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在人事了

不在人事了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5:49  热度:8℃

不在人事了

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小镇上的人们似乎都沉浸在平静的生活中,而唯独我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我走在街头,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熟悉的声音,却感受不到他们平时所散发出来的温暖和活力。

走到一条偏僻的街道,我注意到一座破旧的小店。门外悬挂着一块陈旧的招牌,上面写着“不在人事了”。好奇心驱使着我走进店内,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店内摆放着各种古老的物品,灰尘落满了每一个角落。

柜台后坐着一个老者,满头白发,眼神透露出岁月的沧桑。我走到柜台前,问道:“您好,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做‘不在人事了’?”

老者静静地注视着我,沉默了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这里是一个曾经充满热闹和生气的小镇,但自从一场惨剧发生后,人们的生活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这家店的名字‘不在人事了’,正是因为整个小镇变得冷漠而失去了人情味。”

我被老者的话深深地吸引住了,急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者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几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一次大地震摧毁了我们小镇的大部分建筑,许多人丧生。那时候,整个小镇都被震惊了,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难关。”

老者的声音渐渐低沉下来,他继续说道:“但可悲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共同面对困难时的那份珍贵情感。个人利益开始占据了人们的心思,那份曾经的团结友爱渐行渐远。如今,这个小镇充斥着冷漠和自私,人们只顾自己的事情,根本不在乎他人的困境和需求。”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感到悲痛和无奈。这个曾经充满和谐与热忱的小镇如今变成了一个无情的世界。我不禁思考起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是否也曾做出了冷漠无情的举动。

老者留意到我的想法,安慰地说道:“年轻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虽然这个小镇已经沦为了冷漠无情的世界,但是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奉献出一份爱和关怀,这个世界仍然可以有希望。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关心他人,给予帮助,就能够让这个世界重新充满人情味。”

我被老者的话触动了心灵深处,我发誓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播友爱和关怀。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不一样。

我离开“不在人事了”,带着新的使命感,走出了那个沉闷的小镇。阳光洒在身上,我仿佛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让我们一起携手,让这个世界重新充满人情味,让团结和友爱永远不在人事了。

文章字数:577字

猜你喜欢

  • 13年的恩怨情,弱妻养大丈夫的私生女

    2005年的春天,古城襄阳中心医院一间病房里,一个13岁的女孩站在病床边与母亲相认,小女孩怯怯地不愿叫她,旁边站着的一个女人不断鼓励着:“快叫啊,叫妈妈,你的亲妈妈啊!”但女孩还是不愿出口,突然她拉着边上女人的手大哭:“妈妈,你才是我的妈妈

  • 20年养女情岂能被穷字割断

    2005年7月的一天,南京燕子矶边,一位清秀孱弱的女孩面对长江凄声痛哭:“……妈妈啊,你为什么要这样狠心抛弃我啊?二十年的母女情深,难道你真舍得一笔勾销?……”围观的游客万千劝慰也劝阻不了她滂沱的泪水和刺心的哭喊。这是一个绝望的女孩,她一出

  • 为精神分裂养女圆一个家的梦

    一个25岁未婚女子,原本打算为不能生育的师父养儿防老,收养了一个弃婴。可没想到,女儿竟患有先天性精神分裂症。正当她为女儿四处求医时,家里又诊断出一名精神病人。四面楚歌,她突然决定为女结婚……25岁女孩拾弃婴当“未婚妈妈”1986年,20岁的

  • 只有慈母能担待50年照顾两个残疾儿

    大儿子从出生开始就落下了残疾,二儿子30岁时瘫痪在床,86岁的她,大半辈子都在照顾两个儿子,命运对她不公平,可她仍然无怨无悔,被村民们称为“天下第一慈母”……厄运袭来痴呆儿刺痛母亲的心李德秀的故事应当追溯到60年前,从她嫁给一贫如洗的刘开明

  • 一部手机的传奇:叫声“妈妈”感动一座城

    新疆克拉玛依市环卫女工王国兰,在19岁的儿子患白血病做骨髓移植前,给他买了一部时尚的手机。儿子因排斥反应不幸离世后,这部留下儿子生前照片、声音、图像的手机,便成了儿子的“化身”。可因心思恍惚,王国兰却把这部手机遗失了。通过网络,王国兰发出寻

  • 优秀女儿抑郁辍学,风雨飘摇见证母爱永恒

    “呜呜——呜——”2011年3月的一天,一辆由江苏南通驶出的列车急速地掠过田野,风驰电掣般向重庆驶去,列车上一个女孩坐卧不安,“我不想活了!”她焦急地从座位上起身并急切地想跳下火车,妈妈泣不成声,苦苦哀求,“孩子,你不能做蠢事,我们一定能闯

  • 油灯下的妈妈

    现在谈到茅草屋煤油灯很有戏剧性或是娱乐性,真真切切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们感受就大不一样咯!...... 五八年爸爸被错划成右派来到某农场劳动改造,不离不弃的妈妈在某些领导的威逼下毅然选择了宁愿丢掉国家教师的工作也不跟爸爸离婚的

  • 苹果相送

    谨以此文献给含辛茹苦一生的慈母!----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次母亲送我上学,在西坪车站发生的一幕:开学了,我要去县城报到。一去将是几个月,母子.兄弟离别之情可想而知。 我们是步行去车站的,十几里路我们走得很慢,但并未感到漫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