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是恒久幽静的花

爱是恒久幽静的花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3:05  热度:10℃

他们的爱倒像是亲情。

认识前,他们各自皆曾有过爱。可那些如同秋日中花骨朵般的爱,尚未来得及绽放就在寒风里萎谢了。但他们认为,即便如此只是令爱情之花盛开的暖风儿还没吹拂过来。他们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就在这时,有风刮过来,随着路边的花草偃仰起伏,画板向路边的水沟倒去,他一个箭步向前,一伸手画板被稳稳扶住。她说:“谢谢你啦!”他粲然一笑。

在刚才那一瞥时,她就仿佛遇到了多年的老朋友;落落大方知性礼貌的她也让他有着从没有过的亲近感。由此两人萌生出了交往的愿望。这年她三十二岁,他二十六岁。

她虽说没有姣好的容貌,但从她眼中总能看到那如潭水般明丽清澈的智慧。可不是,随着一次次交往,她那随意却不乏严肃、宽厚中又有所坚守的美好与明亮的力量,让他不断生发出新的生命和气场。

他尤其佩服她对生活的那种精致态度,那天他说,你做我的姐姐吧!她想,有这样一个愿意改变的弟弟,未必不能给人生增添一抹亮色和暖意。

于是,每次他来时,她都要精心烹制可口的饭菜;他则会为她买来柴米等需要用力气搬动的东西。要不是一次生命的殷红,也许他们会如一丛平平淡淡的菊一般一直摇曳在流年的光影里。那是1938年1月,一天黄昏,他在巴黎街头散步,一轮落日震撼出嫣红一片,他的灵魂一下子被紧紧攫住了!没想到他竟撞着了一个年轻人,与对方没说上几句话,年轻人竟然挥刀猛地向他刺过来,顿时他洇染在了街头的一片殷红中……

在而后的两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她精心照料他,相依相守。在这期间,爱的情愫在两人心间如春花般蓬勃生长,他们作出了共同生活的决定。出院后,两人住在了一起。

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有着爱尔兰王室血统。天性聪颖的他,曾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后,他一边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一边进行着文学创作。这次遇刺事件,让“张狂却又自恋”的他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唯有相互关爱,才能进入对方的心灵;只有当你低下头来时,才能看到濡养你的那片土地。从此,他开始帮助一些贫穷困厄的人,当被帮助的人感谢时,他觉得此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他就是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她是苏姗·德克沃·迪梅斯尼尔。

不久二战爆发,贝克特积极加入抵抗侵略者的组织中。后来因有人叛变,组织遭到破坏,贝克特和苏姗徒步逃往法国南部。在途中,二人相濡以沫,尽管时常要在谷仓,甚或水渠中隐藏着以躲避敌人的追捕,但他也不忘将身上并不多的钱给那些忍饥挨饿的人。到了南方,他们教村庄的孩子们识字、绘画,忙碌艰辛却十分惬意充实。

战争结束后,他们回到巴黎,他在圣洛的一家爱尔兰红十字医院工作,她则继续她的绘画创作。参加抵抗组织与逃难的经历,让贝克特蕴藏在心中的创作素材得以充分发酵,使得他思想的醇醪散发出了醺人的芳香。总也抑制不住创作的激情,且有着语言天赋的他开始以法语写作,他常常伏案写作到深夜。此时,苏姗停止了绘画, 成了贝克特的保姆、秘书、经纪人、发言人等多重身份的人。

几年后,贝克特已创作出《莫卢瓦》《马龙正在死去》《无名者》三部书稿。可由于那时他在法国文坛没有任何名气,他的小说没有一位出版商愿意出版。尽管她一次又一次遭遇到拒绝,却一次又一次去寻求出版商,1950年,兰东刚刚执掌午夜出版社,苏姗拿着书稿找到兰东,这次她成功了。随后,剧本《等待戈多》的出版和上演,让贝克特获得惊人的成功,由此他名满天下。

他们越来越富有,苏姗拿了钱替他去做慈善,慈善事业的成功又让他们成为心灵最富有的人。

1961年,他正式向她求婚,二人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因夜以继日的伏案写作损害了他的健康,此时的贝克特已患有前列腺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他说,他和她举行结婚的仪式,只为了在他逝去后她能得到他的钱。

可她似乎生来就不是为他的钱,他也似乎不忍心抛下她一个人而去。虽然他们这两株花树被时间洗刷得斑斑驳驳,但他们就要在金秋的阳光中执着而欣然地绽放着。八年过去,上帝又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礼物,贝克特因为他那“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获得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让他们进一步明白,有爱的人生总会得到上帝最丰厚的赐予。

对于贝克特来说,疾病倒更像是让他向世人显示爱的理由:两人结婚后,直到过去二十八年,于秋天一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却是八十九岁的苏姗先行一步离世;同年十二月,贝克特匆忙追随妻子而去。两人被合葬在巴黎的巴纳斯公墓。

说他们的爱像亲情,因为一直没有孩子的他们在举行结婚仪式后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二人依然住在各自的房间、房间各有独立入口的一幢房子里。

世上有多少人同床异梦,可他们亲情般的爱,最终却让他们获得了爱的永恒。爱是心与心的契合,是彼此在对方的心园种上一树温暖且永不凋谢的花。

猜你喜欢

  • 愿与你“再留久一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10年后再见到前男友会怎样?我想过,我想的是大家见面时相视一笑,云淡风轻,谈谈10年来的经历,像朋友一样坦然面对对方。但和沈鹏飞分手时我曾发过毒誓,再不见他。我但愿时光筛掉不开心的过去,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再见面,我

  • 校园婚姻拒绝“作弊”

    大学校园婚姻既享受了人生,又没影响学习,还体验了一把前卫新潮的感觉,可谓一举三得。但是长沙一位大学生,却因守护自己的校园婚姻,付出了惨痛代价一举三得的大学生田峰的家在湘西一个偏僻山村,幼年丧母的他是家中老幺,为确保他能跳出农门,他的父亲到矿

  • 请原谅我一次

    艾美美是班里最刁蛮最任性最无礼的女孩,她像一只气焰高昂的小兽,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用傲慢和冷漠的目光注视着周遭——那种挑衅的目光曾经刺伤过很多同学——仿佛她不是一个花季少女,不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员

  • 风铃花

    第一次见安雨涵是在刚进大学时的校学生会招新上,我们被分在一组面试。面试完后,她走过来说:我们以后就要在一起工作了,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吧。”那之后,我跟安雨涵开始了频繁的联系。我知道她是美术班的,而她也知道我是机械班的。一个周末,

  • 过多选择的负效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让消费者选择在6种果酱中挑一种,还是24种果酱中挑一种时,人们都愿意有更多的选择。可是真正决定购买的时候,在6种果酱中选择的人们作出的购买决定,是在24种果酱中选择所作购买决定的10倍

  • 骆驼常怀忧患之心

    一次,去新疆旅游,住在一户牧民家。牧民家养了一头骆驼,骆驼前放着一大堆干草。我问牧民,为什么骆驼不吃鲜润的青草而吃苦涩的干草?牧民说,骆驼是种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胃中的干草要比青草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可以

  • 四盏灯的启迪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留存一个美国校园广告的画面,广告上有4盏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左边的那盏灯非常明亮,右边的则是一盏无光灯。这4盏灯每相邻的两盏间都有一段对话,它们影响着灯的明暗度。

  • 善借的奥妙

    上初中时,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很久以前,有三个探险家结伴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寻宝。经过数天的探访,终于寻得19件宝物。按照出力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3个探险家约定分别按占总件数的1/2、1/4、1/5的比例来分配这19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