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同桌妈妈

同桌妈妈

收录日期:2025-11-21 12:08:51  热度:9℃

1999年9月1日,齐齐哈尔铁路六小一(3)班里,有两位特别的同学。一个是30多岁的妇女,为了不影响后排同学的视线,她弓着身子,蜷缩在一个小板凳上。她的同桌是个孩子,一双空洞的眼睛东张西望,老师领着大家朗读课文,他却一声不吭……

这是一个妈妈带着聋哑儿子在上课。妈妈叫陶艳波,儿子叫杨乃斌。小乃斌四个月大时因为高烧烧坏了耳神经,从此陷入了无声的世界。

小乃斌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陶艳波担心聋哑学校没有语言交流环境,会影响儿子,便坚持送儿子上正常小学。在她的再三恳求下,齐齐哈尔铁路六小收下了小乃斌,并且同意陶艳波跟孩子一起上学,充当孩子的耳朵。

求学路上,任何正常的孩子都会遭遇难题,更何况杨乃斌这样一个失去听力的孩子。刚开始,一堂课下来,杨乃斌常常是一无所获。陶艳波必须晚上放学回家后,将白天上课的内容一点点“讲”给儿子听。

渐渐地,杨乃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唇语,可以凭借助听器和唇语的帮助,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了。

陶艳波从电视里看到有一种先进的人工耳蜗,能大大提高听觉障碍者的听力。她尽其所能地到处凑钱,终于在一个月后带着杨乃斌到北京做了安装人工耳蜗的手术。

将捕捉到的声音转换成语言,还需一个艰辛的过程,陶艳波又带着儿子开始了听力训练。―年后,杨乃斌慢慢适应了利用人工耳蜗与人交流。只是上课时他只能听懂3O%,依然离不开母亲的耳朵。

上课时,只要老师不板书时,陶艳波就将老师的提问快速记录下来,拿给儿子看。45分钟一堂课,她一秒钟都不敢走神,每上一节课就像是打了一场仗,手上、身上全是汗。

紧张的“教学”生活让陶艳波身体严重透支。上小学时,陶艳波视力还很好,到了初中,已经要戴眼镜了,高二分科后,她的视力更是大不如前,近视增加到5O0度,鬓角也有了缕缕白发。但她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杨乃斌不仅学习不断进步,听力也大有长进,在课堂上可以听懂讲课内容的5O%了。

2011年高考,杨乃斌以568分的成绩被河北工业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陶艳波心里无比自豪,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猜你喜欢

  • 海马龙、海马凤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蔚蓝的大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国家——海依国。这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海里有打不完的鱼,山上有吃不完的野味,人们生活过得很幸福。海依国人的保护神是海马神,他生活在大海深处的王宫里。海马神有九个儿子,他最疼爱最小的那个儿子——玉

  • 深宫里的龙凤玉佩

    这天,慈安太后在钟粹宫里突然想到先帝咸丰皇帝的一件朱笔。她摒退宫女,从箱子里取出一个信封,又拿出一个金丝系着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一个身似海马头似凤的动物,玉佩表面细腻润滑,通体透亮。咸丰皇帝曾告诉过她,这个动物叫海马凤。慈安太后盯着玉佩看了

  • 龙凤呈祥

    1七月的江南,天热的像是下了火。突然,一阵吵杂的呐喊声、叫骂声、刀剑声,像夏天的惊雷滚过,紧接着,一团火苗在内皇城腾空而起,瞬间之后,熊熊的火焰,就把整个应天府的夜空照的亮如白昼。这把火其实就是建文帝指使身边的贴身太监放的,城外的大军已经围

  • 海神艾琳娜

    古老的西方,有一个美丽的海岛,岛上有一座华美壮观的宫殿---------御珑宫廷,里面住着国王约翰和他的臣民。御珑宫廷里面亭台楼阁玉石铺路,小桥流水,鸟鸣花香,一片祥和。善良的国王带着淳朴的渔民过着男捕女织,童叟无欺的美好生活,可是这样美好

  • 艾琳娜与和平许愿池

    1402年七月,朱棣即位,次年改年号永乐,朱棣即位后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国家日渐强盛,明王朝威名远播。一日,朱棣夜有一梦,梦中一只白凤自西方飞来,盘旋在自己头上不停的鸣叫。次日朱棣找人来为自己解梦,那人听后,想了想,欢喜道:“恭喜陛下,

  • 海马龙与海马凤

    商山国,皇帝正站在公主的床前焦虑的走来走去,医术最高的王御医给昏迷中的公主诊断。御医诊断完后,战战兢兢的对皇帝说公主是因为被赤斑蜂蜇伤,此蜂毒性甚烈,虽可救,但药库中还差一味主药-金丝藻,此物在那深海之中,药用范围非常小,而且出水之后一段时

  • 龙凤合璧平天下

    公元598年,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家的庭院里,一群喜鹊驻足嬉戏,热闹极了。随后一声惊天破晓的啼哭,宣告了家中次子出生,全家上下欢天喜地。这时,家里来了一位会相面的书生,对李渊说:“您是贵人,您今日得一贵子。”李渊兴致,让奶娘抱来刚出生的小儿给

  • 知县夫人秘审害夫案

    清亁隆年间,直隶林榆县柳河湾有一户姓高的人家,小伙子名叫高旺,半年前娶了媳妇。新媳妇是二十里外莫家庄的姑娘,名叫莫秀英。春耕前,莫秀英去住娘家,一住就是七八天,这天高旺赶着毛驴去接媳妇,在岳丈家吃过午饭后,小两口便上路了。莫秀英骑在毛驴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