默不作声。钟离守将昌义之十分感激韦睿,宴请曹景宗和韦睿之后,又请他们娱乐一番,他拿出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他们二人掷骰子。曹景宗掷了个“雉”,韦睿掷的是“卢”,“卢”该赢“雉”,二十万钱本该韦睿赢,他却赶紧又拿过骰子,说:“怪事,没掷好!”结果掷出了一个“塞”,输给了“雉”,钱自然装进了曹景宗的腰包。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甚至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特别敬重韦睿,无论在什么场合,对他总是恭敬三分。

不贪功,不贪财,韦睿也不媚上。梁武帝极其信佛,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要说官场,全国都形成了风气,到处建寺院,开道场,拜佛诵经,香烟缭绕。但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不信不听,言谈举止一如往常一样。

韦睿外柔而内刚,与士兵处,像慈父一样仁爱,打起仗来却果断勇敢,身先士卒;对功劳、政绩和财产,都不以为宝,淡然处之,想别人多,想自己少;与人相处,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因上级领导的好恶而跟风媚俗。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不让人感觉高山仰止,令人肃然起敬呢?


猜你喜欢

  • 吴阿希戒酒

    在柳村说起吴阿希,众人都抿着嘴偷偷笑。吴阿希弟兄四个,他排行老大,结婚十几年了老婆也没给他生下一儿半女,日子过得温吞吞的,一日两餐酒是断断少不得的,众人不是笑他其他,笑他老婆一吼他就没了声音。吴阿希怕老婆刘招弟可是出了名的,他老婆刘招弟粗喉

  • 爱情是洁白的棉球棒

    生和霞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女儿快十岁了,从来没见两口子没红过脸。每当姐妹们无比羡慕霞嫁了了一个好老公时,霞总是一脸的幸福。生对霞的好是没得说的,一回到家,生把什么活都抢着干了。霞有严重的中耳炎,每每发作时头痛欲裂,每次都是生不厌其烦地用棉球棒

  • 回家过年

    眼看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在外打工的都忙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过年,杨村的阿青心里却翻了五味瓶。阿青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一个月好几大千,本来计划今年春节回家结婚的,可女朋友阿花却飞了,阿花是阿青邻村的,出落得有模有样,用阿青老板的话说,清水出芙蓉

  • 母亲的憧憬

    母亲是读了前些日的报纸,得知政府将给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的消息后,变得这么高兴的。她花白的头发下,满脸皱纹微笑着,像盛开的老菊花一样,显得神采奕奕。这不,一见到相识的人,她就紧着跟人家说:“要爱惜自个的身体,好好活呢,如今社会好

  • 最后一碗热汤面

    一个月前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迟迟疑疑地说:“俺俩想到你那儿,也摆个卖饭的小摊儿,你看中不中?家里实在没啥活儿。憋闷得慌……”父亲的电话是有来由的。学校放寒假时,我回到豫中农村的家,父亲谈到农村的钱不好挣,我就随口说道,我们学校有

  • 傻娘

    在我们村上,父亲是外来户,既没有手艺,也没有经商的头脑,单靠家中的那二亩薄地维持生活,家境很是惨淡。直到六十岁那年,父亲仍然和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家里贫穷,父亲穿着邋遢,不修边幅,再加上其貌不扬,村里人便叫他“老茄子”。我们村离县城只有四五里

  • 缘系紫砂壶

    笑或许只是她的一个表情,与快乐无关,他在心里这么猜想她。因为她不论见了谁都是一副笑笑的模样,可是当主顾们背过脸去的时候,她的笑容则立刻消失不见。后来,他逐渐听说了这个女人的许多故事,了解到她是一个刚刚离异的女人,女人以前的日子过的很艰难。他

  • 回家好过年

    春香和儿子是留守在家里,丈夫出去打工。儿子成了留守儿童已经好多年没见过爸爸了。春香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中央卫视经常播放一套制酒的机器,价钱不是很贵,而且会有人教导使用机器,更重要的是机器制的酒跟平常买的米酒差不多。春香就想:买一套这样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