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李鸿章唱过《茉莉花》?李鸿章的代国歌到底

李鸿章唱过《茉莉花》?李鸿章的代国歌到底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6:44  热度:9℃

李鸿章,这个名字想来没听过的中国人少之又少。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早先跟随曾国藩,作为湘军幕僚,建功立业。后自己训练淮军,辅佐朝廷镇压起义,维护国家安定。洋务运动时期,又积极倡导师夷长技,成为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他积极推进中国近代化海军建设,组建北洋水师。

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大名不止在当时,便是在现在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他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政治方面,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重要影响。他的名字太重,名声太大,以至于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周遭。

后世就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

1896年,万国运动会召开,当时李鸿章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各国国旗都伴着国歌依次升起,只有清朝的黄龙旗升起之时,寂静无声。

场地上当即响起了西方人一阵接一阵的嘲笑声,所谓的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连一首国歌都没有。随行官员,纷纷羞愧的低下了头。

正在这个时候,年过七旬的李鸿章站了出来。他虽然头发银白,步履不甚稳健,却毅然走到龙旗下,挺直自己的腰板,唱起了一首家乡小调。

从李鸿章唱歌起,周围的哄笑声渐渐减弱,最后寂静无声,只余李鸿章所唱歌声在整个运动场回旋。

一曲唱罢,掌声响动,敬的不知是大清,还是这位努力捍卫祖国尊严的老人。

李鸿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享誉世界的中国名曲《茉莉花》。《茉莉花》在国际上知名度之高,几乎成为中国的第二首国歌。

《茉莉花》曾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重要场合响起,成为中国代表性歌曲。

《茉莉花》的重要性无需多说,但是说李鸿章将其推广向世界则并不正确。

1896年,李鸿章的确被清政府任命为外交特使。但不是去参加万国运动会,而是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

在这个重要的欢迎仪式上,需要演奏来宾的国歌。而清政府当时并没有法定国歌,李鸿章也的确将家乡小调带上了国际舞台,但不是《茉莉花》。

李鸿章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以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配乐,作为临时国歌唱响。此后在许多外交场合中作为清朝代国歌响起,称为《李中堂乐》。

《李中堂乐》歌词: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关于李鸿章唱《茉莉花》的故事,应该是误传,并不可信。

猜你喜欢

  • 穿着袜子上路

    穿着袜子上路陈志宏今天,许多都市人进门脱鞋,穿着袜子,或趿着拖鞋走进自己或别人的家,已是一种习惯。然而,你听说过没有,穿着袜子还能走向成功呢!1961年,年仅27岁的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108分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

  • 落叶树

    落叶树北京的街道,国槐、白杨之类的落叶树很多,冬天到来时,树叶就纷纷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任凭寒风侵袭,冰雪堆积,始终傲然屹立街头。落叶树之所以能够抗击冰雪严寒,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根部。为了保护根部,它把自身的一部分——树叶,

  • 登山者的发现

    登山者的发现刘燕敏有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他的这一壮举于1993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过去,不带氧气瓶登上乔戈里峰是许多登山家的愿望。然而,

  • 只选一把椅子

    只选一把椅子王绍明在一个七月的黄昏,一位年轻的即将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的小伙子正苦苦地沉思着:是毕业后当一名平凡的教师呢?还是发展自己的嗓音潜能,从事喜爱的歌唱事业?抑或二者兼顾?思想的斗争毫无结果之后,他只得请教自己做面包师的父亲。“哦,孩

  •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1926年,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讲学。他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非常想见见美国当时红遍天下的电影演员、滑稽大师卓别林先生。卓别林先生一边走着他那八字脚步,一边寻思:“这个大科学家怎么要见我呢?他想要干什么?莫非我身上

  • 请把脚步放轻些

    请把脚步放轻些在距莫斯科不远的图拉附近,有一座庄园叫亚斯纳亚。在庄园里一条不起眼的土路旁边,有一个稍稍隆出地面的小丘。这个小丘周围除了茂密的参天大树,没有其他任何明显的标志,只有不远的地方插着一块很普通的小木牌。小木牌上刻着两行字:请你把脚

  • 一生磨一镜

    一生磨一镜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

  • 两棵树

    两棵树李永康在一处风景区的山上长着两棵特别的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还是松树。当它们还躺在母亲的怀抱——藏在松果里玩耍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读书人来风景区,走累了,便捧起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大声朗读起来。它们静下心细听,原来读书人正读着的是《圣经