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平安四季粥

平安四季粥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5:35  热度:9℃

平安四季粥

城里最大粥铺的少东家余德海得了重病,余家请遍了名医,都无可奈何,摇头说道,他想吃点啥,就给他吃点吧。

大家心里明白,这是没药治了。原来,余家有一种奇怪的遗传病,男丁大多活不过二十岁。余老夫人见此,仰天长叹一声:“这是命啊,可怜我家德海还未娶妻生子……”她忍着眼泪,来到儿子床前,轻声问道:“德海啊,乖儿子,你想吃点啥?”

躺在床上的余德海努力睁了睁眼睛,张嘴吐了一个字:“粥。”

要说别的没有,要喝粥,这还不容易?余家就是开粥铺的呀。佣人把铺子里最上等的各色粥端到床前,不料余德海只是摇头,一口也不碰。老夫人犯愁了,这时,一个佣人犹豫地说道:“今早有人来送粥,说给少爷喝,被我关在门外了,现在还站在门口呢。”

余老夫人奇怪地问:“会有这种事?是谁啊?”

佣人回答道:“是城东的一个寡妇,叫江娘。我家少爷看她孤儿寡母的,经常接济她一些银两。她说,自己听说少爷病重,天未亮就起来熬粥,特地送来,务必请少爷喝了。我怕她添乱,不许她进来,她就一直在门外等着。”

老夫人点点头,说:“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女子,难为人家一片好心,把她请进来吧。”

不一会儿工夫,佣人带进两个人来,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妇牵着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老夫人越看越喜欢,拉过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男孩答道:“李见升。”

少妇从随身带的篮子里端出一碗粥,掀开盖子,喷香扑鼻。老夫人问:“你就是江娘?这粥是你熬的?”江娘轻声细语地答道:“贫妇自幼就会熬粥,给什么人喝什么粥,颇有些心得。”

老夫人点点头:“这叫什么粥?”江娘回答道:“平安四季粥。”老夫人点点头:“平安四季,好名字。”她转身扶起余德海,舀了一勺粥,送到他口边。

余德海喝了一小口粥,脸上泛出了红光,他看了一眼江娘,说了一声:“好!”一歪脖子,没了气。

老夫人顿时哭晕过去,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对江娘说道:“多谢你的粥,我家德海是喝了平安四季粥,这才安心上路的,你们娘俩以后就留在我余家吧。”

于是江娘母子俩住进了余府,江娘就在厨房里帮工。她最擅长的就是熬粥,米粥、面粥、麦粥、豆粥、菜粥、果粥、乳粥、肉粥、鱼粥、药粥……经她烹饪,全都美味非凡,大家都说,江娘的手艺比余家粥铺的大师傅还好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 江娘的儿子李见升长大了,越长越英俊,余老夫人越看越喜欢。这天,余老夫人唤来江娘母子俩,说道:“见升渐渐长大了,我也一把年纪了,我想,以后把我们余家的产业都交给见升打理。”

江娘一听,忙磕头道谢,余老夫人拉起她说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答应了,以后这余家的一切,都归见升了。”

江娘一脸疑惑地看着余老夫人,余老夫人一字一顿地说道:“让见升改姓余,余见升。从此以后你离开余家,和余见升再无瓜葛。”

江娘顿时愣住了,过了好久,方才缓缓说道:“好。”余老夫人立刻眉开眼笑,给了江娘一笔盘缠,江娘当日就离开了余家。

江娘离开余家后并没走远,她用余老夫人给的钱开了一家小粥铺,取名“平安粥店”,就开在余家粥铺的对街。一个女人开店虽然辛苦,但凭着江娘的好手艺,平安粥店的生意总算维持了下来。

此时,余见升改姓之后已经是余家粥铺的少东家,他时常站在粥铺门口,看着江娘在对面的铺子里忙进忙出……

这天,江娘正招呼客人喝粥,一个人大步走了进来,大家一看,这不正是余家粥铺的少东家余见升吗?只见他黑着脸皱着眉,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

余见升走进小店,捡了旁边的位子坐下,叫道:“给我一碗平安四季粥。”江娘拿过碗,给他盛了满满一碗,余见升冷冷地看了一眼,突然端起粥,走到门口,全部倒进了门口的垃圾桶里。

众人都可惜地直摇头,余见升“啪”地拿出一两银子,拍在桌上,扭头走了。这是唱的哪出?莫非是来砸场子的?大家都看着江娘,江娘倒是一副不气不恼的样子,过去收拾了碗,收了钱,继续做生意。

第二天,余见升又来了,照例点了一碗平安四季粥,还是一口不吃,全倒进了垃圾桶,又留了一两银子。有人气不过,对江娘说:“他这不是成心触你霉头吗?有这么对自己亲娘的吗?他再来,你别卖给他了。”江娘却只是笑笑,说:“他出了钱,买了粥,是喝是倒,是他自己的事。”

从此,余见升每天一大早都来买粥、倒粥,引了好多人专门来看热闹,可江娘就是不发火,也不轰人。大家都有些失望了,不过心细的人发现,江娘给余见升舀的粥越来越稀了,有人就说:“该,谁让他这么糟蹋粮食?反正这粥他都不喝,就该给他喝点白开水。”

