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追忆初文英先生

追忆初文英先生

收录日期:2025-11-21 13:04:27  热度:9℃

初文英老先生,论辈分,我叫他三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脑海中虽然只有淡淡的记忆,但是,和他的两次见面却记忆犹新。

第一次见面是在1963年,他来到我们村续谱,那时我才十岁,我知道,我们孟桥村的初姓,在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由山西枣强县(可能是河北枣强县,家谱序中是山西枣强县)兄弟二人来到博兴,一个落户西关村,一个落户东关村,繁衍生息。

当时,东关初姓房子一边有一口水井,后来就叫初家井,到了康熙44年(公元一七零五年),也就是从枣强迁发来的第十一世,我们的前辈初秉纯,找了孟桥崔姓姑娘为妻,随后也来孟桥居住,生有初瑛、初琖、初琳,从此,孟桥村便有了初姓一家。

初姓迁发到东关,繁衍后代,后来散落到全国三十余处,在光绪年间,我们的祖先第一次续谱,连(辈)、一(辈)两代老前辈,骑着毛驴,历经几年的时间,走遍了全国各地,有时候沿街乞讨,终于把初姓一家全部入谱。到了1963年,我们初姓又重新续谱,为首的就是初文英。

当时,续谱的几个人就在我家的南房里,那时我年龄小,父亲也不让我进南房,大家进进出出,我也没在意。

有一天,父亲领着我来到了南房里,指着一位老人说:“这是你的三爷爷,快叫三爷爷。”

那时,初文英老先生还不足60岁,在我的眼里显得很老,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我怯生生的叫了一声“三爷爷”。

初文英从椅子上站起来,抚摸着我的头问:“你叫什么?”

我羞怯说了我的乳名,三爷爷笑着说:“光有乳名不行,要起个学名,也好写在家谱上。”

他在房子里一边思考,一边踱着步子,忽然他停住脚步对父亲说:“他们兄弟三人,绍字辈,就叫生、庆、祝吧。”

他又问我:“在学校练习过毛笔字么?”

我点了点头说:“练过?”

他又问:“谁教你们写毛笔字?”

我回答:“是宋老师,宋西河老师。”

他听了高兴地说:“好,好,宋西河老师毛笔字写得很好,你要好好的跟着学。”

我点了点头。

从此,才有了我现在的名字。

由于续谱很忙,我看到三爷爷天天爬在桌子上不停地抄写,就再也没有打搅他,我们初姓家谱,都是初文英三爷爷一笔一划用蝇头小楷写成的,包括谱序。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的家谱当做四旧付之一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初文英三爷爷的书法,在博兴首屈一指,甚至在全国也很有名气,他书承二王,又兼欧柳彦赵;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他襟怀坦荡,办事公正,待人和蔼,有求必应。

到了1966年,我考入博兴一中,很想去拜访他老人家,始终没有去。

67年春节前,我买了几张有光纸,自己歪歪扭扭,写了一首毛主席诗词,挂在了墙上。

有一天,我自家的一个二哥来到我家,看了看笑着说:“写的不错,明天我带你去初文英三爷爷家,让他给你写上一副。”

我听了非常高兴。

第二天,我到门市部买了几张70克的白纸,追着二哥去了初文英三爷爷家,临走,二哥还拿上了一块猪头肉,和一斤白酒,我清楚的记得,是几角钱的散酒,装在一个葡萄糖瓶子里。

来到了三爷爷家里,看到陈设非常简单,连张三抽桌都没有,他看到我们来,非常高兴,问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笑着说了名字。

三爷爷听后哈哈大笑说:“对对对,想起来了,你的名字还是我给起的呢。”

我们说明来意,他笑着说:“好,不急,不急!”

他把猪头肉切了切,放在碗里,打开酒,倒了三杯。

我说:“三爷爷,你们喝吧,我不会喝。”

三爷爷笑了笑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喝酒怎么行,来,少喝点儿。”

我喝了一小口,剩下的二哥和三爷爷全部喝光了。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当说起家谱的事情,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东关村的家谱,也都烧了,水有源,树有根,一个家族没有家谱怎么能行,以后还要重新把家谱整理出来。”

我们听了点了点头。

三爷爷乘着酒性,拿过来一个锅盖,放在一张小矮桌上,把白纸铺开,我在一头按住。他饱蘸浓墨,龙飞凤舞,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一气呵成。

回来后,我挂在我家的堂屋的正面。那时候,还不知道它的价值,也没有收藏观念,几年后,父亲看到很陈旧了,在扫屋的时候,揭下来烧掉了,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初文英三爷爷的嘱托,我一直没有忘记。到了2002年,我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走遍了初姓人家,把孟桥村的家谱,又重新整理出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把我们全部的初姓家谱,整理出来,呈现给大家。

猜你喜欢

  • 牧民的三个儿子

    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以放牧为生,年近七旬的哈萨克族老人巴合提年事已高,无力放牧,便把家里的东甸、西甸、南甸3个牧场和300只羊分成三等份,不偏不倚地分给了三个儿子,并反复叮嘱他们要好好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基业。转眼一年过去,老人来到了大儿子的东

  • 从地下室爬出来的百万富翁

    他来自意大利罗马以南的一个农场。他怎么来到美国的,什么时候来的,我并不清楚。我只是在一天晚上看到他站在我车库后的车道上。他大概五英尺七八英寸高,很瘦。“我替你刈草坪。”他说。我问了问他的名字。“托尼·特里维森诺。”他回答道,我告诉托尼我雇不

  • 别把爱情压扁

    恋人就像冬日里相互温暖的两个小刺猬,离得太远无法温暖对方,离得太近又会扎伤彼此……一位同窗好友写信向我哭诉:“我是那么那么地爱他,每天为他准备好早、中、晚三餐,事事关心他,时时照料他,以致常常委屈、忽略了自己。可到头来,他却离我而去,还没良

  • 爱在不言中

    快8岁的时候,我仍然不会说话。当其他小朋友四处玩耍的时候,我只是站在一边傻笑。其实我对此早已习惯,在我的父亲——一个又瘦又黑的哑巴老头的咿咿呀呀的哑语中,我已度过了7年。8岁那年,与我同年的小伙伴们全都上学了,只剩下我,连看别人玩耍的机会也

  • 母爱不盗版

    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那时候他们家的生活还非常拮据,父亲在外地打工,常年累月地不回家,整个家就靠他母亲一个人维持着。朋友的母亲是个快要倒闭的国有企业的钳工,每月微薄的工资也就够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很少能有结余。朋友

  • 就这样走向成功

    富兰克·克拉克从小就喜欢绘画,但是他的表现却和别人不一样。别的孩子练习绘画的时候,都是先选好景物,支起画板,然后全神贯注地画。他选好景物后却不急着画,而是像一个旅行者那样在景物及其周边四处溜达游玩一番。不仅如此,充满好奇心的他还会向别人打听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冯嫽简介 冯嫽是

    西汉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和亲案例,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王昭君和解忧公主。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解忧公主则是西汉的皇室公主。今天,我们要说的,既不是王昭君也不是解忧公主,而是一位远嫁匈奴的丫鬟,冯嫽。冯嫽本来是解忧公主的丫鬟,大家可能会

  • 年羹尧的父亲和哥哥是谁?为何二人能善终结

    年羹尧是康熙和雍正两朝重臣,康熙时便为四川巡抚、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深受康熙帝信任。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帮助雍正帝登基,后又坐稳皇位。因为这份从龙之功,年羹尧在雍正初年受到雍正帝极大的宠信。也因为这份盛宠,年羹尧开始变得骄横跋扈,拉帮结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