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萧军的拐杖

萧军的拐杖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5:57  热度:10℃

我一度和萧军同住在团结湖小区。有一次与萧军树荫下不期而遇,我们坐在一条临街的长椅上说话的时候,我无意间拿了拿他随身带着的拐杖,未料竟把我吓了一跳。

这根拐杖的扶手,镶嵌着一块圆而亮的铸铁,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它出来散步,简直是个沉重负担。我对萧老说,它重得就像是我在劳改矿山使用的挖煤铁锤。萧军的回答,再一次显示出老人在黄昏斜阳年纪,仍没有消失他个性中的阳刚:“我拄着它出来,除了健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在街上碰到社会的蛀虫或流氓一类的东西,欺压善良时,可以拔刀相助,教训他们做守法公民。”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萧老,你都一大把年纪了……”

“怎么办呢,人的性格难以重塑。”萧老为我解疑道,“为真理呐喊了大半辈子了,积习难改。”

猜你喜欢

  • 他的离去,就是最后一行诗

    诗人周梦蝶再也不能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馆楼下摆书摊了。一卷《二十二行》诗手稿、一尊佛像,诗人周梦蝶的告别式布置如诗人一生的低调朴素。龙应台吊唁时说,因为诗,让他孤独、单薄的身影有了态度,“周的离去,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方式写下最后一行诗”。这个

  • 漠视不可能

    我有个关于追寻梦想的故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发现梦想成真之路的故事。你们知道,午夜从甜梦中醒来是什么感觉吗?如果床边没有纸笔把梦记下,而第二天一早忘个精光又会怎样?当我23岁的时候,我就做过这么一个梦。我猛地醒来,我想:如果我能把整个互联网下

  •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

  • 总统身边有一个“居心不良”的人

    “奥巴马伯伯,我给您寄来了我的家庭作业,您能帮忙检查一下吗?”这是一位美国小学低年级的小男孩前不久给奥巴马写的一封信。孩子童真幼稚,也爱异想天开,写就写了,可这封信居然就上了总统的案头。总统读群众来信其实是他自己要求的,然而也并非什么信皆能

  • 不快乐的十二岁

    我是个私生女。母亲爱上了一个小自己十岁的男人。违背所有人意愿,我来到这个世界。这是当地一个人人皆知的秘密,只有我被蒙在鼓里。母亲顾及大家庭里其他人的感受,不敢爱我;法院规定在成年之前,生父不能与我相见;而养父,对我则有着一种理还乱的复杂情感

  • 平凡的日子与伟大的人生

    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的地方,是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时,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对我说

  • 范长江“范儿”

    鲁迅先生曾说,若无经济自由便无写作自由,确实,著述只为稻粱谋,自然最是文人不自由。然则文人若腰缠万贯,还会三更灯火五更鸡吗?靠钱来确保文人的自由著述,这路多半不好走。但不为钱,依然作文者有吗?有。此人就是范长江。1935年,范长江在《大公报

  • “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比如,有人认为,相貌、学历、成绩、家庭背景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但大部分基本无效,比如说相貌。如果说一个人的相貌和成功有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