终于有一天,余见升拿着那碗可以照出人影的粥,他不倒了,而是摆在大门口,对大家喊道:“大家都来看看啊,平安粥店就卖这么稀的粥,这是给人喝的吗?太不像话了!”这么一吆喝,大家明白了,原来余见升算准了他天天倒粥,老板娘一定会把最稀的粥给他,这样他就可以借机找茬闹事了。

大家都看着江娘,不料江娘并不慌张,她拿出勺子,走到那碗粥旁边,顺着粥面轻轻一划,一层白粥皮被刮了下来,上面一颗接着一颗像绽开的糯米粒,接着她又继续刮了一层,黄灿灿的,一看就知道是小米。她一勺一勺地刮开,粥皮凝了一层又一层,各色材料丰富异常……众人都看呆了。

终于刮完最后一层,江娘罢了手,她对余见升说道:“我们家的平安四季粥只稠不稀,而这碗粥皮是最珍贵的,铺子里一天熬下的所有粥,只能结出这一碗,哪里会稀?”余见升听了,一言不发,站起身走了。

众人见状,一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对江娘说:“以后,这碗粥就卖给我吧。”“我出双倍的价买。”

江娘见余见升走了,无力地摆了摆手,说:“这碗粥皮只留给我儿子喝,他是我儿子,从小喝这粥皮长大的。”

大家愤愤不平地说,哪有这种儿子,为了抢生意,竟挤兑母亲的买卖……江娘低下头,不说话了。

这次事情过后,用料实在、黏稠绵密的平安四季粥就出名了,大家茶余饭后都津津乐道,说余见升怎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少人慕名来到平安粥店,一尝为快。

从此,江娘的生意蒸蒸日上,余家粥铺却越来越冷清,没过多久,余家粥铺竟关门了。大家都替江娘高兴,说这不孝儿子总算得了报应,不料江娘知道后,却关上门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众人都很奇怪,江娘边哭边说:“一定是见升死了。”众人不信,到余府一打听,竟然果真如此。

江娘这才说出一个秘密:原来,见升本就是余家的孩子,自己当年和余家少爷余德海暗生情愫,生下了私生子,但余家的家规严厉,两人不敢公开。后来余德海病重,江娘听说了,就想方设法和他见上了最后一面,后来便顺水推舟,让孩子认祖归宗。

众人听罢,方才顿悟,细细算来,余见升今年正好二十岁!

江娘哭着说:“见升是从小喝我的粥皮长大的,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他是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宁愿背上恶名,也要在去世前帮我把招牌立起来啊!”

猜你喜欢

  •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早上,唐尼家的电话铃响了。打来电话的是唐尼的朋友,他问唐尼是否想要一只小猪。一年来,唐尼对于妻子贝蒂(dì)遭受的广场恐惧症束手无策。这种奇怪的病症表现为害怕到公共场所去,害怕人群。唐尼对贝蒂说:“拥有一只与众不同的宠物也许对你有好处。”一

  • 有这么一天

    我是一个小男孩,想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晚上回到家,我看到饭桌上有一大盘烤鸡。香喷盆的烤鸡,真想吃。妈妈让我等一等,可是,我等不及了,我抓住桌布把烤鸡拖过来。啊呀!桌布上的东西都掉下来,花瓶摔碎了,炸鸡掉到地上了……妈妈大叫起来:“讨厌,你

  • 泡泡找来的朋友

    有一只大白鹅坐在田边,它吃过了青草和麦粒,真想找个朋友说说话,可是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大白鹅垂头丧气地说:“唉,现在有个朋友该有多好呀!”太阳快落山了,大白鹅一抬头,望见了几只亮闪闪的泡泡。它们从青青的山坡那儿向着大白鹅飘过来,在它的头上打转

  • 健忘豆

    如果有一种健忘豆,吃完马上就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你敢吃吗?面包镇就来了个兜(dōu)售健忘豆的小矮人,这可惹恼了芝麻探长和面包警长……有一天,面包镇的中央广场长出了一棵小嫩芽,这棵小嫩芽长得好快,才过了三天,就结出了好多小豆荚(jiá)。这

  • 儿童故事

    有一只笨狼,独自在森林里呆得不耐烦了,就想去上学。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一定会很好玩。 笨狼来到学校,坐在小朋友们中间,听老师讲课。第一节课,老师教大家学习词语。老师用红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苹果”两个字,告诉大家说:“这是苹果。”“

  • 小白兔智战大老虎

    森林里有一只大老虎,他自视为动物之王,见到其他动物就想把他们吃掉,森林里的动物们一见到他就四散而逃。一天,大老虎来到了山崖边,他低下头向下望,下面好高啊。他正琢磨着如何才能过去,忽然,看见对面有一只小白兔,大老虎威吓他说:“小白兔,快给本王

  • 方头恐龙

    有一天,恐龙妈妈下了一个蛋以后,朝蛋看了一眼,就哇哇叫着逃掉了。有害怕自己生的蛋的妈妈吗?一定是这个蛋很奇怪。这个蛋确实很奇怪,因为它是方的。于是,这个蛋就躺在那里,成了个无主的蛋,或者说成了一块谁也不会去注意的石头。直到有一天来了两只刺猬

  • 英雄小野狼

    小野狼,少年郎,本领一等强。扛长枪,走四方,要把世界量一量。大路边,小池塘,一只水鸭泪汪汪:“山大王,没心肠,抢走我的花衣裳!”大树下,树影长,一只小象泪汪汪:“山大王,坏心肠,抢走我的好梦床!”小野狼,少年郎,听了火气冒胸膛:“不要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